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21
冈州古郡,文脉悠长;百廿一中,弦歌不辍。新会第一中学这所创办于1905年的百年学府,以百廿坚守诠释教育初心,以时代担当谱写育人新篇,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正以昂扬之姿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百廿树人,厚泽流芳。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新会一中一步一步走来,步伐坚实有力,教育薪火相传。

从1905年谭镳先生顺应“废科举、兴新学”历史潮流,创办新会一中前身——新会官立中学堂,开创了新会普通中学教育的先河,到抗战烽火中师生们在新会书院坚守讲台、延续文脉;从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迎来新发展,到改革开放时期敢为人先建设圭峰校区;从1960年跻身省重点中学,再到2007年获评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今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新会一中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办学之路,薪火相传。新会一中始终传承“严、勤、全、活”的优良校风,坚持“求实开拓,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践行“和谐发展,双向成才”的教学理念和“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的德育理念。这一脉相承的教育传统,犹如不灭的薪火,照亮了一代代葵乡学子的成长之路,培育出五万余名优秀学子。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从这里奔赴山海、不负韶华,点亮青春时光,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走进今日的新会一中,百年建筑新会书院、风采堂与现代教学楼相映成趣,大树葱茏的校园里,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学校现有高中部61个教学班,在读学生3149名,在职教工268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78人,获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5人、名教师2人、名班主任1人。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近三年,教师个人取得了广东省中学教学质量一等奖、美育优秀案例一等奖等区级以上奖项超过390人次。学生们在各类竞赛中表现优异,每年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奖项超过400人次。

高考成绩更是熠熠生辉,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自1984年以来,有45位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其中获得高考总分全省第一名1人、第二名1人、第三名2人。
作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蒸蒸日上,连续14年摘得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最高奖,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美、校风好、管理优、质量高”示范学校。
百廿一中,逐梦前行,厚积薄发。站在建校12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新会一中正以昂扬姿态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为响应县域高中振兴战略,学校启动总投资1.87亿元的新校区建设,分两期推进:一期工程包含教学楼、多功能综合楼等核心建筑,目前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2026年7月竣工;二期生活用房建设将于2026年8月正式启动,建成后将极大优化办学环境,进一步筑牢育人根基。
百廿根基,育参天之木;时代浪潮,开办学新局。今日的新会一中,已形成校本部、圭峰校区、育才校区、附属凤山湖中学协同并进的集团化办学的壮阔图景。从校本部的厚重典雅,到圭峰校区的活力盎然,再到凤山湖校区的创新探索,以及拔地而起的育才新校区——它们共同构筑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教育高地。

聚焦高质量发展,学校将奋力前行:升级硬件设施,筑牢育人根基,翻新运动场、修缮风采堂校史馆与健德堂,建设智慧校园,实现全寄宿管理,以硬件提升助力育人质量;推进数字赋能,革新教学模式,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构建“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体系,加强师生数字素养培训,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能力培养者”转变;创新育人模式,促进全面发展,秉持“五育并举”,拓宽育人路径、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港澳班、清华美院特色班等多元路径;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开设学科竞赛特训营,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科创赛事,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引入项目式学习,鼓励社会实践,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百廿荣光,照亮前路;双甲回眸,更启新程。站在新的历史坐标,新会一中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发挥示范作用,深化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破浪前行,续写启超故里教育明珠的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