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4-04-2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区养犬的市民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
一、遛犬不拴犬链、不戴犬罩,犬只随意进入公共场所,特别是一部分市民饲养大型犬、烈性犬,不但引起恐慌,而且安全隐患极大,犬只伤人事件经常发生。据了解,每年全区被犬只咬伤而打疫苗的人为数不少,由此引起的人际冲突,也成为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犬只随地大小便,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容易传播病菌,这与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极不相称。
三、狂吠扰民,城区居民密集,夜晚经常有犬只狂吠,严重干扰了周围的邻居,群众意见很大。
对此,政府有关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加强管理,但效果仍不够明显,由于养犬引发的问题依然不少,必须进一步规范养犬管理,为此建议:
一、制定和实施关于养犬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规范性文件,加强对家庭养犬的管理与引导:禁止饲养攻击性强的烈性犬、大型犬,规定家庭养犬的条件及数量,统一进行登记并发放牌证,定期对已登记的犬只进行强制性的疫病检查和接种免疫,规定养犬主人对犬只的看管义务及管理,设定禁养的公共区域,规定对无证犬只的处理办法,等等。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倡文明养犬。犬与人的矛盾,实质上是人与人的矛盾。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可以有效避免矛盾激化,促进人际和谐。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社区活动,开展公共卫生和健康知识科普教育,宣传狂犬病的危害等,提高群众的主动防范意识和卫生意识。加强对养犬人的教育,使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增强尊重他人和不妨碍他人的自律意识,自觉维护社会公德。 三、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对养犬的管理涉及面广,应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犬只交易活动;养犬登记注册和发放许可证;处理养犬管理中的治安、刑事案件;犬类预防免疫检验;宣传普及文明养犬以及狂犬病和相关人兽共患病的防治知识;对违规养犬行为的查处等方面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各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又加强协作,齐抓共管。通过加强管理,不断规范养犬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