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加强新会城区交通综合治理的建议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4-04-22

新会区在加强会城城区交通治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特别在安装了交通智能系统后,向科技与信息要治理效益,在综合交通治理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对新会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在上下班上放学交通繁忙时段与下雨季节,拥堵仍为常态,这就需要系统治理的思维,加强城区交通综合治理。

一、 拥堵原因分析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建设历史欠帐多,原来的城市规划在新的条件下已经不合理,公共服务机构过于集中在旧城区,物别是学校、政府的机构、商业、医院等部门单位高度集中;旧城区人口密度过大,势头有增无减;机动车数量增长快,新会区每年大小汽车增加超过1万台,摩托车增加2万多台;新旧城区南北道路衔接不畅顺,路网规划不科学;道路资源增长缓慢,多条断头路未能开通;公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情况不减;涉路管理政出多头,缺乏协调性: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等等。

二、改善交通综合治理的建议

1、进一步明确交通综合治理的定位。城市交通既是重要的民生,与生活息息相关,对大气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关乎市民的健康和幸福指数,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所以,交通治理是衡量一个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和城市整体功能的主要指标,它属于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要”的全局性、长期性的事项,应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进行谋划和实施,纳入党政一把手的施政重点。

2、强化交通治理的系统协调性。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为召集人的交通综合治理委员会,将交警、城管、规划、交通路政、园林绿化、环保、公交公司、电力公司、水务公司、通讯公司、道路业主等涉及城市道路建设管理使用的部门或单位纳入委员会成员单位,就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要增强工作前瞻性,将交通影响纳入每一个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评估,涉及城市道路的任何项目规划、施工作业均需进行交通影响评估,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后方可实施,避免集中时间开工,制定对交通影响最小的施工作业方案。交通综合治理委员会实行例会制,每季度开会不少于一次。实行成员单位工作计划协调制,成员单位的工作计划需经交通综合治理委员会的研究协调后方可实施。实行咨询制,通过多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

  3、坚持公交优先的导向。首先要提升公交的硬件和管理水平。以“江门大道”的规划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条具有(江门)三线城市特色的升级版BRT。线路建设、交通工具配置按照一线城市的BRT标准实施,同时按广州的APM标准建设站点设施,按APM模式管理营运,使“江门大道”真正产生地铁替代功能。同时“线”与“环”节点交叉,乘客在节点上换乘,“线”就是升级版BRT干线“江门大道”,“环”就是社区公交,做到交通工具小型化、线路短程化、班次密集化,让群众感到公交出行经济快捷便利。二要有度抑制私车的过快增长态势。对所有城区车位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有偿使用,同时加大对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车位收费和违章罚款所得按一定比例补贴公交系统。三要倡导绿色出行。对临街建筑强制配建双向骑楼,骑楼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也不收取有关开发建设税费。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城市交通建设,不断完善人行天桥、步行廊蓬等设施,授予资金捐赠者命名权和一定期限的设施外表广告使用权。交通综合治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领导,每周坚持一天以步行或乘公交上下班,发挥风气引领作用。学习杭州等先行城市的经验,有条件时建设自行车交通系统。公交优先的实际效果应该是有钱的人不很想购车,有车的人不很想开车。

  4、多措并举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一要改善路网结构,实现最大限度的城市主干道环化和片区道路网格化。二要充分利用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优化道路标识和红绿灯时间设定,通过与媒体合作和交通显示屏,实时传送路况交通信息,有效疏导交通,通过系统的证据收集功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处理时间。三要灵活运用交通管理措施,学习澳门、新加坡等城市的先进管理,在路向设置、错时上下班上学放学、车型通行管控、公交站点配置等各个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四要持续加强交通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遵守交通规则。

现阶段的重点要落实“东连、南进、西拓、北护,中改”的总体规划,尽快从旧城区搬迁一批学校、机关、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商业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南新区、东区配置,不断完善各个城区组团的功能。同时,探索城市新区按TOD模式建设,对任何新建设项目,均应先由专门部门就该项目与公共交通在规划、设计、施工等各方面的对接进行管理协调,对不符合TOD发展要求的一律不准开工或不予以办理竣工验收。

注:TOD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公交网络,并以主要公交站点为中心,在半径400米至800米的片区内建设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功能齐全的城市功能区,使居民不排斥汽车的使用同时,更愿选择公交、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