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会动态 > 本地动态
新会区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践行治水责任担当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04-1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多年来,新会区人大常委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担当作为,依法履职,围绕管水治水,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听民意、知民情、纳民智、解民忧,聚焦饮用“优质水”、解决“水浸街”、防治“水污染”,在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彰显人大力量。

助力饮用“优质水”,穿山过海引清泉

  2016年3月,全长51公里、施工三年多的优质供水输水管道宣告顺利完成,全线贯通,此后,输水管道经过清洗、消毒,设备联机调试完毕,优质的古兜山东方红水库水直接到达银海水厂,供应到会城城区,进入千家万户。新会人终于喝上优质水!2003年5月,在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区直二团夏华禄等20名代表提出《关于充分利用古兜水库水资源、实现城市分质供水造福市民的议案》,区直一团李亦根等11名代表提出《关于建立饮用水系统的议案》,因其内容基本一致,故合并为一个议案,该议案获得新会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古兜山东方红水库控制区内(崖南片),有38平方公里的集雨面积,水质为地面水一类标准,是十分难得的自然优质水源,但是东方红水库离城区50多公里,引入城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面对各种困难,区人大常委会连续十三年接力跟踪督办:2005年2月,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分质供水议案办理方案的决议。2009年11月,时任区委书记、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领导邓浓乐强调,要坚定信念办好代表议案。2010年12月,区政府举行城区分质供水工程开工典礼暨银海水厂奠基仪式,这标志着酝酿长达8年之久的城区分质供水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此后,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推进这项重大民生工程不断取得突破。2012年10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银海水厂及沿线输水管网施工现场。2013年10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供水工程核心和控制性部分——穿越银洲湖底输水管施工现场(第三标段)。2014年5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供水工程输水管线双水、崖门段。2016年3月,经过各方努力,新建输水管道约51公里,在古兜温泉度假村内设一座加压泵站,在城区新建日供水10万立方米的净水厂(银海水厂)。2016年10月,历经三届人大常委会十三年接力跟踪督办,终于把50多公里之外的古兜山东方红水库水引到会城城区,成就了一项惠及新会人民的民心工程。

  为了从根本上保护饮用水源,人大代表关注的目光从会城城区扩大到整个新会全境。2007年3月,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区直二团林子瑛等11名代表提出《关于保护饮用水源造福子孙后代的议案》,该议案获得会议通过。在该议案的办理方面,区政府先后完成了收回主要水库第一重山林权、划定镇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水源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整治专项行动等工作。通过办理该议案,我区饮用水源水质基本保持稳定,西江和潭江饮用水源基本符合二类和三类水质要求,镇级水源地水质基本符合二类水质要求。2018年5月,在西江、潭江和各镇级饮用水源地共采集水样13份,取出厂水样11份,经检测,水源水的项目合格率为100%。

助力解决“水浸街”,排涝防洪筑屏障

  新会城区面积为44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45万人,地势为北高南低,北面为圭峰山,海拔400多米,南面为潭江,水面高程在0-2(珠基),区域范围内所有雨水均从北往南排泄。在遭遇围内暴雨和围外暴潮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内涝。

  2008年6月25日,会城地区3小时降雨量达到了200多毫米,导致城区大面积“水浸街”。为此,区人大代表在2011年1月召开的区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建设新会城区纳洪工程、实现城市防洪减灾的议案》,建议通过固堤防、建泵站、疏河道和治涝点等措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经过各方努力,目前,江门市江新联围会城涝区排涝综合整治工程(首期)已经完成,河口排涝站、东甲蓢交排涝站、东甲蓢交水闸、大洞二围闸的建设,以及会城河、英洲海支流二的河道清淤工程已先后完工,涝区排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相关部门对城区7个易涝点的整治正在有效实施,3个易涝点整治已经完工,其余易涝点整治按计划推进。近年,新会城区没有发生区域性洪涝灾害,已经实现城市防洪减灾的近期目标,2020年10月该议案正式结案。

助力防治“水污染”,“民间河长”在行动

  2018年,双水镇推行人大代表担任“民间河长”,104名区镇人大代表,负责全镇江河湖库水环境的巡查监督。“发挥代表作用、推进河涌治理”被评为2018年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25个创新案例之一。2019年,区人大将这一做法推广到全区11个镇街,目前500多名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担任“民间河长”,推动政府河长制工作落实,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了壮大河道治理的社会力量,三江镇人大创新推出“人大代表+社工+战友护河队”模式,在社工机构的组织下,全镇63名退伍军人被聘任组成战友护河队,负责开展河道治理活动。

  如今,区镇人大代表已经把监督范围从河道治理延伸到与水有关的更多领域。过去秋季新会柑成熟时,柑肉随处乱丢弃的现象比较严重,容易对土壤、水质、空气造成污染,经多位人大代表为柑肉无害化处理建言献策,如今新会陈皮产业正朝着生态循环经济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