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会动态 > 本地动态
新会,再进3位!2022年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跃升至第42位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2-06-28

  好消息!近日,《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发布,新会入围2022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地级城市市辖区)榜单,位列第42!比2021年前进3位!连续11年争先进位!

  近日,壹城经济咨询中心(壹城智库)在京发布《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市辖区高质量发展:规模、密度与效率”为主题。

表1:市辖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文章配图

  报告仅对内地城市的市辖区进行研究(不含港澳台),并对市辖区进行分类评价。考虑中国行政区划和行政架构的特殊性,15个副省级城市的市辖区在行政级别上与直辖市的市辖区更为接近。行政级别不同对市辖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要素承载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城市市辖区分两类进行评价:一是直辖市以及行政级别为副省级城市的市辖区,共计213个市辖区;二是地级市的市辖区,共计764个市辖区。

表2:2022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直辖市以及副省级城市市辖区)

  

文章配图


  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市辖区213个,上海入榜的市辖区数量最多,有14个市辖区进入百强,广州和南京则各有10个市辖区进入百强区。从各城市全部市辖区的上榜比例来看,广州、南京、上海、宁波、深圳、成都、青岛、杭州等8个城市表现不俗,超过半数以上市辖区进入百强,这表明这些城市市辖区之间发展的协调性更强。天津、重庆、大连、沈阳4个城市的上榜比例最低,不足20%,表明这些城市的市辖区发展特色和优势还不突出,发展质量有待提升。长春、哈尔滨受地理区位和产业转型的影响,没有市辖区上榜,未来仍需苦练内功,尽快实现产业跃迁和实力提升。

表3:2022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地级城市市辖区)

 

文章配图

  地级城市的市辖区共764个,经济规模能级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榜单显示,佛山市顺德区继续蝉联百强区榜首,佛山市南海区、常州市武进区、苏州市吴江区、无锡市新吴区分列2至5位,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分省份来看,江苏继续“霸榜”,有26个市辖区入选百强。广东省有10个市辖区入选,福建有9个市辖区入选,浙江和山东各有8个市辖区入选。辽宁、黑龙江、吉林、宁夏、海南、西藏和青海等7个省区无地级市市辖区上榜。从具体城市来看,长沙6个市辖区、苏锡常和佛山各自5个市辖区全部上榜,体现了这些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特有优势。此外,福州、昆明分别有5个和4个市辖区入选,也体现出不俗的实力。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977个市辖区国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6.5亿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8万亿元。也就是说,市辖区以全国10%左右的国土面积,承载了45%的人口和65%的经济总量(除特别说明,报告涉及的全国性指标,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作为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市辖区是发展要素的重要集聚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核心引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力量。市辖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凸显,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

  报告在全面回顾我国市辖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央“严控撤县建市设区”的深层次原因。“严控撤县建市设区”根本原因是:中国城镇化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即由追求城镇化速度、城市规模的高速发展阶段,转向更加重视以人为核心、更加强调城市发展内涵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能以资源粗放利用和环境破坏为代价,更不能以损害乡村功能和价值为代价。传统的粗放式城镇化,已经造成了“不能承受之重”,资源环境倒逼着城镇化方式转型。简单的“撤县建市设区”,造成了县治功能异化,压缩了乡村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挖掘市辖区发展潜力。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面积达100.8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为14.3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4.88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占辖区面积的比重仅为14.2%,建成区面积占市辖区面积的比重仅为4.8%。这表明,市辖区存在大量“非城市化”区域,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城镇化空间的大部分需求,完全可以通过市辖区内部的空间优化来满足。

  报告指出,我国市辖区空间规模、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等方面都差异巨大。从空间上看,面积最小的市辖区鹤岗市向阳区,辖区面积只有8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的市辖区哈密市伊州区的面积超过了8万平方公里。从经济发展上看,浦东新区已经成为超万亿的巨无霸,GDP规模在5000亿至10000亿元的市辖区有7个,GDP规模在3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的市辖区8个,GDP规模在1000亿元至3000亿元之间的市辖区156个。同时,也还存在着120个左右经济规模不足百亿的市辖区。部分发展困难的市辖区,经济规模甚至徘徊在10亿元以下。从人口规模来看,人口规模最大的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常住人口超过了500万。深圳市宝安区人口超过了400万,深圳市龙岗区人口则接近400万。除了三沙市西沙区和南沙区之外,人口最少的市辖区是鸡西市麻山区,其常住人口不足2万。从人口流动来看,深圳光明区、宝安区是流动人口比例最高的市辖区,超过三分之二的常住人口户籍在本区以外;鞍山市千山区人口流出比重较高,超过50%的户籍人口外流。

  报告指出,总体上,我国存在大量空间规模过大、人口密度较低、经济承载力较弱的市辖区。放眼未来,在“抢人时代”来临之后,尽管就地就近城镇化受到了更多重视,但是人口仍然将持续向发展优势区域聚集,要素配置能力和综合承载力强、运行效率高、就业机会多、生活品质优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市辖区,仍将吸引更多人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谋划市辖区高质量发展,必须顺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增强全局性、趋势性和前瞻性,牢牢抓住效率提升这一根本,坚持创新、协调、开放、宜居、共富理念,推动市辖区更好发挥现代化引擎作用。

  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的原则,为客观评价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引导市辖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结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数据可获得性,壹城智库构建了市辖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报告最后指出,市辖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不仅通过各类要素的集中和汇聚,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更为重要的是,市辖区还要通过要素的集聚,以量变引发质变,成为各类创新的策源地,并驱动社会进步和产业跃迁。站在新的历史时代起点,市辖区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特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为根本,谱写市辖区新时代更高质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