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会动态 > 本地动态
新会: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非遗文化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2-11-22

  近日,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这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双“走出去”亮相日本。如何在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中,根植并推动文化自信自强?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10月18日,“匠心南粤 美美与共——中国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在展览上亮相。新会葵艺展示的《小鸟天堂》烙画工艺扇、《松鹤延年》贴画工艺扇等多幅作品,均出自新会葵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廖惠林及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赵琼花之手。

  廖惠林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推进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提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义务把葵乡的文化传承下去。我们除了保留原有的传统技艺,还要结合现代的元素进行创新,开发文创产品、葵艺进校园等,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我们葵艺的历史,让非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廖惠林说。

  白沙茅龙笔起源于明代,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彰显着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和南粤地区的文脉传承。它以新会圭峰山茅草为主要材料,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是以植物纤维创新制笔的杰出代表。白沙茅龙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瑞亨表示,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根植和展现文化自信自强,需要传承人先具有足够的自信、热爱和匠心,在传承和发展中让非遗项目真正“活起来”“走出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未来,要把白沙茅龙笔的制作技艺再提升,在传承中发展、应用好白沙茅龙笔是我们现在很重要的课题,要将白沙茅龙笔的工具特点、使用效果通过作品去反映出来。”张瑞亨说。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会区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保护挖掘并举传承创新并重,有力地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传承和保护工作。截至目前,新会区有4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54人;新建成“新会非遗数字平台”“新会非遗地图”,并推出了“非遗直播间”“非遗印象”,通过创新又内容丰富的形式,向群众展示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

  非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文化才能有自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本地文化,从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共同讲好南粤历史文化名城新会的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