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新会联络站在新会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作为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方式,仲裁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在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重要性日益凸显。新会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在积极招商引智激活经济发展源头活水同时,立足“首善之区”资源优势,搭建国际商事仲裁法律服务平台,成立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新会联络站,将专业优质的仲裁服务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联络站实行实体化运作,独立设置仲裁办公室、仲裁洽谈室、仲裁业务专窗,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事务,实现仲裁服务“全流程”进驻。依托联络站,可实现仲裁咨询、调解、审理、裁决“一站式”办理,满足企业群众对民商事纠纷解决多元、专业、便捷的时代新要求,是新会区健全涉外涉侨法律服务体系,打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区域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与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就建好用好联络站实体平台,深入推动仲裁事业在新会发展进行密切合作。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仲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二是精准有效引导鼓励更多民商事主体选择仲裁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发展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三是借助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资源力量,助力新会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四是相关部门机构与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紧密开展工作交流与对接,携手互动、共享共赢。
揭牌当日,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与新会区有关职能部门就仲裁工作进行了热烈的座谈交流。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将依托中心丰富资源,为新会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水平的仲裁服务,大力支持新会区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与新会区相关职能部门携手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将做好统筹协调,会同相关部门,与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紧密沟通对接,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深入推动仲裁事业在新会发展,在法治的框架下探索依法治理新路径。
据了解,深圳国际仲裁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设立的首家仲裁机构,是全球首家实行法定机构管理模式的仲裁机构,在仲裁制度的推广研究、业务创新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当事人覆盖138个国家和地区,仲裁员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深圳国际仲裁院多项关键业务指标实现新突破,其中受理案件总争议金额跃居亚洲第一、全球前三。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是由江门市与深圳国际仲裁院于2022年1月签约共建的国际化仲裁平台,该中心依托于江门侨都国际性资源,更好地团结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共同建设家乡、共圆中国梦,是华侨华人国际仲裁法律服务高地。
接下来,新会区将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定位,在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的指导支持下,进一步加强联络站软硬实力建设,推广宣传仲裁制度,充分发挥联络站法治人才孵化作用,壮大法律服务人才队伍,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积极打造连通湾区、面向世界的国际商事仲裁服务站点,为新会区当好江门“首善之区”和高质量发展标杆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