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积极落实各级增资扩产及技术改造等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力度,推动工业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实现转型升级、提速发展。
我区指导企业充分利用省市区各级政策红利,开展技术改造,调动企业提质增效的积极性。2022年,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9.28亿元,同比增长20.1%,总量排名全市第1,增速排名全市第2;工业技改投资占全区工业投资比重32%。全年办理备案技术项目102个,计划投资24.76亿元。2022年以来,我区兑现各级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类资金达1.4亿元,支持项目41个,包括李锦记、维达、中车、亚太森博、无限极、耀皮玻璃、亿诺五金、日兴不锈钢、南洋船舶等企业,纷纷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
去年,在疫情影响大环境下,我区传统造纸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出效益、实现节能降耗,盈通纸业产值增速近80%、简彩纸业产值增速47%、亚太森博产值增速超20%、维达纸业增速4%。我区通过一系列政策红利的兑现,全面激发制造业产线升级的活力,确保疫情冲击下经济稳增长。例如广东盈通纸业有限公司开展的高质量纸塑基包装袋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去年获省级企业技术改造事后奖补资金458万元。该项目投入2.2亿元,引进2条性能更先进、更节能环保的高速多层复合纸塑包装袋生产线,不仅可以生产水泥包装袋,而且可生产食品包装和高端的医疗包装袋,推动企业产品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项目启用后,车间产能提升了50%,年新增2亿条纸质包装袋,新增销售收入2.2亿元,全年产值接近10亿元,增长达80%。
船舶制造业方面,作为全球小灵便型散货船制造的领军企业,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2022年共开展3个技改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其中绿色环保灵便型散货船生产线技术改造,投资1300万元,该项目通过购置数字化焊接设备、加工设备等智能装备,对绿色环保灵便型散货船生产线关键工序等进行自动化升级技术改造,支撑造船关键工序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作业。项目实施后达到机器换人的目的,缓减了用工难问题,同时提升船舶切割焊接质量、起重能力及物料加工周转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全年产值达8.3亿元,增长276%。项目实施期间还获得产品相关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今年,该项目获得省级技术改造事后奖补资金172万元。
技改创造效益。接下来,我区将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实各级惠企政策,用好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为企业排忧解难,专人专班跟进落实企业增资扩产、技改升级需求,推动不少于120家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现技改投资不少于80亿元。聚焦优势产业,牢牢把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攻方向,鼓励食品、造纸及纸制品、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链淘汰老旧设备、引进和购置先进设备,实现转型升级;聚焦轨道交通、石化新材料、智能装备、船舶与海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链,加快实施机器换人,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技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李锦记、中车、维达、ABB等5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造纸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五金不锈钢产业集群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建设。积极落实各项技改政策扶持措施,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