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会动态 > 本地动态
新会: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打造江门乃至粤西通往港澳广深的珠西枢纽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3-10-25

  枢纽聚势,潮涌湾区。千年古郡新会,扼粤西南之咽喉,据珠三角之要冲,毗邻港澳,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的蓝图在此铺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新会处于广、深向粤西辐射的必经通道,承担着江门全面对接国家和省综合运输大通道、提升交通网络对外辐射能力的重要角色。新会紧握国家、省、市重大政策机遇,把握大势乘势而为,立足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打造江门乃至粤西通往港澳广深的珠西枢纽。

江门香港高铁开通

湾区枢纽门户如虎添翼

  10月11日12时16分,从香港西九龙站始发的列车抵达江门站,与侨都江门庞大的高铁网络接轨。

  据了解,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在当天开通新线,这是香港直达江门的首开高铁列车。江门香港直达往返高铁列车途经江门站、开平南站、阳江站、茂名站及湛江西站这5个新站点。自此,新会不到2小时即可直达香港。“公司的总部在香港,我们经常要往返新会和香港两地,单程需时至少4个小时,现在江门香港高铁线开通了,时间节省了一大半,还免去了自驾车的劳累和塞车的烦恼,香港的客商也喜欢乘坐高铁来新会,到我们的咖啡烘焙基地参观考察洽谈业务,亲身感受‘侨都咖啡’魅力。”香记(江门)咖啡有限公司客户经理黎健敏告诉记者,江门香港高铁开通后,高铁便成了她往返新会和香港两地首选的交通工具,也让公司的商务洽谈、贸易往来更加紧密。

  作为著名侨乡,新会一直与香港紧密联系,两地文化同源、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在产业、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合作共赢,近年更是呈现加速态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的大力实施,新会主动拓展与香港合作的深度广度,携手香港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本次新开通江门和香港之间的直达高铁,对新会枢纽门户效应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新会香港两地将更紧密相拥,以“轨道”为媒进一步促进经贸、文化、人才、宗亲交流,携手通往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为家乡感到自豪,有江门站这么一座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交通枢纽落户,并且能和香港直达互通,未来我们会组织更多乡亲和朋友搭乘高铁走进新会,共谋高质量发展。”新会区政协委员、侨港新会商会主席赵子基认为,江门香港高铁是新会和香港两地连结乡情亲切友情和合作发展的新纽带。

  据了解,广深港高铁目前已覆盖内地49个城市68个车站,实现一小时通达深圳、广州,已经成为串联起广州、深圳、东莞、香港的一条黄金经济带。随着新线路的开通,粤西地区逐步纳入香港“四小时交通圈”,香港西九龙通达深圳、广州、肇庆、佛山、东莞、惠州和江门,进一步推动形成“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置身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发展大局的新会枢纽优势凸显,将紧紧拥抱这条“黄金通道”带来的机遇和红利,倾力打造江门乃至粤西通往港澳广深的珠西枢纽。“当前,新会加速融入“轨道上的湾区”,打造江门乃至粤西通往港澳广深的珠西枢纽。可以预见,新会和香港实现高铁直达,不仅便利市民出行,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角度来看,新会与湾区城市甚至国际级的合作交流也将日益密切,将进一步提速经济圈与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新会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锡汉说。

湾区枢纽优势凸显

珠西城市客厅强势崛起

  从高空俯瞰,一条条轨道从江门站出发,犹如“钢铁长龙”般蜿蜒延伸,一趟趟高铁列车飞驰而过,驶向大江南北。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面向粤西乃至大西南的“辐射之门”,位于新会的江门站可以说是填补了珠西缺乏大型交通枢纽的空白。

  2020年11月15日,江门站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全省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江门站是广东省内除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以外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深茂铁路、广珠城际等多条轨道交通在此集结,是珠中江地区最大、始发线路最多、站台数量最多的铁路枢纽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联系粤西、海南和我国大西南的铁路交通门户。江门站正以其枢纽磁场效应进一步提升珠西枢纽新城的集聚辐射能力,为产业升级积蓄动能,为新会连通珠三角核心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打下坚实基础。

  一座交通枢纽站,带动一座经济枢纽城。昔日疏导老城区人口的新会“南新区”,如今已发展成作为江门“珠西中央活动区城市客厅”的门户担当、以江门站为中心建设的珠西枢纽新城。

  以江门站为中心,新会按照江门市委构建“一主四副多极点”城市空间发展架构的部署,持续推进珠西枢纽新城建设,完善现代都市功能,打造体现江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央活力区。如今,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磁场效应持续释放,江门双碳实验室落户,南湖科技创新走廊的辐射效应日益凸显,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发展能级实现大跃升,“珠西城市客厅”功能不断显现,全力打造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功能融合、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高质量发展“江门样板”。“过去五年,珠西枢纽新城核心区完成投资超400亿元,宜居、宜业、宜商、宜创的城市品质正持续释放着强大活力和吸引力。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珠西枢纽门户的牵引优势将进一步放大,珠西枢纽新城紧盯‘珠西城市客厅’定位,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项目流汇聚,以产城融合为引擎焕发出城市新活力。”新会区自然资源局局长林子瑛说。

轨道交通加速发展

内畅外联加速融入湾区

  高铁“驶进”家门口,“高铁梦”照进现实,新会成为珠西交通枢纽,江门站这个承载发展能量和释放发展动力的“火车头”带动新会这辆“列车”在高质量发展路轨上行稳致远。

  大枢纽、大门户,推动新会交通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当前,新会轨道交通加速发展,轨道交通通车里程75公里。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江门站通达城市增至50个,深茂铁路深江段全线开工,珠肇高铁江机段顺利推进,深茂铁路江茂段与广珠铁路、广珠城际江门支线形成“X”型的客货运输大通道,新会轨道交通骨架基本形成。江门站持续发挥珠三角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交通门户的重要功能,新会轨道交通路网持续织密,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我区已建成铁路有广珠铁路货运、广珠城际江门支线、深江铁路江门至湛江段,在建铁路有珠海至肇庆高铁珠海至江门段、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正在规划和研究深江铁路南延线、珠阳高铁、广佛江珠城际铁路等,未来江门站的珠西枢纽地位将更加凸显,我们发改部门会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优服务、解难题、保进度,推动我区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新会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锡汉说。“今年以来,我们立足于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力促广佛江珠城际早日动工,开展深江铁路南延线、珠阳高铁等线路研究,持续巩固江门站作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逐步形成多层次轨道互通网络。”新会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健荣说。

  路网纵横交错,桥梁跨越天堑。从高空中俯瞰新会,一条条崭新的道路、一座座新架的桥梁“争奇斗艳”。事实证明:新会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的交通答卷,不只有“江门站”一个答案。“新会大力推动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港口航道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大型产业集聚区、周边市区、大湾区核心城市之间的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铁路、公路、水路’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张承东启西、南北贯通的交通网络加速成型。过去一年,新会全年完成交通投资74.4亿元。”新会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健荣说。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项目加快建设,将有效打通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任督二脉”。为更好地打造江门对接港澳和深珠“东门户”,新会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四纵四横”路网骨架基本成型,中开高速新会段、江门大道南(东)线全线通车,银洲湖高速工程进度过半,通过区内的10条高速北连广州都市圈,中接深圳都市圈,南通香港澳门,充分融入“广深港澳”1小时经济生活圈。新会持续织密内联外畅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国道G240、沙古公路、南镇大桥建设,创建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路,还抓好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设,优化整合码头和岸线资源,进一步发挥银洲湖“黄金水道”优势。

  从昔日的水陆交通门户到如今的湾区枢纽,新会在承接港澳、辐射大西南地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维交通格局必将进一步助力新会经济社会发展“通筋活血”,为新会全力建设“首善之区”、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提供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轨道牵引辐射产业

经济发展能级持续跃升

  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与江门站比肩而邻、珠联璧合。

  作为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位于新会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正迈步成为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从2010年华南地区唯一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落户,到如今拥有每年新造400辆生产能力,成为集生产、检修、高端配套全链条轨道交通车辆的生产基地,配套企业增至19家,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已成为省内配套企业最多、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

  去年11月11日,深圳市轨道交通13号线项目首列车在中车广东公司顺利下线;4月21日,东莞市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增购项目首列车暨中车广东公司第1000辆地铁下线……新会全力支持中车广东公司发展,培育壮大轨道交通产业链,努力将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深圳市轨道交通13号线是港铁在深圳建设运营的第二条线路,该项目将进一步加深江门、深圳、香港的联系,促进三地交通、资金、信息的互联互通,促进大湾区产业和人才等地交流,这也是新会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以‘新会制造’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的生动写照。”圭峰会城党工委委员、会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梁炽荣说。

  加快联通,加速制造,轨道交通改变着新会的发展格局,直接承接都市圈强力辐射,珠西枢纽门户的牵引优势进一步放大,转化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在百舸争流的新时期,新会勇担首善之责,奋力建设首善之区,在竞相角逐中跨越赶超,综合实力持续跃升,经济总量保持全市第一。今年,新会跃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40位,连续12年争先进位,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新会腹地纵深广阔,拥有可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土地,更坐拥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正加快建设657平方公里、全市布局面积最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是江门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力军。一片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的“新天地”在葵乡大地铺展,可见,新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强劲,其进一步强化枢纽门户功能、承接湾区枢纽辐射带动底气十足。

  高铁通,一路畅,百业兴。面对“高铁时代”带来的“新变量”,新会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创新活力越来越足,投资环境越来越优,人才流、项目流、资金流加速涌动,持续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深圳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团专程前往新会谋划深江经济合作区事宜,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新型储能企业协会、大湾区AI数字产业联盟等多个大湾区重要社会组织、团体频繁前往新会实地考察。新会28支全员全产业链招商队伍锚定重点产业链和招商目标任务跑出“加速度”,1-9月全区项目投资额、引进项目数、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等多项招商指标领跑全市。“新会通过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强与港澳、深莞惠、广佛等湾区城市的创新协同、产业合作,同时深耕国内大市场,重点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经济联系,对外用好吸引外商投资政策措施,抢抓RCEP机遇,积极开拓新市场、拓展外贸新增长点,更好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企业落户新会。”新会区科工商务局副局长陈晟昊说。

  借助轨道交通,湾区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近,物理距离的缩小让湾区加速融合成一个整体,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催生了经济圈与产业集群。发展轨道交通,带来的远远不是1+1=2的变化,而是能为新会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指数级的变化。当前,新会正向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百千万工程”、深化与港澳合作、跨区域结对合作等要资源、市场、建设、承载力等空间,以轨道交通为媒,在逐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潮中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发展。

  从“千年古郡”到“湾区枢纽”,放眼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新会一直都是最有发展潜力和腹地空间的区域之一。如今的新会,驰骋的“钢铁巨龙”织线成网,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愈发畅通,正以“枢纽”的担当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可以预见,不断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为新会带来的能级效应将会实现1+1>2,为新会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新的变革,推动区域价值进一步提升。未来的新会,枢纽门户、大型园区、价值洼地、宜居环境等优势将进一步释放,必将成为大湾区最具发展潜力、投资魅力、开放活力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