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交三航局新会航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会航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在做强做优混凝土预制业务的同时,大力开拓钢结构制作业务,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快速发展,预计今年产值达2.6亿元。
走进新会航建,可以看到一片繁忙的生产作业场景。在码头边,矗立着4个已完成拼装的套笼。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是为海南东方CZ8场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定制的套笼,一共有25个,目前已完成4个总拼,这些套笼的作用是为海上风电项目提供作业辅助平台。
除了海南东方CZ8海上风电项目套笼,新会航建目前在建的钢结构加工项目还有三峡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场项目钢管桩、大唐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套笼等,混凝土预制项目有香港东涌新城扩建项目BC3&BC4箱涵、香港北角承台壳、香港白芒桥预应力工字梁等,都在紧锣密鼓有序推进中。据统计,今年1至4月份,公司生产总值超6千万元。新会航建党支部书记赵伟说:“目前公司订单饱满,根据项目生产排期情况,其中一至三季度基本满负荷运转,四季度持续跟踪阳江青洲项目钢管桩及导管架、香港混凝土预制构件等多个项目。”
新会航建于1994年落户沙堆镇金门工业园区,是省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强劲的制造实力,近年来,新会航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先后承建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扭工字块和沉箱预制、香港将军澳海堤改造工程箱涵预制、香港机场T3跑道填海工程箱涵预制等近20个混凝土预制项目,成为当地混凝土预制构件细分领域的“佼佼者”。随着国内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势头向好,从2018年起,公司逐步转型升级,兼营海上风电配套业务,承建的项目包括中广核惠州港口—海上风电场、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海上风电场等10多项工程的钢结构制作加工。目前,新会航建已逐步形成“海上风电钢结构+港澳混凝土预制构件+模板制造”的运营模式,并且在钢结构制作和混凝土预制的“双向优势”中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现已完成了12项专利申报。2023年,公司成功获批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变革是前提、创新是关键、绿色是核心。新会航建大力开展绿色生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动车间二、三屋顶光伏发电,并争取在近两年完成整个车间的智能化改造工作。与此同时,新会航建实现全流程清洁生产,对喷漆、喷粉等产生废气的工序使用封闭方式加工,确保废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选用低噪声设备及采取减震、隔音、降噪等措施,确保噪声达标。
展望未来,新会航建发展目标明确,干劲十足。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开拓港澳市场,除了混凝土预制件,还将积极探索钢结构市场;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海上风电钢结构各类型业务,目前正在进行钢管桩、套笼制作,同时计划外租码头,进行大型导管架制作。此外,将加快推动厂内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打造智能现代化生产基地,不断提升产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