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9-22
党委统领、党员带头、全民参与……为有效防控蚊媒传播风险,新会区动员全域开展了一场高效协同、富有温度的爱国卫生运动。这不仅是科学防治与群防群控的有机结合,更是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实现从应急响应向长效治理升级的关键一步。
新会区委、区政府将群众健康作为头等民生大事,迅速构建起从城区到乡村、从机关到社区的全民防护网络。在清蚊灭源的同时,全面推动城市环境治理迈向“长久美”,实现公共卫生能力的整体跃升。
体系协同:
一张网覆盖、一盘棋推进、一竿子到底
新会区建立起统一调度、区镇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区四套班子领导分片包干,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全部下沉至镇街一线督导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依托“百千万工程”和“六个一百”结对机制,新会迅速发起“双报到、双服务”集结令,整合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构筑起“全区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防护大格局。
在圭峰会城河南社区,由区妇联、公路局、发改局、街道办和志愿者组成的联合工作队,6小时内完成两处楼顶及平层孳生源排查清理,清运杂物7货车,展现出高效执行力。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动党员干部9.93万人次,覆盖超14.7万户家庭,清运垃圾230余吨,完成消杀面积2481.1万平方米。
科学清源:
从源头治理,以数据驱动,用温度护航
新会坚持“环境治理为主、化学消杀为辅、物理防治结合”的系统防治策略,科学精准阻断病媒传播。
开展“顶楼攻坚”“井口设防”“冷巷焕新”三大专项行动,彻底铲除蚊虫孳生环境。圭峰会城已实现井口防蚊设施全覆盖,多年卫生死角得到彻底清理。“楼顶堆积多年的杂物这次全清走了,政府做事很扎实!”城西社区住户李伯连连点赞。
依托蚊媒密度监测数据,重点对公园、社区、农贸市场等高风险区域实施周期性消杀,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物理防治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多个小区安装灭蚊灯,电梯厢内放置免费驱蚊花露水。“有花露水随手一喷,带孩子下楼安心多了。”居民们纷纷表示,细节之处尽显防护温度。
全民防线:
人人都是参与者,家家都是健康站
守护健康,没有旁观者。新会组建起500人的防蚊灭蚊党员先锋队,圭峰会城成立“拔钉子”攻坚队,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实现从“要我防护”到“我要防护”的转变。
“翻盆倒罐”现场教学、入户赠送蚊香液和防蚊手册、方言录制的宣传短视频……一系列创意宣传和便民服务,让防护知识入耳入心。“新会话短视频我老父亲一看就懂!”九旬老人黄伯的儿子称赞道。
群众正成为防护主力军。有人主动清理楼道,有人配合消杀,还有人加入志愿队伍。“大家都是主动干,家园得靠自己守护。”北门社区王阿姨一边发放防蚊手册一边说。
治理跃迁:
从应急响应到长效机制
从防治蚊害到提升治理
随着防蚊网络持续加密、社区环境明显改善,新会正在实现从应急防控向长效治理的深刻转型。其背后是科学防控、全民参与、机制创新三股力量的同频共振。
这场运动不仅只是防蚊灭蚊,更是推动新会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跨越——初步构建起一套“平时常防、急时应战、群防群治、精准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为守护群众健康筑牢坚实屏障。
新会正以蚊媒防控为小切口,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大局,持续筑牢健康防线,更在千家万户的自觉行动中擘画出城乡品质提升、治理现代化的清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