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11-04

近日,中交三航局江门市新会航建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新会航建公司”)成功承接广东阳江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项目海上辅助平台制作业务,为阳江打造海上风电高地、推动区域绿色能源集群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相关进展受到境内外多家主流媒体高度关注。
在公司举办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中,新华社江苏分社、福建日报、香港每日电讯等媒体记者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探访等形式,全方位、直观地了解新会航建公司的发展历程、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及工艺创新成果。其中,阳江青洲海上风电项目海上辅助平台的建造成为媒体关注焦点,记者们用镜头和笔触记录项目建设进展与技术亮点,切身感受“新会制造”的硬核实力。
据介绍,该平台是青洲海上风电换流站的辅助设施,更是南方地区首个海上住人生活平台。尽管为附属平台,其象征意义重大,将为换流站及海上运维人员提供住宿保障。平台钢结构加工量达3500吨,设有5层住人区域。目前,厂区正全力推进平台上部钢结构与下部导管架基础的制作,物料已全部齐套,进入抢工大干阶段,项目计划在春节前完成收尾工作。
据中交三航局江门市新会航建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礼飞介绍,该项目的核心难点在于平台的分体建造,除了钢结构分体建造这一创新点外,还整合了内装、消防、电气、空调、给排水等专业工程,施工挑战较大。该平台预计于明年3月运至海上安装,建成后将为海上换流站的施工及后续海上运维提供便利的条件。
作为中交三航局青洲海上风电项目的“后方工厂”,新会航建公司针对项目所处的复杂海洋环境,系统性升级海上风电钢结构生产线。通过起重机智能遥控、金属结构加工自动和半自动化等技术革新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近2倍。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导管架分体制作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已为项目定制供应多套核心基础钢构件。
据悉,新会航建公司成立于1994年,厂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年产能达6万方混凝土构件、12万吨钢结构,拥有3000吨级至1.6万吨级泊位码头,水陆交通便利,既能满足大型构件的生产需求,也为后续运输环节提供高效支撑,形成“产运一体”的服务优势。新会航建公司凭借港澳市场资质深耕高端预制领域,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2020年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入选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2025年取得船级社海洋附属装备制造认证。截至目前,新会航建公司累计斩获各项专利30项,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为风电构件高效生产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未来,新会航建公司将持续聚焦海上风电赛道,以科技创新驱动技术迭代与产能升级,深耕深远海风电构件研发与生产,依托核心制造优势,为阳江绿能之都建设及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更坚实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