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启超文脉·书香新会”2025年新会区“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暨第四届“梁启超文化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茶坑大礼堂举办,以启超文化赋能全民阅读,推进书香新会建设,擦亮“启超文化的诞生地”城市文化名片。
活动向获得广东省“绿书签行动”创意绘画大赛中获奖的新会学子颁奖,通过视频形式对巴金先生笔下的《鸟的天堂》课文进行展示。现场还介绍了新会特色研学课程,推介了“跟着课本去研学”新会研学路线。
当天,《梁启超的阅读史》新书正式发布,并举办新书分享会和新书签售活动。为推动全民阅读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活动举行赠书仪式,向新会区有关单位、各镇(街)、学校等捐赠《梁启超的阅读史》新书。
新会:以启超文化赋能全民阅读
推进书香新会建设
在“启超故里”新会,启超文化代代传。启超文化起源于新会、根植在新会、传承在新会,已成为侨都重要的文化符号。自2022年启动首届“梁启超文化月”以来,新会区大力挖掘、宣传、弘扬梁启超先生的家风家教和爱国主义精神,为新时期精神文明提供丰厚滋养。今年,新会区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启动第四届“梁启超文化月”活动,以启超文化赋能全民阅读,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推进书香新会建设,为推动新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新动力。
全民阅读有新内容
发布《梁启超的阅读史》新书
从茶坑村的蒙童到“饮冰室”的巨匠,阅读是梁启超先生的思想根脉。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石珠林编著的《梁启超的阅读史》在今年活动中发布。该书集历史研究与文学分析于一体,带领读者从阅读史这扇门进入梁启超先生的精神文化世界。
《梁启超的阅读史》从梁启超先生的早年学术启蒙入手,细致梳理其阅读经历,展现其如何通过广泛涉猎中西学问,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思想风格。书中不仅详细记录了梁启超先生在日本的学术探索和对佛教历史的深入研究,还探讨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创新与影响。当中丰富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使读者得以从梁启超先生的阅读历程中,理解他的思想渊源,以及他如何在时代巨变中思考国家前途、推动社会进步。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石珠林:“追寻梁启超先生的足迹,从小立志成为一个读书种子,这是我想通过这本书分享的内容。它是一部系统地探究梳理梁启超先生的阅读历程的书籍,在阅读史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填补空白意义,同时对于我们了解晚清世人的阅读生活、阅活世界有着一定的帮助。”
新会区将推动《梁启超的阅读史》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在全区上下形成推进全民阅读、传承启超文化的浓厚氛围。
全民阅读有新路线
推出“跟着课本去研学”新会研学路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语文课本为向导,新会区推出“跟着课本去研学”新会研学路线,将“万卷书”化作“万里路”。据了解,该研学路线重点围绕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文《鸟的天堂》和五年级课文《少年中国说》等,开展文脉探秘、非遗体验等研学活动,串联起圭峰山、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等,让课本里的“远方”成为孩子们脚下的“故乡”。
广东省新华书店教育培训中心总经理张文洲说:“研学路线的设计上,我们充分考虑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沉浸式’的概念,把听、看、读、交流、实践、动手、互动等环节融入到整个研学课程当中。”
启超文化润泽葵乡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以书香为约,以文脉为桥,新会区坚持以启超文化赋能全民阅读,进一步涵育全社会阅读风尚,推进书香新会建设,擦亮“启超文化的诞生地”城市文化名片。
2025年新会区“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暨第四届“梁启超文化月”活动在4月—7月持续开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动各镇(街)、各中小学校,以“启超文脉·书香新会”为主题,举办“跟着课本研学新会”研学活动、“万人共读启超家书”活动、书香文化活动、乡镇阅读盛典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融合全民阅读、文旅研学、文化非遗传承、乡村文化振兴四大维度,打造“可读、可游、可创”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探索打造“阅读+研学+文创”的文化产业矩阵,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推动新会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