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会动态 > 部门动态
新会:激活港口潜力,打造经济发展“水运引擎”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4-07-17

  海门回望千峰涌,港口雄开万里流。近期,举世瞩目的深中通道如期开通,新会水运水域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新会紧握“大桥经济”机遇,乘势而上,充分挖掘与利用南海之滨、西江与潭江交汇处的辽阔水域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推动水运经济发展,打造新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新会丰富的岸线资源,是新会与世界各地发展经济合作的制胜法宝。今年6月8日,在新会港码头,装载3500吨进口木浆的新加坡籍“GLORY HONOR”誉荣国际航行船舶缓缓靠泊,这是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和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今年以来首次进口的纸浆,也是新会港今年迎来的首艘外贸大宗散货船舶。

  新会港区位于西江和潭江下游,南临南海。潭江出海口银洲湖水道河面宽阔,水深潮平,具有通航万吨级以上海轮的水域条件,发展江海联运条件十分优越。新会岸线规划长度为江门之最,并拥有现状泊位最多,新会的区位优势明显。如今,新会区正大力发展水运经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经济发展新平台和新增长极。  

推进崖门万吨级出海航道建设

加快航道等级提升

  崖门出海航道是珠江三角洲高等级网规划的“三纵三横三线”中的“三线”之一,是海船进江、江海直达的核心航道。目前,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已完工,实现了1万吨级船舶全潮通航、2万吨级乘潮通航,成为西江出海的主通道,为临港企业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运输方式。同时加快推进崖门出海航道三期工程研究工作,构建珠江口江海联运枢纽港区核心航道,完善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的现实需求。 

优化临港产业布局

加快重大港口工程项目的建设

  为充分利用银洲湖的优势条件,新会区积极推动重大港口工程项目的建设。今年1月,新会区华津码头一期工程1个3万吨泊位已正式投入运营,可为万吨级的海轮节省大量海运成本,不仅为临港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更为临港产业布局提供交通基础支撑,推动新会区物流网进一步完善。近期,新会区将继续加快华津码头二期、三和码头、李锦记码头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新会区水路运输结构调整,以大码头为依托,做强做优做大港口物流业,提升新会区工业制造在珠西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为充分发挥新会区港口岸线资源优势,新会区积极谋划古井作业区、崖门作业区以及深江合作区公共码头建设,发挥崖门出海航道效能和社会效益,为临港企业以及周边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水路运输服务,加快新会区水运经济发展。

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港口战略合作

开通“组合港”航线

  今年2月,“江门新会—深圳盐田组合港”航线正式开通,新会港成为了江门关区第3个启用“组合港”模式的港口。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码头之一,随着“江门新会—深圳盐田组合港”的开通,改变了传统的两地转关作业模式,新会地区的出口货物在新会港可直接接驳盐田丰富的国际航线,实现无缝衔接。“组合港”发展潜能巨大,新会港将以“码头与保税物流中心”区港联动的优势为抓手,全力保障新会优质产品运达全球,助力新会外贸保稳提质。  

  “大桥经济”,新会机遇无限、大有可为。新会将进一步从海域、陆域双向联动发力,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加强港航资源整合利用,营造对开展区域产业协调合作、导入和承接高端产业要素资源更为有利的交通环境,切实把港航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为新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