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2-14
在新会陈皮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不乏坚守数十年、对行业不离不弃的“老行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新会陈皮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新会区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潘华金正是其中一员。这期《新会陈皮人》,一起来听听潘华金与新会陈皮之间的故事。
潘华金,一位土生土长的新会人,自1988年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现广东海洋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农业事业,至今已逾37载。他参与并见证了新会陈皮从“小陈皮”成长为“大产业”的辉煌历程。
据潘华金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新会柑橘产业迅猛发展,但市场消化能力有限,导致大量柑橘滞销,价格下跌,果贱伤农。“当时由于价格低贱,引发农民无心管理,造成柑橘黄龙病暴发,产量由16万吨锐减至几百吨。”潘华金表示,当时整个新会柑橘产业陷入困境,这也激发了他推动新会陈皮产业化发展的决心。历经新会陈皮人数十年的努力,新会陈皮产业如今已取得了显著成就。2024年,新会柑种植面积达14.3万亩,年产新会柑18万吨,加工新会陈皮超过9000吨,全产业链产值高达261亿元,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首。
作为资深的新会陈皮人,潘华金在推动新会陈皮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主要发起人,他参与促成新会柑(陈皮)行业协会成立,致力于打造公用品牌,推动产业化进程。在他的主持下,完成了《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陈皮》地方标准的发布,为中国陈皮产业作出了创新性贡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了新会陈皮文化节的举办,为公用品牌的推广搭建了平台。
回顾过去三十多年来,为实现心中的陈皮梦,潘华金扎根基层,奔走在新会陈皮产业发展一线,与一众新会陈皮人共同奋斗。作为参与和见证者,他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新会陈皮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第一阶段为2002年至2011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1.0版,主要打造了产业基础,形成了新会陈皮的价值、文化、故事和标准化。第二阶段为品牌壮大、产业融合、业态形成、产业集聚的2.0版,新会陈皮产业逐步建立起“文化节+展会+专题”的推广联动模式和“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联动模式,2017年,总结并提出“新会陈皮,人类共享”的普世价值观,2019年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获得认定,其创建模式成为全国典范,成为全国的标杆,新会陈皮的名声越发响亮。未来,新会陈皮产业将进入3.0版,即高质量转型升级阶段,潘华金对此充满信心。
“我觉得新会人不仅要把新会陈皮做好,还有责任和义务,有使命带领中国其他地方的陈皮,将中国陈皮做好。”怀着对“陈皮梦”的初心和信心,潘华金表示,未来,他将肩负起引领新会陈皮行业共同迈向产业发展新阶段的责任。他强调,要维护发展健康产能,发展陈皮庄园,抓好道地精品生产供应链建设和大健康方向的产品产业化等战略要点。他相信,在新会陈皮“老行家”和“新农人”的共同努力下,新会陈皮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潘华金的故事是新会陈皮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守与奋斗的精神,为年轻一辈的新会陈皮人树立了榜样。随着新会陈皮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传统产业将在未来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