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4-27
4月15日,全省进入2025年汛期。新会区已进入强降雨、强对流多发季节,新会区水利部门积极响应上级防汛工作部署,通过隐患排查、责任落实等措施,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4月23日,记者来到会城河口水闸,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检查启闭机房、泵房、配发电房等重要场所的设备情况。汛期,为确保各个设备能正常运行,新会区金牛头水闸管理所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每周对所有设备开展检查、保养。
据介绍,入汛后,特别是在台风期间,工作人员会增加巡查频次,如果发生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及时响应进行处置,确保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这边主要是受台风影响比较多。台风来之前,我们会提前排空河道,关闭水闸,提高涌容,以便蓄水。若台风期间暴雨,水闸不能自然排水时,将开启排涝站,并启用抽水泵排涝。”新会区金牛头水闸管理所所长区志强补充道。
据了解,自全省进入汛期以来,全区水利系统迅速进入汛期应急状态,坚决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认真落实预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信息报送等工作。
依托新会区水利工程监测预警系统,整合115宗工程、386个监测点位(水位、雨量、视频监控)数据,实现实时监控,定期维护监测设备,不断提升监测精度,确保数据准确传输。
在隐患排查方面,新会区水利局采取“自查+督导”双轨模式,组织各地各单位对全区934宗水利工程先行开展辖区自查并建立风险隐患“问题清单”,并组织区级水利防汛督导组进行分片核查,在各地各单位自查基础上,进行现场检查核查,推动问题立行立改。
在预案方案方面,全区238个行政村均制定“一页纸”操作预案,77宗水库、77宗堤防等工程完成防洪预案修编,组建了10支区级防汛抢险队伍,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调整至77人,开展区级水利防汛应急抢险演练和防汛知识培训。对全区16宗在建在管水利工程实施“一工程一预案”,落实防汛责任人、抢险队伍及物资储备,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在建期间的防洪安全。
在防汛抢险物资方面,新会区水利局及直属工程管理单位共设置仓库16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砂、碎石、块石、编织袋、土工布、帐篷等物资设备已更新补充齐全。
当前,新会区通过责任压实、全域排查、体系建设和闭环整改,形成了“责任—排查—防御—整改—长效”的全链条水旱灾害防御机制。下一步,新会区将持续强化科技赋能、跨部门协同及数据共享,不断提升我区水旱灾害防御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