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会动态 > 部门动态

新会各级各部门严阵以待迎战超强台风“桦加沙”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9-23

  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将给新会区带来严重影响,防风形势严峻。新会各部门各级迅速落实、高质高效做好各项防御应对准备,以高标准、严要求、硬举措筑起抗击台风的坚固防线。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扎实推进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置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迅速响应,全面部署,聚焦建筑工地、玻璃幕墙、挡土墙、危房削坡建房及物业小区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置,织密防汛防风安全网。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对全区139个在建工地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监控塔吊、深基坑、高支模等重大危险源及工地围墙、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位。自9月18日起,整改安全隐患66个。针对塔吊、深基坑等危险源,落实专业第三方评估,停工工地设备经鉴定均无倒塌风险。截至9月22日18时30分,3761名工地相关人员全部安全转移,139个工地停止施工并切断水电气。

  目前,全区96个挡土墙已指导各镇(街)加强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做好及时上报研究处理,23处(43户)削坡建房风险点已全部整治完毕,复查无新增隐患;617栋危旧房屋检查中无倒塌及受损情况。各镇(街)建立“隐患整治+人员转移”双清单,落实管理与闭环整改。108个有地下车库的物业小区配备防洪沙包、挡水板。检查人员到小区排查,整改隐患19个,确保抽水泵、发电机等设备正常运转。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部署做好混凝土企业防御工作,要求对活动板房、设备等加固,疏通排水并储备物资。同时,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在建工地人员转移与防疫消杀,对转移安置点及周边区域开展全面消杀,确保“防风防蚊”双到位。

  以“责任、机构、人员、措施、物资”五落实为准则,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通过全链条隐患排查、科学化应急处置、精细化民生保障,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汛防风坚实屏障。

区交通运输局:硬核举措织密安全网

  连日来,区交通运输局迅速启动防御机制,聚焦在建交通工程、管养公路、水路运输和道路运输行业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隐患、落实应急保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9月21日至22日,该局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16人次,排查点位59处,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4处,以硬核举措织密防汛防风安全网。

  针对国道G240改扩建工程、江门大道南(西)线、李锦记码头、三和码头等临水工程及公路隧道、铁路工程项目,区交通运输局督促施工单位全方位落实防御措施,提前备足应急物资,重点排查高空临水作业、水上平台、高边坡、深基坑、桥梁、软基处理等重点部位,要求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加固围挡、标牌等交通疏导设施,确保机械设备到位,防止施工路段积水淹没农田,同步排查工人驻地安全隐患,确保紧急情况下快速转移。

  针对江门大道江门站隧道和银湖隧道、大洞旧大桥(往江门)茶坑岸、S385翠三线北水路口等公路易涝点,该局组织力量疏通公路易涝点,保障路网通行安全。目前已组建40人应急抢险队伍,配备抢险车、发电机、铲车等专业设备,同时备足防汛物资。

  针对全区7个营运渡口,已提前检查各渡口情况,将根据台风预警情况落实停运停航,关闭渡口闸栏,封闭渡口,渡运人员撤离。针对全区62个持有港口经营许可证的码头,重点检查港口机械加固及船舶避风措施落实情况,并要求水运企业做好船舶的停泊避风准备,确保水运设施安全度汛。

区水利局:防御工作有备无患、应急有序

  9月22日,区水利局派出6个水利防汛督导组赴各镇(街),对在建水利工程、堤防、水闸等关键区域,围绕水旱灾害防御责任落实、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管理及防御能力建设等情况开展全面检查。

  区水利局强调,各镇(街)及相关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加强与应急等部门的实时联动,形成协同防御合力;要精准实施水资源调度,统筹兼顾防汛与蓄水需求。要密切对接气象水文信息,结合水库汛期调度计划和应急预案,科学研判汛情。对集雨面积大、库容小的水库,要依据天气预报提前预泄、腾空库容,严防漫坝险情。同时,要重点加强在建水利工程的防护工作,提前预置应急力量和抢险物资,实行“靶向防御”,确保施工围堰、导流设施、深基坑等关键部位度汛措施到位,强化工棚、脚手架等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切实做到有备无患、应急有序。

区农业农村局:筑牢农业安全屏障

  自9月21日起,区农业农村局全面启动农业防台风应急工作机制,聚焦农业领域和涉农企业安全生产,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隐患排查,提前落实防御措施,坚决筑牢农业防风防汛安全屏障。

  9月22日上午,区农业农村局派出6个督导组,分赴全区11个镇(街)开展农业防台风指导与检查工作,重点对渔业船舶、养殖鱼塘、种植业、畜牧业及各类涉农企业进行风险排查,全面摸排风险隐患点,督促即时整改,确保隐患整治到位、防御措施提前落实。

  通过“线上船位监控+线下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涉渔乡镇自用船舶实施动态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截至目前,已向全区渔船渔民发送预警预报信息超过3000条,提醒落实防风避浪措施。全区在册登记的675艘涉渔乡镇自用船均在内河水域安全停泊避风。

  同时,区农业农村局密切注意防御可能因强降水引发的局地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及时配合做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渔业养殖、畜禽养殖人员转移工作,将台风动态及防风要求及时贯彻传达到镇到村到场到人,加强对山边坡地、低洼地等畜禽养殖场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好“五停”要求。

  结合农业生产工作实际,区农业农村局制定了第18台风“桦加沙”农业防御工作指引,针对水产养殖、种植业、畜禽养殖及渔业船舶等领域提出具体防御建议,指导各镇(街)精准落实防灾措施。同时,将持续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积极开展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目前,全区各级农业应急抢险与灾后重建技术队伍、农业专家应急服务组已全部进入状态,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赶赴重点区域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新会海事处:全力守护水上交通安全

  连日来,新会海事处严阵以待,通过全链条部署、精准化施策,扎实做好预警提醒、水域疏导、重点管控、应急备勤等防御台风各项工作,全力守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

  在预警联动与值班值守方面,新会海事处第一时间构建全方位信息传递网络,多渠道向辖区船舶、码头、船厂及航运公司精准推送台风动态与防台要求,引导港航企业提前做好船舶进出港调度。同时,深化跨区域协同,加强与周边海事部门的信息互通与联动响应,并启动海事执法人员全员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确保指令畅通、应急响应迅速。

  聚焦水域管控核心环节,海事部门精准发力推进风险防控。对崖门口及银洲湖关键水域实施“全面疏导清空”,有序组织船舶驶离台风影响范围,前往西江上游或支流水域锚地避风。针对重点领域强化管控,提醒辖区7道涉客渡口及小鸟天堂旅游景区18艘旅游船密切追踪天气,严格落实禁限航措施;督促船厂船、扣押船、长期停航船和无动力船采取加固、上岸或转移等防台措施,严防船舶断缆或走锚漂移;此外,提前统筹17艘在港拖轮,在银洲湖、西江、潭江等重点水域科学部署,夯实应急处置基础。

  截至9月22日上午9时,各项防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新会辖区近500艘在港商船均有序落实作业调整及防台措施;7组无动力风电施工平台上的171名作业人员全部安全撤离;10艘游艇已全部回港避风。

  接下来,新会海事处将按照防台应急预案和《船舶防台风指南(试行)》,根据台风进展动态,采取相应的水上疏导及管制措施,确保辖区船舶防台安全,筑牢台风防御“水上防线”。

园林环卫城管未雨绸缪,守护安全

  新会园林迅速响应,全方位开展防御台风工作,全力消除安全隐患。

  新会北控绿润城市服务有限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全面加强城区行道树安全检查,对倾斜树木进行绑扶加固,并对茂盛乔木合理疏枝修剪,有效降低倒伏风险,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在环卫应急方面,为确保台风期间排水畅通,预防和减少城区内涝灾害,环卫工人对主要道路的沙井口、排水渠,下水道进行全面清淤疏通。

  城管部门对排水防涝、城区乔木、公园水体、户外广告、边坡桥梁、施工工地、燃气站场等进行了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