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06
当前,新会正处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连日来,由省疾控中心专家带队的蚊媒监测组深入社区(村),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的蚊媒监测与防控行动,通过精准排查每一个潜在的积水点、隐患点,从源头控制蚊虫孳生。
“您好,我们是蚊媒监测员,上门检查积水情况。”在城西社区,蚊媒监测组敲开居民家门,手持电筒、目光如炬,如同“侦探”般对阳台、厨房、卫生间等角落的各类积水容器进行细致勘查。“阿姨,您看这个花瓶里的水,水虽然不多,但3—5天就可以长出蚊子来了。”蚊媒监测员用手电筒照射积水,向居民现场讲解,并协助清理积水、刷洗容器,消除蚊虫孳生隐患。
省疾控中心专家陈安泰介绍,从卵到蛹再到飞出成蚊大概只需一周时间,所以居民要记得3—5天检查一下家里有无积水,有的话需及时清理。
行动范围远不止于居民户内,蚊媒监测组还深入工厂企业、建筑工地,并对公园绿地、排水沟渠、狭窄巷道、房前屋后等公共区域进行了系统巡查,确保不留任何死角。通过对积水点、隐患点进行登记和即时清理,全面评估并切断蚊媒传播风险链。
在每一处,蚊媒监测员都化身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基孔肯雅热的危害与防蚊灭蚊的重要性,精准传递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理念。
陈安泰提醒,积水是蚊子幼虫产卵的温床,白纹伊蚊就喜欢在小型、清澈的积水里面产卵,小到一个瓶盖的积水都要清理掉,还要重点关注房前屋后窄巷里的垃圾,如塑料瓶、塑料盖、塑料碗等,这些都是容易产生积水和滋生蚊虫的容器。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每一位市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筑牢公共卫生防线的关键一环。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号召,翻盆倒罐清积水,清理卫生死角,共同端掉蚊子的“老巢”,守护我们共同的健康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