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聚势而强。新会区古井镇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加快推动金属制品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有机融合,奋力建设超万亩产业集聚区,积极打造乡村文旅特色镇,全力谱写县域副中心建设的壮阔画卷。
背靠珠三角腹地、扼银洲湖出海口之咽喉的古井镇,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发展起临港经济、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在全区名列前茅,跻身全国“千强镇”。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古井镇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超万亩产业集聚区,聚集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满园春色”。“我镇根据省市区重点产业布局规划,紧紧围绕打造银洲湖东岸一体化发展区的中心镇这一定位,通过打造大型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型金属产业集散基地、大型海工高端制造基地3个基地,建设‘产城一体化’工业强镇,建设超万亩产业集聚区,努力发展成为县域副中心。”古井镇党委书记梁俭宁表示。
夯实区域建设“硬底子”,才能牵牢项目发展“牛鼻子”。走进位于古井镇官冲村的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一座座厂房整齐排列,企业内机器轰鸣,处处彰显着发展活力。据了解,随着园镇深度融合发展,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项目加速建设投产,园区承载力和产业集聚力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古井镇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配合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五区项目征地,推进园区扩区工作,启动园区配套工程。古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振量介绍:“我镇将全力推进园镇一体化,加大招商选商力度,引入更多优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园镇道路及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强化配套服务能力,释放‘产城一体化’新动能,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古井镇发挥华津集团在金属产业的龙头引领作用,打造集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为一体的产业平台,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华津集团在2017年落户古井后实现加速发展,去年冷轧钢产量达61万吨,增幅20%,产值32亿,同比增长21%。古井镇正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聚力金属产业发展。机遇当前,华津集团满怀信心,正全力打造大型金属产业集聚地。“建设以华津黑色金属码头为核心的华津金属产业园,将有效填补珠西地区黑色金属产业中大型物流、加工、贸易基地的市场空白。打造成集原料、金属品加工、终端制造一体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千亿园区。”江门市华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邝军明告诉记者。
加快推进华津金属产业园建设,是古井镇坚持“制造业当家”的生动体现。当前,该镇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项目落地建设,扩大企业产能及产业链影响力,以坚持“制造业当家”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支点”。目前,该镇形成了以芳源新材料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链、以华津金属为龙头的金属制品产业链、以中交四航、江门南洋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我镇做大做强新材料、金属制品、生物医药、建筑材料、船舶与海工装备五大产业,全力推进古井公用作业区一类口岸建设,积极发展‘水经济’。”古井镇副镇长曾伟文说道。
古井镇历史悠久、文旅资源丰富,形成了古井烧鹅产业,还有充满传奇色彩的皇族文化、“侨”味浓厚的华侨文化。
在古井镇霞路村,一座座岭南建筑艺术风格的祠堂引人瞩目,天成圩烧鹅街食客纷沓而至、烧鹅味美飘香……立足资源优势,该村积极打造特色文旅名村,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古井烧鹅美食节等节庆活动,串珠成链推广古井乡村旅游品牌。“霞路村将活化利用‘敬堂赵公祠’,深入挖掘华侨史料,助力古井镇打造‘侨史馆’,整合五福里华侨村、烧鹅街、耿光堂等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旅游线路,助力打造乡村文旅特色镇。”古井镇霞路村党总支书记赵超雄介绍道。
以乡村文化旅游为抓手,古井镇深入实施镇容村貌提质、农村收入提高、特色文旅提升三项工程,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吸引了大批游客来到古井旅游观光,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绘就出“和美乡村”新画卷。打造乡村文旅特色镇,古井恰逢其势、正当其时。古井镇党委副书记陈思亮表示:“古井镇将进一步推广旅游文化品牌,着力将霞路村烧鹅美食街打造为历史文化街区,推进霞路村‘唐人街’、古井镇侨史馆、乡村旅游民宿的建设,并以此为着力点辐射带动霞路、文楼、洲朗、慈溪、官冲等村的旅游发展,将各村景点串珠成链,整体推动古井镇旅游经济及文化提升。”
时代在召唤,奋斗正当时。古井镇将持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积极融入和推动银洲湖东岸一体化发展区建设,努力在全国“千强镇”中争先进位,打造县域副中心,奋力蹚出“百千万工程”的古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