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7-22
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会区全力推进“省级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截至今年7月,4个田间监测点已完成硬件安装与软件调试并投入使用,这套集智能化、数字化于一体的监测体系,让“虫口夺粮”有了更坚实的科技底气。
据悉,该项目在睦洲镇莲子塘村建成1个重点田间监测点,在崖门镇南合村、大鳌镇东卫村、三江镇沙仔岛建成3个一般田间监测点,同步搭建起县级病虫疫情信息处理系统,所有监测点均接入省级平台,构建起“点—县—省”三级联动监测网络。
走进监测点,物联网基站矗立田间,应用“虫脸识别”的新一代农业病虫害智能识别系统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悄然运行。“虫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和检测技术,让系统自动识别照片中害虫种类和数量的测报手段,经拍摄、上传、分析、反馈等环节,让植保工作人员和种田大户可以快速了解农田内的虫害情况。此外,监测点还配备害虫性诱电子测报设备、昆虫色板诱测系统、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便携式智能测报仪等“黑科技”,实现精准“捕虫”的同时,还可实时识别、统计虫数和虫龄等,缩小传统调查方式的误差。
近年来,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持续完善田间监测体系,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在双水、罗坑、沙堆、司前四镇建成并投用4处县级田间监测点。2024年,这些监测点成功精准捕捉迁飞害虫“虫峰”,中心植保部据此及时发布虫害预警,有效遏制了暴发性虫害。
为进一步织密田间监测网络,新会区近期再添4个省级田间监测点。至此,全区8个监测点已基本覆盖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形成全区田间虫情监测与虫害处理联动网,植保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后台实时获取害虫种类、数量等精准数据,第一时间准确预判害虫发生时间及危害程度,并向各镇(街)精准推送预警信息,为全区粮食生产安全筑牢防线。
从传统植保到智能监测,从经验判断到数据说话,新会区以科技赋能破解传统植保滞后性难题,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生根。如今,每一寸耕地都有精准守护,为粮食丰收筑牢防线,更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