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法规公文 > 政策解读
大鳌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11-16

  大鳌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各位代表:

  现向大会报告大鳌镇“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请予审议。

  “十三五”期间工作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上级的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建设“宜居宜业健康旅游岛,政通人和美丽新大鳌”,全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任务。具体工作如下:

  一、主要指标圆满完成

  2016年至202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81.03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5.37%。其中:农业产值实现35.27亿元,平均增长率为3.75%;工业产值实现245.77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7.53%;外贸出口总额96.65亿元,平均增长率为7.25%;农民人均纯收入14101元,平均增长率为6.4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6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2.39%;农村集体经济收入4.4亿元,平均增长率为3.7%。

  二、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一)工业经济稳步提升

  围绕中集集群升级产业链,打造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支柱。2020年,我镇八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45亿元,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61%,创产值高峰。其中,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集车辆(江门)有限公司产值持续增长,均跻身10亿元以上产值企业,成为新会区骨干企业。“十三五”期间,我镇新增创万新材料有限公司、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致新包装有限公司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二)重点项目引领发展

  顺利推进总投资约1.8亿元的秋字围民营工业集中点建设项目。新引入的致新包装有限公司完成1.2亿元塑料包装薄膜技改项目建设,生产线于2018年底全面投入使用。新会中集开始实施龙腾计划,投入1.4亿元B线升级改造项目开始投产。中集车辆6000万涂装线技改项目完成技改备案,前期工作加紧开展。成功盘活闲置用地约50亩,引入1.2亿元锦宏智能设备项目。盘活东升沙林坊闲置30亩的工业用地引进品丰水产冷链加工项目,预计2021年动工建设。

  (三)暖企服务精准高效

  落实“暖企行动”,用好黄金十条、效益十条、政策十条等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中集特箱、中集建筑、车辆厂、创万新材料等企业符合黄金十条自动兑付条件,共获得扶持资金1293.81万元。

  (四)科技创新进展提速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大幅扩展人才队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5家(中集特箱、车辆厂、致新包装、江洲环保、科泉环保),设有省工程中心企业2家(特箱、车辆厂),设有市工程中心企业3家(车辆厂、力达、德盈),国家科技型小微企业2家,市级中小微企业12家。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多次在省市区的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020年,江门市政府授予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2020年度江门市政府质量奖”荣誉称号。

  (五)技改节能双管齐下

  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力促经济转型升级。中集特箱获得2020年度清洁生产认定。致新包装升级改造塑料包装薄膜技术,中集车辆全面进行涂装线技术改造项目。

  三、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一)特色渔业优质高产

  开展“整治老旧池塘”工程,形成“塘成方,路交错,渠相连,路桥通达,排灌分家”的养殖环境,推动以虾为代表的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水产养殖面积保持在2.9万亩,产量持续增加,产品价格稳定,年产值超7亿元。存量14家水产专业合作社中,3家获“江门市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2017年获得“广东省特色水产养殖示范镇”称号,成为江门市唯一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乡镇。2020年3月,大鳌镇成功入选广东省2019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8月大鳌镇凭借南美白对虾入选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10月,大鳌南美白对虾晋升为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11月,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月,获得“中国名优农产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二)农业基础稳固坚实

  严守耕地红线,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800亩,总投资1626.48万元,覆盖10条行政村。

  (三)农村建设提速增效

  大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行动,对全镇38.5公里涉违河段上2500多宗及外滩60宗违建进行拆除,完成超八成的拆违量,取得无补偿、无出警、无投诉、无反弹的“四无”成效。新一村、三十六顷村、东风村和新地村完成阶段性的拆违修岸工作,已累计修复镇内河岸(包含建设加固护岸挡土墙和沿河道路)共2912米。整治提升“葵乡美丽廊道”,完成新鳌公路(全长5公里)两旁的违建拆除和净化整治工作,增设1.5米绿化带和2.5米人行道,有力提升主干道沿线环境。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完成全区三分之一(841个)无害化户厕改造任务。全镇17个村(社区)均配备文化健身广场,新改(扩)建3个旅游厕所,升级改建旧村级公厕4个。东风村、东升村、南沙村、深滘村4条村被省厅列为“美丽乡村连片建设示范村”。启动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主客共享”的宜居乡村。2019年,东风村获评全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第三名。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多次在江门市文明城市指数测评榜中排名靠前。

  (四)农村改革全面落实

  2018年,作为新会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镇,在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土地权证”和“股份权证”两证合一工作,完成“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畅顺、保护严格”的改革目标,并重点实现了一次性解决“出嫁女及其子女”权益保障等问题,圆满完成试点任务,成为江门市首个完成改革任务的镇级单位,为推动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国家试点打下扎实基础。

  (五)精准脱贫成效显著

  通过推动扶贫政策、资源、资金、措施、力量向贫困人口集聚,实施就业、产业、资产收益等“造血”式扶贫措施,建立起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2018年全面完成三年脱贫攻坚任务,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年贫困户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以及达到“八有”指标退出标准。2020年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脱贫目标。

  (六)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以乡村美景、水乡文化、绿色食品、红色传统为依托,整合旅游资源,打好“文化鳌岛、生态鳌岛、红色鳌岛、美食鳌岛、休闲鳌岛”五大品牌,擦亮大鳌水乡名片。成功举办旅游美食节、农民丰收节、农民运动会、市民运动会环岛马拉松赛等活动,年吸引逾50万游客来鳌旅游,年旅游收入超1500万元。极具特色的“大鳌咸水歌”“水乡婚礼”“环岛骑行”和“渔家喜宴”等已逐渐成为大湾区的特色旅游品牌。以美食为主打的大鳌夜经济,迅速吸引流量,获得“广东发布”的关注报道。

  四、城镇建设稳步推进

  (一)镇村规划有序开展

  完成新鳌公路地段(XH13-H、K)控制性详细规划、新中公路产业组团南地段(XH13-P)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报批手续。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拆旧复垦及城乡增减挂钩工作,项目立项共423亩,增减挂项目共140亩,其中第一批次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项目137亩,大鳌尾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项目72亩。协助上级部门做好《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工作,谋划发展蓝图。

  (二)交通路网提档升级

  重点推进交通建设项目进度,按时完成中开高速大鳌段工程征地交地工作,交地总面积386.21亩,交地完成率达100%。积极开展深江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设立“村村通公交”站点6个,在2018年9月底实现“村村通公交”的运营,平均每周解决116人次的村民出行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投入1697.83万元完成“四好农村公路” 8114米建设,10条农村公路投入使用,打通镇村公路大动脉,提升交通运输水平。

  (三)小城镇扩容提质

  2016年至2020年,小城镇扩容提质的总建设面积达到155121平方米,总投资约47067万元。其中投资约11000万元规划面积36598平方米的傲城花园3栋已建成并公开发售;投资约54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18000平方米的鳌龙居商住小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约51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17000平方米的大鳌中心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约30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10000平方米的鳌景假日酒店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约1066万元规划建设面积1212平方米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约387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400多万元规划建设面积377平方米的大鳌中学游泳池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约12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2467平方米的新地幼儿园建设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约8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2140平方米的中心幼儿园庄子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约10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3730平方米的特沙小学C座教学楼建设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约160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55000平方米的傲城花园二期正在动工兴建,目前2、3号楼正在建设5层,1、4号楼完成打桩工序,整体项目进展顺利;投资约1530万,建设3宗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分别为东堤长围堤段加固工程、一河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一河站主排河清淤工程。

  (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强化污染源防治工作,落实环境保护责任,杜绝新污染源产生。依法整治辖区内锅炉3个,推进“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工作,淘汰黄标车187辆,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数,依法清理关停违法塑料厂等“散、乱、污”企业44间,升级改造13间。全面开展水源保护区违法建设项目整治工作,关停一级水源保护区违法企业7间,二级水源保护区违法企业13间,拆除违法建筑16间,水源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提升。投入资金超181万完善水源保护区基础建设,开展一、二级水源保护区隔离网铺设、一级水源保护区加固和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植物围蔽等工程,有效提升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全面推行河长制到力推河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镇、村两级24名河长上岗领航,建章立制保障河长制落地生根,全力推进河湖“清四乱”、河长制“五清”、高质量碧道建设等有效举措。2017年以来年均投入约200万进行河道常态保洁工作,辖区河道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升,水质监测考核综合成绩位列全区前茅,2018年河长制工作考核荣获全区第三名,2019年河长制工作考核荣获全区第一名。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民生实事有效保障

  完成全镇219户低保对象年审工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确保低保救助金每月依时足额发放。重点帮扶、及时救济临时困难群众,共救助临时困难家庭154户,发放临时救济金99.26万元,有效地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大力发展残疾事业,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保障和服务体系。贯彻双拥优抚政策,定时足额发放定恤定补金、优待金,积极帮助困难优抚对象“解三难”。统筹供养五保对象,按时按量发放高龄长者津贴。以老区村和老区村小学为老促会建设项目申报主要对象,建设幸福院建设、村内道路和学校校舍等,老区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鳌尾和大八顷两村连接中心水厂供水工程竣工通水,新鳌公路中心河桥至新地桥段铺设供水主管工程投入使用,镇内各村供水管道全部连接到供水公司,供水管网实现全覆盖,“达标水进村到户”如期实现。完成配网自动化改造项目,实现电网智能化。

  (二)公共服务稳步提质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高效规范,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贯彻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惠民政策。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与17个村(社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加强对加工生产、销售流通、餐饮服务各环节全过程监管,构建全链条式监管格局。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开展“粤菜师傅”培训活动,推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实施,“十三五”期间,全镇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6%以内。投资约3231万元规划建设面积8597平方米的大鳌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2021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大鳌至五邑中医院的健康专线正式开通。

  (三)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党政领导亲自抓,压实疫情防控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精准全面管控排查,联合派出所、各村(社区)组成三人小组,持续摸排重点地区、重点人员。对公安大数据及各村(社区)、企业、教育部门摸排的线索,及时排查到位,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做到一个不漏,闭环管理。

  六、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一)基层治理优化升级

  纵深推进全科网络,整合优化社会治理网格资源,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涉黑涉恶问题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2016-2020年,共排扫黑除恶线索83条,立刑事案件23宗,立行政案件37宗,刑事拘留52人,逮捕39人,取保候审18人,行政处罚(含行政拘留)84人。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重点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构筑全方位的社会防控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坚持发挥镇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法治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2018年达到省级法治镇创建标准,全镇17个村(社区)也达到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2020年通过区级“七五”普法工作验收。继续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引导驻村律师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力促驻村法律顾问成为我镇基层稳定的“定海神针”。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基层治理,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方式,主动“走出去”,建立“司法所+”的联调机制,如邀请政协委员参与调解民间纠纷,实现协商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实现矛盾调解零诉讼,既实现化解矛盾又达到向基层群众宣传法治精神,逐步提高农村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该调解经验受到学习强国广东省学习平台、省司法厅以及市区各级政府部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推广。“十三五”以来,大鳌镇各级调解组织化解各类型的矛盾纠纷共856宗。

  (二)“平安大鳌”全面深化

  以北大青鸟无线广域智慧消防系统为载体,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消防体系,促进信息化与消防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119”消防宣传、水上消防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2019年6月份,荣获“新会区消防应急救援技能大赛”一等奖。

  (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密切关注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苗头和问题,坚持依法行政,按政策办事,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包案责任制,确保每年进京、赴省“零上访”,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

  七、基层党建全面加强

  (一)抓好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建设

  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切实筑牢意识形态工作“护城河”。通过开展专题党课、红色观影会、咸水歌传唱等方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等共100多场次。依托桃荫别墅以及镇委党校等阵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讲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听革命故事,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全镇共宣讲162场次,受教育人数达万人次。打造红色宣传示范街,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强化全镇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锻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育工程

  按不低于1:2比例选拔34名有情怀、有能力、有文化的优秀党员列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库,其中干部平均年龄39岁,女性7名,大专或本科学历人数21人,占比61.8%。干部库中8名后备干部(其中1名女性)于2020年5月份被提拔任命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2020年在全镇范围内招聘14名村级后备干部,逐步培育一支素质较好、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农村后备干部队伍,进一步落实“定级晋位”工程。

  (三)多方共建打造“侨乡幸福渡”党建品牌

  主动对接新会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新会海事处党支部,合力创建“侨乡幸福渡”党建品牌,发挥三方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从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营造入手,共同把新中渡口打造成安全渡口、便捷渡口、舒适渡口,取得了“1+1+1>3”的效果。全年共安全渡运群众约80万人次,《南方》杂志、《江门日报》对此作经验报道。

  (四)全力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

  抓严抓实“三基四化”专项治理重点工作,把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作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在整顿上下力气、出狠招。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切实发挥“领头雁”作用,筑牢坚强堡垒,着力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促使村级党组织从“软弱涣散”逐渐转化为“坚强堡垒”。

  (五)大力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

  按照“一企一策”“一社一策”要求,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党组织”,特别是做好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单独组建工作,近5年来新组建4个“两新”党组织。按照数量适度、地域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以片区为单位联合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覆盖。开展以“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强、阵地建设优、工作制度全、服务群众好”为内容的“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

  我镇在“十三五”时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区委、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经济体量较小,发展瓶颈较难突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际可用财力与各项支出需求矛盾较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开拓思维;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基层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

  “十四五”工作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着力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有序,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的原则。从大鳌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特色兴镇、产业兴镇,推动镇村有序发展。

  2.坚持突出优势产业的原则。在工业发展中,突出抓好集装箱产业,保障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在农业发展中,突出抓好优质水产养殖,保持农业的发展优势。

  3.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保护全镇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4.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惠民的原则。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注重抓好集体和家庭双层经济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5.坚持事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稳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做到综合协调、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坚持“稳一优二进三”,在工业方面做大做强中集板块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群;在农业方面进一步擦亮“中国名优农产品示范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广东省水产养殖示范镇”“国家绿色农产品”“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以及广东省2019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名片;在第三产业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方位提升三产融合。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任务和重点

  (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发展重点项目,加快招商引资

  一是通过提升用地效益、提升基础配套水平,有效延伸和提升产业链,做大做强中集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5亿元,实现中集集装箱、中集特种运输、中集车辆年产值超15亿元,中集建筑年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培育任务。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力争每年引入优质的工业项目,优先推动镇内龙头企业原址“零增地”升级改造,扶持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三是结合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引进优质文旅项目,力促目前在谈文旅项目的洽谈、选址进度,争取项目早落户、早动工;力争在2025年前引入1个大型的文旅项目。

  2.发挥区位优势,谋划发展蓝图 

  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充分利用中开高速、深茂铁路的动工建设,加强与高新区联通,发挥大鳌镇在支柱产业的发展潜力、三市交汇的地理位置、岸线丰富的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助力经济腾飞

  一是支持企业整合资源、创新技术。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发展,深挖辖区内有潜力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省市工程中心、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力争2025年前实现规上企业高企覆盖率100%。二是通过落实好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重点跟进好新会中集工业园,推动企业进行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的升级改造和增资扩产。三是充分利用集装箱专业镇的特色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引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的企业,引入特色生态旅游等三产企业,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融合,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鳌岛。

  4.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商贸流通

  明确发展目标,以新鳌公路“食街”为核心,合理规划全镇夜间经济布局,完善业态调整、打造集鳌岛传统文化、休闲娱乐生活、特色景点景观、丰富多元业态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经济集聚区。把握“促消费、稳增长”的工作主线,立足建设宜居宜业健康旅游岛的发展定位,顺应居民夜间消费需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激发乡村活力。

  (二)打造特色农业强镇

  1.促进产业兴旺,实现全面振兴

  积极建设农业强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利用水产养殖专业镇名片,坚持创新发展、提质创品、三产融合,加快“大鳌对虾” 区域公用品牌创建。

  依托水产产业基地项目,打造智能水产冷链加工生产线、智慧水产交易平台、水产种苗研发中心和生态养殖基地,实现打造水产产业一体化基地的发展目标。科学统筹,规划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现代渔业养殖示范区,水产品交易市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带动农业产业链的业态提质增效。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挖掘大鳌特色农产品莲藕、慈姑等优势农产品的发展潜力,完善建立配套产业,推广生态绿色养殖,争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提高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鼓励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扶持特色产业基地,改造一批休闲农业村庄道路、供水、停车场、厕所等设施,推动休闲农业观光、康养基地、森林步道、乡村民宿等项目建设,加快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建设步伐。

  2.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以打造“大鳌健康(国际)旅游岛”为目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乡村绿化行动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综合统筹利用“拆旧复垦”“城乡增减挂钩”“生态修复”和“万里碧道”政策,全面推进大鳌镇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的进一步提升。按照《大鳌镇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利用概念性规划》(2019—2030)和《“水上灵鳌 西江绿岛”—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全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加快推动8大环岛特色主题公园、慢行道示范段、水利风景带、水资源水生态科普建设,以及镇内河段两岸修复等。投入约1.8亿元建设环大鳌岛约35公里碧道项目,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打造具有大鳌水乡特色的乡村型碧道。

  3.巩固和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股权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利用,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4.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提高扶贫措施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巩固脱贫成效,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三)加快城镇品质提升

  1.切实推进城镇建设

  开展以“三旧”改造为内容的幸福新农村建设工程,在不影响新农村村容村貌的同时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升级改造,强化新农村的建设管理工作。加快推进盛世海岸工程项目、傲城花园二期建设项目和水厂搬迁项目,进一步提升城镇整体面貌,有效提升墟镇的功能和档次。重点建设红卫岛达标加固工程、牛尾东电排站技改工程以及环大鳌岛碧道建设项目。

  2.构建“大交通”格局

  深入推进新中公路后续工程,继续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协助深江铁路做好土地征收和移交工作,全力配合中开高速建设通车工程,切实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    

  3.着力提升生态环境

  严格落实企业准入制度,配合新进企业做好环评审批工作,严格要求企业落实“三同时”制度,在完成环境评价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污染物治理工作,职能部门做好监管工作,从源头杜绝新污染源。加强巡查工作,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清单,加大对水源保护区、辖区企业日常监管、秸秆燃烧和固废倾倒等重点领域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制止,保障镇内水质达标,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继续对水源保护区基础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重点工程进行完善建设。

  (四)优化城乡社会治理

  1.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严格依法执行“低保”政策,做好低保对象年审工作,强化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严格审批制度。贯彻执行救灾救济工作方针,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严格执行优抚安置政策,积极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做好困境儿童、老人的福利保障,加强对敬老院的管理,促进敬老院转型升级。做好宣传发动,动员支持慈善事业。加大社会事务和革命老区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2.切实加强基层治理

  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形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治格局,有效巩固扫黑除恶工作成果。深化“法治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强化人民调解工作,推行调解员工作奖励制度,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信访维稳工作,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力争实现“零进京、零赴省,零到市”。纵深推进全科网络,织密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深化网格治理,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禁毒工作常抓不懈,深入推进禁毒“两打两控”专项行动,坚持铁腕整治,建立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推进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扎实推动消防安全整治工作。抓好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完善应急队伍管理制度和硬件投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水平,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攻坚治理,完善综合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三防、消防、灾害等大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并强化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3.全面推动各项事业

  完善幼儿园基础设施配备,满足学龄前儿童入园需求,扩大公办幼儿园的办学效应,完成学前教育“305080”指标和计划。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省教育强镇的成果。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水平,提高技能型人才培育质量。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树立文明新形象。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日常巡查防控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加强防控,杜绝问题食品流入市场。完成派出所营房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用卫生院综合楼,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增强卫生保障水平。持续推动创文常态化开展,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

  (五)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1.夯实党建基础

  对标对表,落实意识形态各项工作。大力开展江门市“三个三”基层党建品牌示范工程,选树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组织后备干部开展定期集中促学、结对帮带促学、设岗定责促学,积极发挥驻村工作组“传帮带”作用。坚决调整“四不”书记,不断优化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强化村级组织委员队伍建设,开展“订单式”业务培训,健全“优进劣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2.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强化干部廉洁从政、理想信念、从政道德教育,营造风清气正、创业干事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育工程,进行优秀村(社区)书记评选活动,从选任、培养、管理、激励等多个方面入手壮大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从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和其他乡贤中挑选书记后备人选,筑牢基层堡垒。

  3.升级改造党建阵地

  开展“侨乡幸福渡”党建品牌提档升级工程。布局镇桃荫别墅和东风村两个党校分教点,升级改造党建成果展示室,为广大党员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打造南沙“红色村”党建亮点示范工程,规划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构筑靓丽的“红色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