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法规公文 > 政策解读
解读文本:圭峰会城党工委推进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方案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06-28

  一、编制目的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以及省、市、区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在新起点上推动圭峰会城辖区高质量发展跃上新水平,助力新会冲刺千亿强区、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结合圭峰会城实际,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工作方案以圭峰会城全域、六大片区、22个社区、31个行政村(经联社)为主体全面实施。

  三、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和区委“一园三中心”建设规划,构建六大片区协同发展的工作体系,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大力实施辖区一体化改革,统筹片区优势特色和村居的资源,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新会率先迈入千亿GDP强区,全力打造江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的先行示范区。

  (二)主要目标

  以圭峰会城全域、六大片区、22个社区、31个行政村(经联社)为主体,按照“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要求,以推进一体化改革为抓手,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2023年,建立健全适应本地实际的“百千万工程”工作机制和配套方案,稳步推进一体化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限上社零总额11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保持正增长。绿色发展、节能减污降碳约束性指标均能完成上级目标任务。

  到2025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辖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圭峰会城全年财政收入达到14.5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 600 亿元。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行政村16个,超过500万行政村20个,超过100万行政村31个。

  到2027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和美乡村完成建设,农房建设质量和乡村风貌显著提升,圭峰会城全年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

  到2033年,经过10年接续奋斗,圭峰会城辖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农房建设管理秩序基本完善,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圭峰会城力争实现全年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超过50%的行政村全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超2000万元,其中仁义、天马村达到7000万元,奇榜村迈入亿元村行列。

  (三)重点工作

  按照“1(引领)+3(目标)+6(措施)”的发展思路,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品质提升、乡村高水平振兴,着力建一流干部队伍、招一批优质企业、育一群制造产业、用一网融通治理、暖一城百姓人心、保一方平安稳定。根据百千万工作要求,结合圭峰会城实际,形成重点工作事项清单,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销号制落实,确保百千万工程中的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1)壮大产业,提升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制造业当家,以打造广东省重要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建设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智能装备制造为目标,推进产业发展、城乡融合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同时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提升对制造业的服务能力。

  1.着力打造特色园区。一是持续壮大轨道交通产业。开展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硬件升级改造,提升园区形象。支持中车广东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争取落实省、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巩固中车广东公司龙头企业地位。充分发挥中车广东“链主”企业的“补链、强链、延链”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产业招商,完善产业配套。积极推动中刀高端精密刀具、轨道交通智造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推进珠西智能传感器科技园建设,扶持润宇传感器做大做强,鼓励其2023年内启动二期建设。搭建企业合作平台,力促润宇和中车广东深度合作。

  二是做大做强健康产业。深化七堡健康产业岛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李锦记集团的服务和支持力度,协助加快李锦记五期及二期码头建设;积极利用专项债推进园区交通道路、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主动与双水电厂三厂接洽,力争蒸汽管网项目2023年启动规划建设和铺设工作。同时加快七堡健康食品产业园内生活配套建设,如员工公寓、餐饮、商业等;完善工业旅游配套,加快完成环岛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带动园区整体提质增效发展。依托李锦记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并形成招商引资“白名单”,立足圭峰会城区位优势,以李锦记、无限极、澳新食品、大冢慎昌等企业为链主,推动健康食品产业进行拓链、补链精准招商引资,精准招引一批预制菜产业的重点企业落户,吸引更多的预制菜相关企业落户七堡,把预制菜产业打造成为圭峰会城新的支柱产业,协调跟进李锦记陈皮加工基地项目落地建设,延伸产业链,致力把七堡健康产业岛预制菜产业打造成圭峰会城经济增长点。

  2.全力加快项目建设。配强队伍,提升服务,创新举措,力争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动工、在建项目早投产,为圭峰会城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023年,凯特精密金属生产研发项目力争年内建成投产;中集智能物流装备项目完成成品仓库、数字化项目、员工生活等改造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园完成入园企业的土建、设备安装;中祺智造园计划完成厂房及综合楼等工程建设及综合配套;中刀高端精密刀具项目计划完成土建工程;陈皮村陈皮产业中心计划开展4至10号厂房主体建设。绿护屏村周边环境基础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启动项目一期(含智慧启迪区、山林探险区、自然探索区、亲子草坪区和停车场)建设,力争部分开放使用。开展轨道交通产业园园区及周边路网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南车路、江湾路及江湾路两侧的改造。

  3.积极提升创新能力。利用双碳实验室、中集智库等创新平台,高标准推动南湖科创走廊建设,完成圭峰创新谷规划。塑造未来产业,结合双碳实验室建设,重点培育低碳产业。支持中科健康创新生物技术研发项目加快建设,借助项目引荐高层次生物医药创业创新团队,孵化出多门类、高精尖的企业,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高地。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创建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大力引育“高精尖”人才。以先进制造产业为主导,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智能装备、医疗机器制造产业,通过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双轮驱动”,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配合有关部门支持江门双碳实验室全力建设广东省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撑全区双碳产业做大做强。配合推进“圭峰人才专家村”和圭峰创新谷建设,发挥南湖科创走廊的资源优势,吸引海内外各类创新人才及各方科技创新资源,打造新会创新高地。

  4.大力推动工业旧改。每年完成2个低效工业集中点改造,积极引导本地建筑业企业投身参与到圭峰会城辖区建设的提档升级。通过升级改造,盘活既有土地资源,为企业发展腾出空间。

  一是大力攻坚村级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孖冲村级工业园和三联村级工业园,改造土地面积共约180亩,改造后建筑面积超3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孖冲村旧改金星智慧能源产业园项目早日落地。加快天马170亩工业用地项目的开展,共有28万方的厂房,总投资约5.2亿,产业城方向主要是电子科技、灯饰等。加强与国土、发改等部门的沟通,努力促进奇榜村工改工共富广场综合会展中心项目和文化创意小镇商业综合体项目的落地。文化创意小镇商业综合体项目占地面积约75亩,为“工改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包含决首层创意小镇商业综合体及二层网红街两部分,计划投资1.5亿元。共富广场综合会展中心占地总面积33228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其中会展展厅3万平方米,办公4.8万平方米,酒店1.5万平方米,村史展厅1200平方米。

  二是继续推进十大“工业旧改”项目,力促已动工项目早日建成。重点加快新会陈皮产业中心、新会工业设计总部大厦(彩艳)、新光源制刷改建工程、扬航电商科技产业园和江湾创业孵化器等项目建设,将土地利用率从0.65提升至3.5,建筑面积增加到60万平方米,推动工业上楼,提升现有工业厂房集约用地效率和园区效益。

  三是因地制宜对旧厂房进行商业改造,利用地理区位优势,把奇榜水井口现有旧竹木市场连片改建为商业广场,把原松下厂房升级为冈州车城,推动片区商贸发展。以政策扶持、盘活集体资产、推进产业升级、丰富经营项目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标杆

  围绕“打造乡村的经济中心、治理中心、服务中心”目标,统筹谋划城乡发展空间优化提升、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奋力打造“产、城、村”城乡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宜游圭峰会城。

  5.深入推进一体化改革。按照“1+1+N”的方式,划分为六个片区管理。即还原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新会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字号的功能区域,原会城街道区域按照社会综合治理、治安管理权责、街路干道定界、人口地域面积相当、区域特色相近的原则,分别划分北片区、南片区、东片区、西片区4个区域。以划片区管理为抓手,整片推进、提升旅游开发、经济一体化开发、行政事务管理、优质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职能作用。其中,圭峰片将坚持适度开发、盘活旅游资源,在旅游设施建设、旅游综合管理、旅游宣传、氛围营造等方面全面提升,重点推进圭峰山5A景区创建工作。开发区片将围绕经济指标、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工业改造、项目跟进、科技创新、服务企业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强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北片区将重点开展老城活化提质改造、长者居家养老、医疗、救助服务等。南片区将重点壮大村级经济基础,以“乡治”文化促“善治”,乡村开发与保护并举,把区域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周末休闲的“后花园”。东片区将重点打造便捷的都市生活圈,提升消费品位,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的社会服务需求,大力发展三产。西片区将重点做好健康岛内的企业服务,挖潜农村集体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和特色产业,村企牵手助力强村富民。通过搭建工作构架、指挥平台,完善工作制度,明确片区目标任务,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半年内初见成效。

  6.高标准建设枢纽新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推动枢纽新城、江会片区建设一体化,增强辐射动力。打造枢纽新城金融CBD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完善周边生产、生活、商业等便民服务设施,实现集聚人流、扩大消费、壮大市场、带动产业就业的良性循环。加强枢纽新城的房地产业管控,高标准规划,建设高质量优质小区,提升居住品质。完善江门站配套设施,提质改造人居环境,打造“珠西城市客厅”。配合加快新会华侨华人文化中心、枢纽新城小学、文华商业广场建设,完善珠西枢纽新城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功能。推进农商银行新总部大楼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入高端餐饮服务业,充实枢纽新城商圈服务设施,力促三产提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7.用好资源焕发旧城活力。聚焦文化历史保护与现代城市共生共融,加快枢纽新城建设与落实千年古郡文脉保护同步发力,打造具有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的中心城区。以“产业联动、建筑出新”为目标,大力开展陈皮街外立面综合整治,助力陈皮产业发展, 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以“交通梳理、生态提升”为原则,推进会城河(城郊段)河岸整治项目,加强会城河两岸联动,疏导南安路交通,打造高品质一河两岸景观。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大新路-仁寿路、花园巷子、浐湾路等旧城街巷改造,活化利用历史建筑、文化资源,展现圭峰会城历史文化名城新魅力。

  8.深化人文景区品质提升。全面提质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推进林相林分改造,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开展高质量水源林和低质低效林分改造,2023年计划投入250万元改造和抚育1375亩,打造“春花秋叶”、四季常绿景观。丰富梅江农业生态园景观层次,联通“梅江水”与英洲海水系,打造最美城央湿地。逐步改造北坑运动公园,谋划改造石涧公园、五和农场片区,推动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申报5A级景区。谋划推进圭峰云道、南坦葵林、新会农械厂等工程,微改造、精提升纪念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图片展、葵树博览园等人文景观,配合圭峰云道建设将人民会堂、学宫等公园、广场、历史建筑、风景名胜串联起来,打造主城区慢行环线,力促“老城新生、新城添彩”,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名片。

  9.努力建设绿美家园。深入开展碧水、蓝天、净土行动,抓好环境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建设“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生态宜居城市。大力协同推进绿美新会生态建设“六大行动”,高标准推进小鸟天堂国家湿地保护区周边水系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扎实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实做细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巡查,杜绝露天焚烧行为;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六个100%”要求,打赢蓝天保卫战。巩固四条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推进二朗水闸河、龙湾河及英洲海水道部分河段等未稳定达标河道水质治理工作,加快推进七堡污水处理工程和七堡岛、南坦岛河道清淤截污、河堤修复工程建设,推动圭峰会城河湖水质持续向上向好。

  10.提升就地就近城镇化建设打造完善的服务圈, 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让辖区居民、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激活住房、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培育网红景点,促进节庆消费。启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回头看”,打造一批融合葵乡特色产品、特色美食、文旅元素的现代化高品质新型农贸市场。按一个街区、一个公园、一所学校、一家医院、一个产业服务中心等“五个一 ”标准,发展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广“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织密“一老一小”服务网,完善小公园、小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更新”,充分利用闲置地块,因地制宜,见缝插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面貌。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结合创文要求和片区文化特色开展改造,升级改造小区内部道路,增设停车位;提升小区入口及宅间绿地小广场空间,增设景观小品及户外健身器材;开展公共楼道整治和建筑外墙修缮,推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疏通排水沟渠及化粪池;拆除违章建筑,适当增设公共晾晒区;增设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完善照明、安防、消防等设施设备,补齐功能短板,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

  (3)富民兴村,建治双修,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全面推进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符合新会实际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政策扶持、盘活集体资产、推进产业升级、丰富经营项目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涉农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开发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乡村品牌民宿和精品民宿集群,塑造“醉美乡村”侨乡旅游品牌。

  11.全力实施“乡村示范”工程。立足侨乡特色,突出绿美新会,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辐射带动区域内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发挥会城茶坑村、天马村中国传统村落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推动茶坑村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扎实推进“新会陈皮全产业链发展风貌带”建设,以带促片,推动片区全域实现乡村振兴。改造天马村河滨路景观,提升天马河边三村地块商业楼、篮球场、体育广场等小鸟天堂周边环境,充分发挥该村地理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把握小鸟天堂创建国家湿地公园的新机遇,大力发展岭南水乡旅游。通过整合文旅资源,打造成为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休闲+观光旅游示范村。对大洞村入口小广场及主要干道景观配套及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茶坑村牌楼、客服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江门大道辅道旁、袁家村牌坊等景观环境,利用“启超故里、陈皮之乡”浓厚人文历史资源和依山傍水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将茶坑村打造成求真研学文旅之地。

  12.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督促各村落实本村五年发展规划,努力培育各村优势特色产业,持续推进有资源基础的村申报“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2023年,谋划西盛村180亩地用于停车、园林、大型海鲜餐厅,打造小桥流水为景色的文、旅、广、体、吃、住一体的海鲜特色食街。推动地方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推进陈皮庄园高标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扶持新会柑25度坡以下园地山坡地发展种植,保障2万亩新会柑种植面积。加强陈皮地理标志保护,用好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加快建设新会陈皮+预制菜产业园,2023-2025 年建成2家陈皮庄园。

  13.加快宜业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业农村“三化三提升”,开展绿化美化净化“三化”工程,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三提升”。2023年,计划改造农村公厕8座(都会、梅江村各2座;茶坑、永安、天禄、潭冲村各1座),改造泗丫村户厕5座。根据《会城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考核方案》,压实各检查组的检查,建立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争取会城街道 31条村(联社)达到美丽宜居标准,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实施一村一策整治“空心村”,解决建设用地保障问题。巩固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污水处理率80%以上,改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形成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域推广农村承包地“两预两委托”连片流转模式,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建立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发展机制。推行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建立农污设施运行日常维护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管护机制。

  (4)智慧管理,全面保障,促进群众幸福感提升

  14.有效推进村级治理现代化建设。在辖区53个村(社区)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书记工程”,配优配强人才队伍,着力打造基层治理2.0 版本。打造面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升级智慧网格,推广“10 分钟服务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加强“三资”领域监督执纪执法,重点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重点整治乡村振兴资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持续优化“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格化工作机制 。重点抓好问题楼盘、劳资纠纷、“出嫁女”诉求和涉疫情等重点领域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标准完成“粤平安”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试点工作。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 一村一辅警”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

  15.切实强化社会保障。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和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及时动态调整低保、临时救助,持续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卫生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制定《圭峰会城精准扶贫项目收益分配方案》,对现有6户监测户,进行专项帮扶,依托扶贫产业项目收益,对监测对象进行教育帮扶、就业帮扶、医疗救助、房屋修缮、生活困难补贴、节日慰问等。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四个不摘”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的工作要求,确保原脱贫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低保线11400元,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低保线1.5倍17100元,实现稳定脱贫。

  16.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特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质量建设,推动学校办学内涵提升。优化资源配置,2023年,推进德兴小学、潭冲小学、梅江小学、城西小学、东甲小学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教学楼一座,增加学位约2800个,改造运动场5个。高质推进东区学校、文华小学、华侨实验小学三所学校配套建设。高质推进东区学校、文华小学两所学校配套建设。对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标准,分步推进会城中小学和幼儿园硬件设施的提升,逐步减少校际差异。

  17.优化应急救援机制。加强病险水库( 水闸 ) 除险加固,督促江门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按时按质完成时间节点建设任务,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智慧水利”、应急避难场所、城市消防站、专职消防队、消防救援所营房等项目建设,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到2025年,中心城区防洪(潮)标准不低于百年一遇。巩固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成果,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江河安澜的水安全保障网。完善圭峰会城的森林防火消防管网,计划对石涧、都会、凤山等重点防火区域增设12公里的消防管道及95个地上消防栓;进一步加强村级消防站的建设,2023年计划完成6个村级消防站建设。并定期对圭峰会城辖区内山边林缘的厂房进行隐患排查。消防管网做到辖区内有林单位全覆盖,各应急物资仓库达到森林消防站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区基层村级森林防灭火能力。全面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力提升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到2025年,公共场所、工业建筑等火灾隐患点,达到国家相关规定和消防技术标准完善建筑防火设置和建筑消防设施的要求;“三小”场所消防安全整治确保达到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整治要求;完善消防设施,消除出租屋火灾隐患,做到加强出租屋火灾防范九项措施的整治目标;落实科技防火工作,推广简易喷淋、智能联网火灾探测报警器、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电动自行车电梯车阻系统应用,提升火灾防控工作效能。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行业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强化落实保障

  (1)以上率下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

  成立圭峰会城“百千万工程”领导工作小组,党工委书记当好“一线施工队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当好“领头雁”,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联动、运转顺畅的工作格局。

  按照省、市、区的分类办法将各村(社区)划分为不同类型,科学把握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以差异化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市、区支持政策和配套政策,结合实际尽快制定产业、改革、商贸、农业农村、人才、科技、土地、基础设施、生态保护、财政、金融、民生保障等政策举措。六大片区、各村(社区)在圭峰会城的统筹指导下,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构建圭峰会城自上而下“百千万工程”政策实施体系。

  (2全面护航多管齐下稳保发展质量

  强化资金保障。科学、依规用好专项资金、专项债,撬动项目发展,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向前。

  推动人才和干部成长。在“百千万工程”工作中锻炼人才、培养人才、搭建进步通道,让能者居要位,创佳绩。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引导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探索 “政府资金+社会资本”等合作模式,引导各种资本参与“百千万工程”。发挥工青妇、各民主党派、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联系群众、建言献策、社会服务等作用,引导各种主体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

  (3)锚定目标紧抓任务强化考核评价

  着眼一体化改革、发展经济、乡村振兴、城乡综合改革等重点任务,一项一项抓紧抓实、一件一件办好办成,奋力把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将“百千万工程”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公务员绩效年度考核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对工作推进得力、成效明显片区、村居和个人,按规定给予奖励;对考核结果靠后、存在突出问题的对象,采取约谈主要负责人或干部个人等做法,形成倒逼压力。加强圭峰会城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拨打咨询电话:0750-633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