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3-05-08

新会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3

 

 

 

——2013122日在新会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新会区区长  伍培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新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真抓实干,建设幸福新会这一核心,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29亿元,增长16.7%;财税总收入98.42亿元,增长11.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92亿元,增长16.16%;固定资产投资181.93亿元,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87亿元,增长10.83%;外贸进出口总额50.88亿美元,增长4.41%。城乡环境持续优化,社会建设持续加快,群众生活持续改善。2012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71位。

一、实体经济持续发展

帮扶企业成效明显。落实三促一帮1等措施,出台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全年为企业减免税费7.02亿元,其中减免中小微企业税费7000万元。16家骨干企业中,有11家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5家增长超30%。纳税超亿元企业(集团)9家,新增3家。

平台建设顺利推进。组建国投公司,整合政府资产和公共资源,BT2融资17.2亿元,银行授信额度18.05亿元,已提款8.7亿元。新落户商业银行机构4家,新成立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各1家,银行存贷比52.2%,达近年最高水平。整理13块千亩连片建设用地,盘活存量用地3000亩,争取用地指标2000亩。被省批准开展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3

引资增资取得突破。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56亿美元;新签约和新增项目106个,计划总投资99亿元,引入广东南奥、广东精糖、恒之源等11个投资超亿元项目。推动骨干企业增资扩产,维达、中集、富华等12个项目共增资13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7.3亿元,其中4个项目动工、3个试产。

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落实项目推进倒逼机制,65个重点项目投资103.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4%,亚太纸业一期等4个项目投产,星辉造纸、格兰达精密数控等48个项目动工。

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区实际投资超25亿元,引入6个投资超亿元配套项目,广东南车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银洲湖纸业基地进入建设高峰期,新增造纸产能45万吨,总产能达124万吨,被评为国家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崖门环保电镀基地累计投资近20亿元,75家电镀企业签约入园,其中45家投(试)产,获中国电镀环保示范园区、粤港澳合作电镀产业升级示范区等称号。精细化工园区启动首期1750亩征地工作。

三产发展后劲增强。希尔顿逸林酒店、龙泉酒店二期、美吉特综合体、星汇广场等商服项目加紧建设。投资超100亿元的银湖湾滨海旅游、投资30亿元的崖门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签订协议。旅游业保持畅旺,全年接待游客7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61亿元,分别增长18.59%19.65%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全社会科技研发(R&D)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1.4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2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2%。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民营科技企业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家。质量强区战略加快推进,在全市率先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李锦记、江裕信息获首届市政府质量奖,编制和修订古典家具、新会陈皮、小冈香联盟标准,新增省名品名标7个。

三、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全年公建投入14.4亿元,增长75%。厂前路、疏港路一期建成通车,启超大道二期、江门南站连接线、文德路主体工程完工,大鳌大桥、新中一级公路三江睦洲段、麻阳线改线工程进展顺利,李文达大桥、新峰路二期、葵城一路、潮兴路与圭阳北路连接线、育才路与北安路连接线工程动工建设。天马港二期2个万吨级码头建设顺利推进。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强台风回淤疏浚工程完成。建成内河堤防30公里,整治排洪渠50公里。三江口水闸主体工程完工,大洞口水闸工程动工。举办三旧改造项目推介会,启动改造项目6个,累计投资5.2亿元。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投入1.19亿元,推进森林围城,树林进城绿色行动、“75321”生态建设工程4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圭峰绿护桃源景区对外开放,小鸟天堂升级改造首期竣工,石涧公园首期、荔枝山公园首期、南新区中央绿轴(东段)工程开工。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

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并联审批全面推行,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结率80%、即办率50%、按时办结率100%。出台政府工作规则,优化政府运作流程。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大部门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启动廉洁城市建设,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公共资源配置纳入统一交易市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8件、政协提案115件。

四、镇村发展成效明显

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开展五改六有七提高5幸福新农村建设,区财政投入4000万元,带动镇村和社会投入1.35亿元,建设示范村40条,其中改房116间、新建垃圾屋393间、建设公园88个。升级改造农村集贸市场6个。圆满完成三年扶贫开发双到任务。

镇村经济实力增强。镇(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6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46亿元,分别增长19.3%16.11%。会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亿元,大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村集体年可支配总收入3.1亿元,平均每条村160万元。

农业发展增产增效。农业总产值58.03亿元,增长3.8%。落实惠农惠渔政策,拨付补贴1.47亿元。创建粮食高产示范片8.6万亩,建立3369亩新会柑(陈皮)种植永久保护地。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动工建设,成立首家海洋捕捞专业合作社。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全年民生支出19.4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2%。城镇新增就业752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466人,登记失业率2.3%,低于3.2%控制目标。城乡医保住院年报销上限提高到10万元,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获评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示范县(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50元和250元;救助资金4054万元,资助困难群众1.55万人次。开展慈善公益和扶贫济困日活动,募集慈善捐款6512万元。三和苑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顺利,动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25套。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三打两建成效显著,查处案件3686宗,办结率99.6%,打掉欺行霸市犯罪团伙78个;全程监管地沟油,规范古典家具和制香业经营秩序,开展江门地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新成立社会组织38个。法治新会创建顺利推进,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形势总体稳定,开展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试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会模式得到省纪委肯定。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投入教育资金11.62亿元,高考省大专以上上线人数连续25年居全市首位。文化馆、图书馆成为国家等级馆,林缉光艺术博物馆、景堂图书馆扩容工程完工。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区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完成主体工程。完善全员人口数据库,兑现计生奖励2004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3.57‰。成功举办区第十一届运动会和国际女子沙滩排球精英赛。收回中国水务股权,优质供水工程进展顺利。武装、双拥、统计、外侨、对台、宗教、档案、气象、地方志、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工作取得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参与新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和不足,比如经济总量不大,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城市功能不够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小城镇建设亟待加强;民生领域不少问题有待解决,社会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精神不足,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执行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

 

2013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形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各项部署,围绕建设幸福新会这一核心,以打造制造业先导型生态经济示范区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坚定不移转型升级,坚定不移优化环境,坚定不移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创建平安新会,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开创新会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全社会科技研发(R&D)投入占GDP比重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以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上级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围绕四个重点,狠抓六个方面,努力实现全年工作新突破。

四个重点一是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和骨干企业增资扩产,夯实实体经济基础。二是以海洋经济为重点,启动一批滨海旅游项目,做大做强海洋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三是以交通建设为重点,加强市区联动,举全区之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三路、六桥6项目,争取能快尽快。四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民生投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7,实实在在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

一、狠抓实体经济,增强发展后劲

力促重点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促进新会电厂、双水电厂上大压小、亚太纸业二期、中集增资、南洋船舶增资、威立雅环保拆船、大连机床等投资超10亿元项目动工,力争广东南车、李锦记扩建、富华工程装备三期、格兰达精密数控等项目投产,全年重点项目开工率70%以上、年度投资超95亿元。全区工业厂房新开工面积超90万平方米。

力促专业园区建设。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区以完善全链条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签约项目建设,力争再引入23个一流配套项目落户,确保江门造动车5月底前下线。银洲湖纸业基地重点推进自供电项目,力争造纸产能达140万吨。崖门环保电镀基地力争增资3亿元,再引入企业20家以上。精细化工园区重点完成首期征地,推进在谈项目落地建设。

力促企业增资扩产。鼓励零用地增效,力争20多个增资项目完成投资超30亿元。强化产业招商,健全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跟踪落实在谈和已签约项目,全力促进项目落户。完善企业帮扶措施,重点在资金、用地、技术、市场信息、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筹建新会企业家培训机构,努力打造支撑产业发展智库。

力促发展瓶颈破解。统筹使用土地、环保资源,收储新建道路沿线土地,继续整理千亩连片建设用地,争取再调整用地规模1500亩以上,盘活存量用地3000亩以上。抓好公有资产运营平台建设,推进BT模式公建工程,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区内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工程建设。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加快培育企业上市。

二、狠抓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制造业先导型生态经济示范区,按照“523”产业发展方向8,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重点扶持优质企业,限制劣势产业,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力争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提高到200万元/亩。整治110多家较重污染企业,腾出环保容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生态、高效农业,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抓住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港珠澳大桥开工建设的机遇,合理布局海洋产业,出台具体实施意见,打造以银洲湖为中心的海洋经济圈。做大做强以船舶、集装箱、海洋工程装备等为主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培育海洋生物、海洋能源等新兴产业。推进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鼓励知名航运企业投资落户,尽快开通近洋国际定期航班,加快发展港口物流和海洋运输业。以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建设为契机,启动渔船升级计划,发展远洋捕捞业、海水生态养殖业、休闲渔业,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区域商服高地,积极发展城市经济,策划布局新会特色商业和饮食街,加快引进一批高档酒店、商务会展、大型购物娱乐项目;升级改造大新路、仁寿路步行街,加快希尔顿逸林酒店、美吉特综合体、星汇广场等项目建设,建成龙泉酒店二期。打造休闲旅游产业集聚区,促进银湖湾滨海旅游、崖门文化旅游综合项目落地,推进圭峰山创建5A景区;扶持本地旅行社地接业务,力争接待游客突破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0亿元。依托港口、铁路、高速公路,打造区域现代物流中心;鼓励企业在本地出口,抓好大昌物流园增资、高宝隆物流、中健物流等项目建设。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力促碧桂园、众力、民华雅苑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80万平方米以上。

加快科技创新。抓好企业创新基地建设,力促中集模块化建筑研究院动工。组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和省民营科技企业8家。新增专利申请1200件以上,力争60%以上企业拥有自主技术和产品。深入推进质量强区战略,推广应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申请注册古典家具等集体商标,新增名品名标2个以上。

三、狠抓基础建设,提高发展承载力

举全区之力推进交通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融资力度,全年公建项目投入超20亿元。抓好6个基础设施BT项目,加快各项前期工作,力争3个以上项目开工。公路桥梁方面,完成大鳌大桥、李文达大桥主体工程,推进新中一级公路三江睦洲段、麻阳线改线工程,动工建设小冈大桥扩建工程,加快江门大道西延线一期、新中一级公路大鳌段、新开公路改线、金门和南门公路扩容改造、陆泉沙大桥、虎坑大桥扩建等前期工作,全面改善银洲湖两岸交通条件。城市道路方面,加快江会路片区和南新区路网建设,建成新峰路二期、葵城一路、潮兴路与圭阳北路连接线、育才路与北安路连接线等工程,开工建设江门南站连接线二期、疏港路二期。完成菱东人防工程,启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码头航道方面,出台岸线码头管理办法,建成启用新会港二期2个万吨级码头,开展崖门3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

推进城镇建设。出台小城镇扩容升级方案,按照六个有要求9,启动司前、双水、古井、大泽、崖门小城镇建设试点。争取每个镇均开展1个以上三旧改造和3个以上墟镇建设项目,新增建筑面积超125万平方米。完成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升小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城镇化提高到53%。加快村级物业改造升级和单层厂房改建多层厂房,力争原商业第一城等20个旧厂房、旧村改造项目动工。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75321”生态建设工程,深入开展森林围城,树林进城绿色行动,调动全民植树积极性,搞好农村和社区绿化,新增城区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1.8%。加快建设荔枝山公园、南湖公园首期调蓄湖,开建石涧公园二期。编制城区河涌整治规划,启动城区河涌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大泽等7个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加强空气质量监控,黄标车限行区域达到现有城区面积20%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使用三江口水闸,加快大洞口水闸建设,力促曾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动工。完成内河堤防和重要排洪渠整治,抓好未达标江堤建设,开展潭江下游整治前期工作。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推进中型水库区级直管。

四、狠抓民生改善,提高群众幸福感

办好重点民生实事。财政预算安排23亿元,用于各项民生建设,重点推进住房保障、农村环境整治、饮水安全等十项民生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力促进社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65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人。启动全民创业工程,选择有条件的村(居)开展试点。建成三和苑保障性住房首期工程,完成保障性住房新开工任务。继续推进五改六有七提高幸福新农村建设,完成60条村建设任务,全年投入3.25亿元。完成优质供水工程,改造沙堆供水管网,实现司前供水并网。加快农超对接,抓好蔬菜直销店和平价商店建设。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医保住院年报销上限提高到16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80元和3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75元,扩大残疾人生活护理补助覆盖面,设立特别困难优抚对象帮扶资金和大病救助基金。鼓励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扩大居家养老受惠面。

加快文化名城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创文成果。完善文化设施配套,建成大鳌、三江、睦洲、沙堆一级文化站和60个村级五有文化室。举办第二届新会陈皮文化节和梁启超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文化产业招商,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建设古典家具、新会陈皮产品展示中心。

统筹发展各项事业。创建成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力促新会一中南湖校区、东区学校动工,加快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崖门、大泽创建省卫生镇,建成区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筹建新妇幼保健院和人民医院心血管中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打建并举,深化三打两建工作。创建平安新会,筹建网监大队,完成一批平安示范点。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强化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加强国防动员,深化双拥共建。总之,要全面统筹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五、狠抓社会建设,增强发展活力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小政府、大社会总体要求,完成大部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全部镇(街)和村(居)建成公共服务中心(站),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新会分厅,力争区行政服务中心涉企审批事项进驻率达100%、网上审批率达90%以上。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启动会城北门社区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实施新一轮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推进镇财区管改革。

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选择有条件的村开展政经分离试点,探索村务自治职能与经济职能分离。建立三公开三把关制度10,进一步强化村务监督。

提升农村三资管理水平。加快镇级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村组资产资源交易统一进入交易中心管理。有条件的镇(街)探索财务结算中心委托第三方管理模式。

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设立社会组织孵育专项资金,培育社会组织135家以上,力争每个村(居)成立3家以上社会组织。大力发展义工服务,新建区镇青年社会组织30个。

六、狠抓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效能

强化执行力。健全倒逼机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带头转变作风,带头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形成团结协作、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着力整治不良风气,集中精力抓工作落实。启动干部培训双千计划11,分批进行大规模培训,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做到有干劲更有思路、有热情更有办法。

强化法治建设。深化六五普法,推进法律六进活动,依法合理解决群众信访诉求。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实施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强化廉政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重点岗位、重要环节和重点部位监督。实施公共财政资金全口径审计,强化三公经费审计,防止铺张浪费。加大专项治理力度,重点查处农村基层损害群众利益腐败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全力推进廉洁城市建设。

各位代表,新会正处于厚积薄发、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精诚团结,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注解:

1.三促一帮:即促进扩大内需、促进进出口、促进转型升级和帮扶中小微企业发展。

2BT:即建设(B移交(T),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

3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20125月省海洋渔业局批复同意新会为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区,可以试行用海项目凭海域使用权证书直接进入基本建设程序的先行先试政策。

4“75321”生态建设工程:即重点升级改造和开工建设7个城市公园(新建荔枝山公园、南湖公园和绿护屏景区,升级石涧公园、大云山公园、北坑运动场和小鸟天堂)、5条城市主要道路绿化(启超大道二期、站前路、江门南站连接线、厂前路和疏港路)、3个公共活动场所绿化(新建南新区中央绿轴,升级城轨站前广场和新会汽车站周边绿化)、2个交通节点环境绿化(新建会城大道与五邑路交叉绿化,升级冈州大道与五邑路交叉绿化)、建成区道路沿线营造林带。

5.五改六有七提高:即改房、改厕、改路、改水、改塘沟;有垃圾收集屋和保洁员、有路灯、有公园、有运动场所、有社区服务中心、有文化书屋;提高新农保政府补贴标准和养老保险待遇、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上限、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高龄老人津贴、提高优抚对象抚恤标准、提高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助学标准。

6.三路、六桥:三路即江门大道西延线一期、新中一级公路、新开公路改线;六桥即小冈大桥扩建、虎坑大桥扩建、李文达大桥、大鳌大桥、陆泉沙大桥。

7.十项民生工程:即社会保障、生态保障、文化惠民、交通便民、农村环境整治、教育发展、医疗卫生提升、住房保障、饮水安全、城区环境改造工程。

 8“523”产业发展方向: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精细化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以及金属制品业、食品业5个传统支柱产业;临港物流业和滨海生态旅游业2个新兴产业;化工新材料子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子产业、文化旅游创意子产业3个战略性新兴子产业。

9.小城镇扩容升级六个有要求:即有高星级的酒店、有上规模的商业广场、有舒适宜居的商住小区、有综合性的城市广场、有高标准的市政大道、有宽敞整洁的农贸市场。

10.村级三公开三把关制度:三公开即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三把关即村决策镇把关、村账镇把关、村支出村务监督委员会把关。

11.干部培训双千计划:即组织1000名区管领导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1000名农村和社区两委干部,以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开展培训。

 

                           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     

                               201312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