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04-21

 

——2021126日在新会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新会区代理区长  林锡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年来,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1、市委“1+1+5”工作举措2和区委“1+1+8”工作思路3,牢牢把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历史机遇,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五年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总量居全市第1,年均增长6.9%,人均生产总值9.2万元,年均增长6.1%。全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跃居47位,连续九年争先进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5044。工业立区战略深入实施,大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超700亿元,古典家具、新会陈皮、小冈香、不锈钢四大传统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5年引进超亿元项目184个,计划总投资超千亿元。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常态化开展两看两比活动,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近千亿元,是十二五1.7倍。第三产业提质增效,万达、美吉特商圈初具规模,电子商务协会成立,新增3A级景区3个,获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称号,石板沙、京梅村获评中国最美乡村。十三五期间,旅游总收入累计近500亿元,接待过夜游客超1500万人次,分别是十二五1.8倍和1.6倍。金融服务地方能力大幅提升。江门农商行总部落户新会,成为全市首家资产超千亿元企业。创新推出陈皮贷”“柑树贷”“香业贷,新增金融机构5家,银行存款余额首超千亿元,存贷比保持60%以上。创新动能加快转换,技改投资累计近300亿元,是十二五2.5倍。高企存量增至425家,居全市首位。引进生物医药顶尖团队6个,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5家、省市工程中心385家,无限极、美达锦纶公司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新会创新走廊初步成形,建成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0个,进驻企业近200家。连续6年举办新会区创新创业大赛,承办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人才强区战略成效初显。5年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博士工作站6家,新培育专业技术人才5322人、高技能人才8755人。

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铺开。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全力支持配合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银湖湾滨海新区成立,计划总投资266亿元的核心区项目全面启动。珠西枢纽新城核心区五年完成投资超360亿元,珠西商务中心、钧明都市文旅等高端三产项目落户建设,珠西城市客厅功能不断完善。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经济开发区、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和三大万亩园区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基础设施PPPEPC项目建设加快。大交通网络日臻完善,累计完成交通投资超250亿元,是十二五3倍。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开通运营,江湛铁路、佛开南高速扩建和江门大道新会城区段建成通车。天马港二期对外开放,全区港口年吞吐量比十二五期末翻番。湾区通工程有序实施,搭建三个十条政策体系4黄金十条自动兑付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扶持民企十大优秀区(镇)样本。率先推出休息日预约、中午不打烊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见效,企业设立登记最快2小时办结,新增市场主体超25万户。华侨华人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侨梦苑新会园建设加快,恳亲大会”“侨领看新会、大湾区青少年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与美国蒙特利公园市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备忘录。

五年来,城乡发展日益均衡。全面对接省一核一带一区、市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区一带两核三组团空间布局渐次成形。城市提质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投入220亿元开展品质提升工程166个,主城区道路实施微循环,高峰通行率提高25%。乡村振兴加快实施,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国家评估。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小城镇扩容提质深入开展,投入65亿元新增建设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全面完成,199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城乡供水一体化深入推进,供水管网逐步覆盖所有自然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面完成,空气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五年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办好民生实事,全区民生支出超280亿元,年均增长13.1%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深入推进,年均城镇新增就业732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377人,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建档立卡8192494人全部脱贫退出,对口帮扶广西宁明、四川康定实现脱贫摘帽。低保、特困人员等补贴逐年提标,居家养老服务站、长者食堂实现区镇全覆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立教育集团13个,完成5所学校民转公,新增中小学校5所、优质学位超2.2万个,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稳居全市首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古典家具新会陈皮、小冈香等文化品牌全面打响,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全覆盖,区120急救指挥中心、养老中心、陈经纶医院投入运营,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获评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平安新会建设成效显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多项战果居全市前列,十三五时期全区刑事案件立案数、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31.1%24.3%,成功抗击天鸽”“山竹强台风。连续4年获评全市粮食安全政府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连续8次获评广东省双拥模范城

五年来,政府效能持续提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中央以及省委巡视整改成果持续巩固,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纵深推进。《中共新会区人民政府党组工作规则》制订实施,区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有力,七五普法顺利收官,获评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三公经费逐年压减,基层减负成效明显。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全面压实,四风持续整治,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政治生态保持风清气正。

各位代表,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区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了区人大代表票决的十大民生实事。区生产总值812.24亿元,同比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进出口总额增长4%。城乡发展日益协调,社会事业和谐共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双统筹工作扎实有力

疫情防控成效显著。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区疫情防控始终保持低风险等级,和全国一道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重大战略成果。累计财政投入抗疫应急资金5333万元,派出8名专业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核酸检测近30万人次。常态化防控有力有效,组建三人工作小组”251个,划分全科网格”662个,发动干部群众10万人次,境内外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100%实现健康管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先后设立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场所17个,进口冷链食品实现流通领域全监管,跨境货车司机、口岸入境人员等实施闭环管理。携手侨胞同心抗疫,发动海外及港澳台同胞捐资捐物超1000万元;启动侨爱护航行动,筹集口罩超45万个、药品超3000份,反向驰援海外侨胞。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率先出台《新会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全年减税降费超20亿元。修订黄金十条,兑付奖励超5000万元,惠及企业147家。常态化开展暖企行动,规上工业企业3月底全面复工复产。亚太森博、维达纸业、美达锦纶、芳源环保入选2020年全省制造业500强,25家企业跻身全市工业企业百强榜,无限极跃居2020中国品牌价值医药健康组第2名。落实招商引资提质年工作,成立招商引资大联盟,创新推出云招商”“云签约,开展项目集中动工暨两看两比活动5次,全年引进项目落地率94.3%,排名全市第1,亚太森博200亿元增资首批项目动工。

外贸与消费加快复苏。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作,一日游5、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快发展,货物通关最快10分钟办结。港澳籍船舶入境维修业务启动,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五金不锈钢制品)获商务部认定。出台夜间经济发展方案,培育电商直播新型生态圈,举办惠民汽车展等活动,发放各类消费券607万元,拉动消费超6000万元,商贸企业上半年全面复商复市。文旅产业逐步回暖,一部手机游新会”APP上线,新心相会文化旅游嘉年华成功举办,蔡李佛文化中心建成,睦洲西江养心岛等项目落户,京梅村获评广东文化旅游名村,全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25亿元。

二、双区建设迈出新步

枢纽门户日渐成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日均开行列车109趟,深江铁路、珠肇高铁新会段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江门大道三江至南门大桥段左幅、梅冈立交关键节点工程试通车,中开高速罗坑互通至凤山互通段建成通车,银洲湖高速全线动工,国道G240会城至牛湾段启动征地,南镇大桥、沙堆至古井公路开展勘察设计。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动工。

两新城建设加快。银湖湾滨海新区启动区产业发展规划完成编制,碧海银湖、御泉国际、新澳重大技术项目稳步推进,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华立技师学院、华商职业学院当年引入、当年动工。珠西枢纽新城公共配套设施12项工程启动建设,新城碧道示范段建成开放,英洲海水道(城区段)实现不黑不臭,实验幼儿园(枢纽新城分园)主体工程封顶。

产业平台提质增效。三大万亩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10亿元,集中供热、污水处理、景观绿化、园区道路等配套逐步完善。新引进超亿元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超160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新建厂房面积15.6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的万洋众创城当月签约、当月供地、当月动工,中南高科首批企业进驻。新财富环保产业园四期厂房动工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园集聚发展,中车广东检修项目投产,配套企业增至19家。

创新动能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64%,新增高企92家、省级博士工作站2个,芳源环保成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美达锦纶实验室获评省级重点实验室。新会创新走廊提质增效,中集智库成为首个省级科技孵化器,中科健康创新生物产业园一期封顶,中科联合生命科学产业研究院落户。成功举办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新会创新项目获省众创杯大赛11铜。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流程实现并联审批、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微信智能办延伸至港澳,与深圳宝安等一地认证、全网通办数字政府建设加快,655项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试行模拟审批机制,首创交地即交证。创新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双轨并行保护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工作扎实推进。

三、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新(改)建城区道路3条、口袋公园10个,升级改造老旧小区5个,古冈、濠桥市场等成为首批超市式集贸市场。中心园林区提档升级,马山公园完成改造,新会学宫、大新路仁寿路片区纳入省历史文化街区。试点开展智慧停车,路边泊位周转率提高3倍。主城区环卫实现一体化运作,建成垃圾分类科普馆和26个示范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推进。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创建省级示范村6个,66%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打造葵乡美丽廊道”276公里,四好农村路完成建设20公里,获评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深入实施,新(改)建农村公厕113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21个,村庄保洁覆盖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100%。整治普速铁路沿线环境隐患点143个。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农村资产资源网上交易系统上线,成交金额平均溢价35.8%。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会陈皮全产业产值近100亿元。举办首届云上香博会。新会小农占集体商标成功注册,大鳌南美白对虾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大鳌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古井镇获评中国美食特色小镇,茶坑村被评为广东特色名村。

四、群众幸福感不断提高

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效。脱贫攻坚回头看深入开展,新会陈皮+扶贫模式全面推广,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2万元,获市精准扶贫考核等次。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牛湾国考断面稳定达到优良水质城区4条黑臭水体治理基本完成,通过住建部考核验收。燃煤锅炉清洁能源完成改造19台,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89.9%。西坑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工程、建筑垃圾消纳场完工,区固废综合处理中心前期工作加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良好成效,获得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等各类资金27.4亿元。建立区政府向人大报告政府债务制度,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

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全区民生支出66.5亿元,增长5.7%。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2.1%。低保和特困人员等基本生活补贴继续提标。全区新增养老床位890张。分配保障住房53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33户。新会技师学院挂牌成立,学前教育“5080”6目标完成,公办幼儿园学位新增近7000个,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足球特色学校6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挂牌运作,远程医疗诊断覆盖全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封顶,传染病防治楼、中医院新院加快前期工作。新增国家卫生镇4个,获评省健康促进区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慈善事业持续进步,马观适先生伉俪捐赠聘园别墅及藏品2000多件。成功举办区第十三届运动会,实现市运动会九连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扎实推进。通过省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外事、民族、宗教、人防、海防、打私、双拥、地方志、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恶犯罪集团和团伙10个。禁毒两打两控7深入开展,刑事治安警情下降9.2%,交通事故下降6.8%。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无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圆满完成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验收,单位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连续8年被评为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优秀区。

五、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贯彻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深入开展政治能力提升年行动,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全面进步。意识形态会商研判制度常态化运转,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

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出台《新会区行政应诉工作规则》,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镇街体制、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731项区级行政执法权下放镇街,行政执法两平台全覆盖。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3万条。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修订《新会区人民政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法制度》,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237件、政协提案210件。

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召开区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减负成果不断巩固,办文、办会、督查事项进一步压减。坚持厉行节约,大幅压减部门非急需、非刚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7925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尤其是去年工作,我们取得了双统筹重大战略成果,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方通力合作、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新会经济社会建设的广大市民、各界朋友和海内外乡亲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经济总量依然偏小,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不够明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一带两核三组团空间布局仍需完善;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市场准入、项目审批、服务效等仍有薄弱环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居环境、公共卫生、教育养老等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差距;作风建设仍需加强,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勇于面对,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好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对我区率先打造千亿GDP强区,继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展现主引擎担当、发挥主力军作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十四五时期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5”工作举措和区委“1+1+8”工作思路,坚持工业立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跻身千亿GDP强区行列,为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以及全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新会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全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改革开放有新突破,发展环境有新提升,社会文明有新进步,人民生活有新变化。

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扩大投资消费,加快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力争十四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300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超1200亿元、交通投资超400亿元。

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强科技创新载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人才强区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区、产业兴区、质量强区之路,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大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打造百亿区级国有企业和一批超百亿甚至千亿产业平台。

三是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抢抓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打造湾区西翼综合交通枢纽门户,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全面参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融入市三区并进发展格局,推进一带两核三组团协调发展。

四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村面貌和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建设一批功能齐备的镇域中心核心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强富民兴村产业,推动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做强做优。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动能。

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侨乡资源优势,打响葵乡文化品牌,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六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全区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坚决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会和法治新会。

 

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正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以上目标任务,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畅通经济双循环,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做大做强银洲湖产业带。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江门升级版三个千亿投资计划坚定工业立区不动摇,推动大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向千亿产业集群迈进。大健康产业重点支持无限极做大做强,高标准建设七堡健康产业岛。加快打造生物产业创造转化交易平台,力促中科健康创新生物科技产业园一期投入使用,抓好中科院新会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禹工高通装备产业园等建设。新材料产业以芳源环保为先导,推动道氏、威立雅、恒创睿能等项目投(试)产,积极引进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先进高分子等前沿项目,建设规模化、高端化的沿海新材料产业带。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做大做强,加快中集智能物流装备、华津钢材基地项目建设,引导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大型企业搭建共性技术平台。支持造纸、纺织服装、五金不锈钢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古典家具、小冈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坚持项目为王,瞄准省双十战略性产业8,着力引进一批总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30个,再落户超50亿元项目不少于1个。落实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年行动,持续开展项目集中动工及两看两比活动,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70亿元。

强化创新支撑引领能力。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新会创新走廊提质发展,建成中集智库三期,培育未沃科成为省级孵化平台,增强中科创新广场孵化能力。加强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攻坚,支持美达锦纶重点实验室、珠西综合质量检测服务平台向国家平台迈进。狠抓树标提质行动,确保高企存量保持全市第一。继续办好新会创新创业大赛,打造珠江西岸双创品牌。推进湾区人才工程,深化零门槛户籍改革,吸引一批高精尖缺人才落户。发挥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作用,高标准建设全国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新会分中心。

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继续提档升级大鳌夜市、田心牛场、古井烧鹅街、崖南东南亚风情街等,加快培育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鼓励餐饮、农产品、文化创意等行业发展电子商务,力促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擦亮湾区微度假目的地名片,推进睦洲西江养心岛、蔡李佛岭南文化、双水巴贝高亲子乐园等文旅项目,谋划建设大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小镇。继续建设一批高品质民宿,策划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全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发挥新会中医药特色优势,引导发展健康管理、康复疗养、中医养生、药膳食疗等健康服务业,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推动国有资产高质量发展。以打造百亿区级国有企业为目标,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完善国企分类考核管理机制,做大做强国资五大板块,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优化国有资产资源配置,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国资监管,加大国资盘活、处置和保全力度,完善国有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健全预警监测机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机遇,配合推进中国(江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升新会港、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运营实效,做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五金不锈钢制品)。引导外贸企业用好广交会、江港澳等展销平台,大力发展一日游、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积极引进港澳金融商务项目,支持江门农商行做大做强,加快总部大楼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金融高地。办好新会陈皮、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充分挖掘梁启超、蔡李佛等特色文化资源,持续擦亮本土文化品牌。强化华裔新生代联系交流,支持新会环球青年协会设立分会加快侨梦苑新会园建设,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二、坚持投身双区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高水平构筑产业平台。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高规格编制系列规划。做实做强三大万亩园区,加快完善生活配套、景观绿化、园内道路,建成2个园区污水处理厂。启动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扩园,着力引进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链主,力争早日迈向千亿产业园。配合谋划深江产业延伸发展区,更好承载大湾区先进城市产业溢出,加快万洋众创城建设,支持中南高科开展一体化招商。深化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与港澳交流合作,启动澳葡青年创业园PPP工程建设,发挥崖门环保产业园优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打造信息产业重要平台。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园扩园,以中车广东公司为龙头,补齐补强微电子、高精度电气设备等上下游配套,加快形成全产业链集群。力促银洲湖纸业基地扩能增效,完成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有序推进亚太森博200亿元增资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双水镇站作用,在中开高速、银洲湖高速、国道G240交汇处附近,谋划打造新的万亩园区。守好主城区工业用地保护线,用好工改工等政策,推进城郊冲村级工业园改造,鼓励改建工业大厦,提升村级工业园综合效益。

全面铺开滨海新区建设。加快提升新区形象,建成三大入口、四大景观和碧道首期工程,推进银垦大道、中兴路、污水处理厂建设,打造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建成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一期,推进碧海银湖二期开发,加快新澳重大技术装备、御泉酒店等项目进度。配合组建市级平台开发公司,积极引入专业团队和社会资本,争取更多专项资金、专项债券。充分利用港澳和广深资源,着力引进海洋经济、滨海旅游、金融会展、国际科教等产业。

提升枢纽新城能级量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落户,推动新城中央商务区(CBD)尽快成形。加快珠西商务中心、文华商业广场、钧明都市文旅等项目建设,增强万达美吉特商圈活力。强化睦洲、三江与高新区资源协同发展,高标准开发江门站周边区域,建成枢纽新城体育运动公园、梅江农业生态园一期,推进TOD和科创走廊周边路网、明德二路等项目,加快一馆一院一中心9前期工作,统筹布局学校、市场、邻里中心等公共配套,全力打造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城央核心。

构建立体交通大格局。充分释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效应,争取江门站开通更多始发线路,完成新会汽车客运站整体搬迁。推动深江铁路、珠肇高铁新会段加快建设,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完善四纵四横10大交通路网,加快中开高速、银洲湖高速、中江高速改扩建、江门大道南等项目建设,推进国道G240会城至牛湾段和S272睦洲至南镇段、沙堆至古井公路等项目。优化高快速路网布局,配合做好南海至新会高速、斗恩高速、省滨海旅游公路、银鹭大道东延线等项目前期工作。谋划启动古井第一作业区,加快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

打造更优更惠营商环境。对接深圳特区27条改革措施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学习借鉴湾区中心城市经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广模拟审批,力争交地即开工成为常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开展政务数据普查,实施一件事主题服务,推动更多服务事项零跑动跨域通办。常态化开展暖企行动,落实各级减税降费政策,重新修订新会黄金十条,完善自动兑付模式,力争实现达标即付。用好新会效益十条平台,开展企业和工业园区效益评价,探索差异化资源配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提前谋划用地、用林、用能等发展要素保障。落实市金种子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芳源环保登陆科创。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大商标和专利保护力度,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三、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省级示范县、镇、村创建,打造5个乡村风貌提升示范片。开展农房管控行动,新建7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江新联围加固(新会段)建设,高质量完成14公里万里碧道。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质改造镇级水厂,力争实现城乡供水管网到达率100%。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强化三资数字化管理,开展农村电商百园万站行动,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积分制管理,力争形成人人参与农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建强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新会陈皮公司全面拓展一二三产业务。完善全产业链数据平台,加大道地品牌保护力度,开展新会柑、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推动南美白对虾、黄皮果蔗等优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中心,着力构建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的物流体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建设1.5万亩高标准农田。大力开展光盘行动,坚决刹住舌尖上的浪费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实施新一轮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升级改造13个集贸市场、10个老旧小区、10个口袋公园传承千年古郡文脉,强化新会学宫保护与利用,完成新会书院(二期)修缮并全面开放。加快推进江会片区融合发展,大力争取布局更多市级重点公共服务设施。深化环卫一体化改革,统一收运处理餐厨垃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扩面提质。建设智慧城市,加速布局新基建,实现5G网络全覆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区易涝点数字化管理。谋划建设立体停车场,推行智慧停车,提高路边泊位周转率,缓解停车难问题。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用绣花功夫精细化管理城市,切实整治六乱11现象,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面貌。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臭氧污染治理,持续开展工业炉窑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引导古典家具行业建设共性工厂。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回头看,确保会城河、紫水河、龙湾河、英洲海水道(城区段)长制久清。强化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内生源四源共治,加快潭江河流综合治理,确保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联防联治,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废行为。加快建设固废综合处理中心、金属污泥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提高固废无害化处置能力

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提高社会保障质量。全年民生预算安排71.7亿元,增长8%。集中力量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首位,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落实落细援企稳岗补贴,加强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7200人。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12,持续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保障水平。探索开展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试点,推动平安通智慧养老应用扩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提高新会陈皮产业带农益农成效。继续开展与广西宁明协作、台山结对工作。

推进健康新会建设。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有序开展全民免费新冠疫苗接种,落实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场所防控,强化疫情应急演练,持续巩固防控成果。推进区人民医院创三甲,加快区妇幼保健院新院、传染病防治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完成红十字会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化教育集团办学,分步推进校内课后服务,打造教、科、研、训一体化教师发展中心。巩固学前教育“5080”成果,优化名园+分园办学模式,投入使用实验幼儿园(枢纽新城分园)。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全力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造一批综合性网红阅读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鼓励珠超人联赛办成国内顶级赛事。巩固省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健全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成新会气象防灾减灾主题公园。统筹做好台港澳、外事、统计、民族、宗教、征兵、人防、海防、打私、地方志、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落实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毒品、盗抢、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实施智慧新警务工程,加强派出所基层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进一步推广古井全科网格模式。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行智慧安全+大应急管理模式,完成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九项重点工程,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五、坚持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的领导始终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加强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支持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开启八五普法新征程,深入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打造2—3个法治示范镇(街)。深化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用好行政执法两平台,推进基层法治现代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全力打造阳光政府。持续开展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审查。支持区监委和法院、检察院工作。依法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打造廉洁高效政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四风,持续为基层减负。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坚决取消不必要项目支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令十条,确保主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成为常态。压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巡察和审计监督结果运用,严防严惩各类腐败问题,维护政府系统清正廉洁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全力推动新会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当好江门经济发展主引擎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名词注解】

1.省委“1+1+9”工作部署:第一个“1”是指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政治保证;第二个“1”是指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主动力;“9”是指9个方面重点工作。

2.市委“1+1+5”工作举措:第一个“1”是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第二个“1”是指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5”是指5个方面重点工作。

3.区委“1+1+8”工作思路:第一个“1”是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第二个“1”是指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8”是指8个方面重点工作。

4.“三个十条政策体系:即新会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新会区优化营商环境政令十条、新会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效益十条

5.“一日游即出口复进口业务,同一台车,同一批货利用保税物流中心具备的境内关外功能,货物先报关出口入仓,再报关进口出仓,货物无需实际装船离境,节省物流运作成本

6.学前教育“5080”即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5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80%以上。

7.“两打两控即严厉打击制毒、严厉打击贩毒、严格管制毒物品、严格管控吸毒人员。

8.双十战略性产业:即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9.“一馆一院一中心即区档案馆新馆、新会中医院新院、新市民服务中心。

10.“四纵四横四纵即江珠高速、银洲湖高速、新台高速、江门大道,四横即沿海高速、中开高速、中江高速、斗恩高速。

11.“六乱即乱摆卖、乱拉挂、乱搭建、乱堆放、乱张贴、乱停放

12.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即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