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教育信息公开 > 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会:以“5+3”模式推动“百间学校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7-15

      今年以来,新会区教育系统围绕“百千万工程”,提出“弘扬乡风文化”“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提升”“强镇兴村经济提升”“乡村产业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兜牢民生实事”等重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百间学校联百村”工作,为新会奋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贡献教育的力量。

      为促使学校明晰“百间学校联百村”目标任务,新会区教育系统加强组织领导,召开动员部署会、推进会,印发《新会区教育系统“百间学校联百村行动”工作机制》,形成“5+3”模式(“5”指各所学校建立“组织领导机制”“任务清单机制”“定期报送机制”“指导检查机制”和“通报批评机制”;“3”指学校梳理并定期报送“年度联村项目”“每月重点任务”“档案台账”等清单),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乡风文明润心田

      百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全民阅读、志愿服务、家教家风、研学旅行等活动。

      开展全民阅读,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组织学校捐赠图书,开展阅读活动70场次,参与村民8563人次,让村民群众不忘“富脑袋”。比如:新会东区学校组织会城街道灵镇村民开展阅读活动;崖门镇三村小学组织甜水村村民开展亲子读书会,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开展志愿服务,解决村民带娃之忧。结合农村资源,围绕非遗、文体特色等项目,开展乡村少年兴趣班、太极文化班、龙狮队兴趣班等118场次,参与村民4043人次,有效缓解农村假期“带娃难”“学习难”问题。

      开展家教指导,涵育家庭文明风尚。学校以举办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对村民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共开展农村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56场,参与村民69000多人次。

      开展研学旅行,体验美好乡村生活。结合本地特色,组织开展农耕、特色产业参观等研学游,对学生进行乡土、乡情教育。

兴学育才促提升

      新会区教育系统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提升”重点任务,以“百间学校联百村”为契机,加速补齐乡村教育发展短板,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结对共建,打造村民家门口的“好学校”。借助城区优质学校的师资力量、备课模式、管理模式、教研教学等优势,带动镇村学校整体提升。如:江门市广雅中学结对新会第四中学召开高三备考专题讲座,与新会第二中学结对帮扶,着力提升两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新会尚雅学校到双水镇桥美学校开展教学交流;新会文华小学与梅江小学结为姐妹学校,共同推动提质升级。

      改革创新,打造村民家门口的“放心园”。推广省“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试点项目,在“新会区机关幼儿园+大鳌镇”的基础上,拓宽覆盖面,成功申请市级试点项目“新会实验幼儿园+崖门镇”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多措并举,打造村民满意省心的“好园丁”。加大招聘力度,去年招聘农村新教师94名,今年再提供65个乡村新教师岗位。深推“导师制”,将聘用到农村学校的新教师与城区骨干教师互派交流学习,并纳入镇级名师工作室学习锻炼;加大城乡交流力度,总人数900多人,占比超10%。

兴企助村添活力

      新会区教育系统围绕“强镇兴村经济提升”“乡村产业振兴”重点任务,结合4所高校专业、人才、技能等优势,助力农村人居环境“内外兼修”,实现村民增收、企业增效、村组增富。

      借助专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结合高校电商、设计等专业,组建“硒望无限”“金兰之友”等社会实践队,通过电商直播、短视频拍摄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乡村经济收入。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组队参加“电商比拼”萝卜销售新晋网红大赛,协助农民增收,组织师生助庆亲水节,将“版画文创展”融入活动;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新会校区成立乡村美化大学生基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立助力文化下乡服务队,与崖门镇结对举办“武动京梅,潮玩崖门”活动,推动乡镇文化产业创新。

      借助人才优势,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派出高校教授、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团队,为镇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等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聘任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新会校区副校长黄俊斌为论证委员会委员。

      借助技能优势,让村校合作互利双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建产业学院,建设村校互促互进、村校融合的专业合作新模式。有关高校与本地企业备案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共计1595人,有706位学生参加产业学院的理论学习和实训,623位学生参与李锦记等七家企业开展的双制班项目;多所院校与企业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

解难纾困助发展

      百校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围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兜牢民生实事”等目标,推动绿美新会生态建设,关心关爱农村困难群体,持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推动绿美建设,优化村民生活环境。师生全覆盖参与助力镇村绿化活动,共捐款70.72万元,为校园新增植树5442株。

      帮扶困难学子,守护学生快乐成长。百校以上门家访的方式加大对结对村贫困家庭学子的关爱力度。通过爱心义卖活动筹得善款70000多元,资助经济困难的家庭。

      发挥乡贤作用,提升村民幸福指数。结合教育“桃李满天下”的资源优势,发动乡贤、校友捐资捐物支持村镇发展。捐资升级改造8所学校运动场;改扩建新会区会城潭冲小学教学楼;重修双水镇沙路梁华济学校教学楼;升级改造4所学校的图书馆;翻新三江中小学校教学楼外墙等,为乡村学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下一步,新会区教育系统将深化机制落实,系统化推进“百间学校联百村”行动,尽教育所能,发挥学校联结帮扶作用,全面推进行动升级提质,为推动全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献智出力。

微信图片_2024071509355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