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区市场监管局强化监管执法力度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0-12-14

  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部署,立足职能,积极谋划,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执法力度,充分发挥两法衔接机制作用,全力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一、开展专项整治,保障食品安全一是突出重点产品、重点领域。以农村地区、校园周边为重点区域,以粮油、肉及肉制品、米面制品、桶装水、食用农产品等食品为重点品种,开展十类危害食品安全的“潜规则”和相关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重点整治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标签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二是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主要检查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落实索证索票制度、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加工制作管理、每餐留样、餐厨废弃物处理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同时查看食堂硬件设施设备和操作场所流程、存放食品库房条件等,保障全区学校师生的用餐安全。三是加强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打击不法保健食品经营者利用食品名称和标签说明书明示或暗示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或者保健作用,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划分重点检查区域、确定重点检查产品类别,包括标签、说明书是否含有虚假内容;声称是否涉及疾病预防或治疗作用;普通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假冒药品或保健食品的经营行为等。

  二、强化抽检工作,发挥抽检效能。一是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的快筛快检。截至目前,全区共45家市场开展快检工作(其中14家列为省考核市场),累计开展食用农产品监督快检57332批次,其中果蔬类产品快检52901批次,水产品2950批次,畜禽肉蛋类1481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781批次,督促经营者对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销毁共计1413.69公斤。同时,开展溯源调查、行政约谈等形式,倒逼市场开办方、经营者严把产品准入关,倒逼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合法、规范使用农药、兽药,严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来路不明等食用农产品,充分发挥快检筛查的“防火墙”“过滤网”作用。二是积极开展食品检验“千人六批次”抽检工作。聚焦群众关切,紧盯风险程度高、低合格率以及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千人六批次”食品监督抽检工作。本年度计划抽检2441批次,目前已超额完成抽检2711批次,合格率97.1%,通过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提高抽检频次和问题发现率,加强靶向监管,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加大执法力度,精准施策打击。查处案件过程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立案、调查、听证、行政处罚、送达、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程序,既严格要求自身,也尊重当事人的救济权利,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职责权限。今年共立案查处销售标签不合格、产品质量不合格、无证经营等食品类行政案件175宗,已办结156宗,货值金额18.86万元,罚没金额206.85万元。

  四、强化两法衔接,形成监管合力。持续增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整体工作合力,不断提升查处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共同推进和积极探索完善线索摸排、案件移送、情况通报、联动执法、信息发布等机制;另一方面,对达到移送标准的案件,积极与公安部门沟通,征求意见,寻求共识,做到发现一宗、移送一宗。今年来,共向公安部门移送食品安全领域涉刑案件3宗(公安机关均已立案侦查),移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案件线索68条。

  五、畅通举报渠道,营造社会氛围。一是搭好投诉举报平台。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专人受理、专人跟踪等机制,确保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投诉及时处理。二是搭好宣传教育平台。结合“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大检查”“复学复课校园食品安全检查”“公筷推广”“文明餐桌”等行动,运用各类媒体开展宣传工作,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