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12-27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我区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的开展,加强市场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区市场监管局突出抓机构、抓市场、抓人员、抓宣贯,高质量完成2021年度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
一、抓机构,织密快检筛查“过滤网”。
一是强化日常监督。区局委托第三方快检机构对全区17个重点农贸市场开展农贸市场监督快检,重点监督机构和快检室的快检数据,对错报、漏报的督促其及时整改,确保每月快检任务数量按时完成;检查快检不合格发现率、重点品种重点项目快检批次比例等项目;检查所使用食品快检产品是否经过评价且符合要求,快检品种与检测项目是否匹配;检查快检结果是否按要求公示;检查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后续处理规范,是否开展跟踪式快检等,确保机构履责到位。
二是强化档案管理。第三方机构快检人员每天完成快检任务后,将快检结果上传广东省智慧食药监云平台、邑食安、微信工作群等平台,执法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结果发现问题,针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第一时间责令改正。第三方机构在完成每个月监督快检任务后,将抽样单、检测原始记录、结果公示、不合格产品处置、购样费等资料原件交由区局专人审核,统一管理快检档案,确保数据记录可追溯。
三是严格落实整改。针对江门市局对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开展监督及质量评价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要求第三方机构迅速落实整改,完善快检记录,规范快检操作流程,优化培训体系方案,提高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提高快检靶向性,通过问题举一反三,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确保快检工作准确无误。今年以来,区局向第三方机构发出两次书面整改意见,开展一次约谈,督促其提升快检效能。
截至12月23日,累计完成食用农产品监督快检68578批次,超前完成全年监督快检任务。其中14个省考核市场累计完成监督快检52681批次,共筛查出不合格产品576批次,合格率98.71%,不合格率1.29%,不合格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8%。其他3个市考核市场累计完成15897批次,共筛查出不合格产品66批次。不合格产品均采取下架、停售、销毁方式100%处置,均未流入市场,充分发挥快检筛查的“防火墙”“过滤网”作用。
二、抓市场,拧紧自检抽查“安全阀”。
指导农贸市场自检快检员按程序、依步骤开展日常快检,做好抽样、留样、检验、记录、存档、公示、不合格处置、设备维护等工作,准确填写和妥善保存相关信息记录。截至12月23日,我区59家农贸市场、1家食用农产品销售企业、2家超市完成食用农产品自检74917批次,快检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农贸市场快检自检能力。
三、抓人员,提升快检业务“能力值”。
抓实资格培训。组织我区农贸市场的快检员参加江门市局举办的食用农产品快检人员考核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快检员均通过考核并取得《食用农产品快检人员资格证》。开展靶向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业务股室和各基层所业务骨干食品快检培训,通过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确保操作人员能熟练掌握快检操作技能,提升人员理论水平、实操能力、应急能力和应变能力,充实壮大快检队伍。实行就近(跟班)培训。建立第三方机构就近培训机制,在检查中发现快检操作业务水平不足的,组织第三方机构对该市场快检员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例如周边市场的快检员可以到古岗、濠桥市场等快检设备和能力比较专业的快检室进行日常跟班跟学,逐步提高农贸市场快检业务水平。
四、抓宣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学党史 强监管 我为群众办实事——食品安全“你送我检”走乡镇为主题的食品快检活动,选派30名业务骨干组成快检队,根据每期科普宣传重点,分期安排业务股室骨干参与活动科普答疑。活动现场设置免费检测点,群众可零距离观摩抽样和检测全过程,检测结果立等可取。同时,强化与各镇(街)协调配合,及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目前,“你送我检”已实现11个镇(街)全覆盖,累计接受群众咨询500余人次,派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食品快速检测206批次,未发现不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