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葵艺
为更好地展示新、台两地的历史文化,新会区、台山市两地博物馆、文化馆共同开展新台文物接力“晒”活动,将精选多处(件)与对方属地有关联的或具有本地特色的文物、非遗项目,以简洁文章、手账漫画、短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双方公众号及视频号进行展示,使公众以简单明了的形式了解博物馆,认识、欣赏馆藏文物和非遗文化,读懂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使文物、非遗“活起来”。
新会、台山两地皆向海而生,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更是对中外文化交流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新会盛产蒲葵,特产葵扇,素有“葵乡”美誉。本期,新会区文化馆就带大家了解国家级非遗项目——新会葵艺。
新会葵艺历史久远,从东晋起,新会就已开始葵树种植和葵艺加工。
经历民间艺匠千余年的探索,新会人将编织、绣花、绘画和印花等工艺融汇一体,葵艺产品的加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葵业最兴盛时期,新会有300多家葵厂,5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用葵艺制成的玻璃火画扇,也是中国的四大名扇之一。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廖惠林老师一直在坚持传承葵文化。
廖师傅说,烙画的工艺非常高,运笔是一定要心定神闲。以前烙画,是使用火炉和铁笔作画,如今则使用电笔。但无论哪种方法,做成一把葵扇都需要30多个工艺,每一步都非常关键。
如此精美的工艺需要被更多人看到,更多人传承。
(来源:新会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