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平安新会专栏 > 反邪教
江门:以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 发布日期:2024-08-1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为广东新生力量,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广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江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坚持把“平安江门”打造成城市发展的“金字招牌”。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江门市政法系统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政法委和市委工作要求,以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为主线,以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法治化为抓手,以强化基层基础为支撑,扎实推进法治江门平安江门建设,全市政治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图片

 江门市政法系统扎实推进法治江门平安江门建设。

  
  

  平安江门建设迈出新步伐

  2024年春节大年初二晚,滨江新区园山湖公园举行了烟花无人机汇演。在烟火璀璨的夜空下,一道道坚定挺拔的身影,在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中守护着江门市民的平安。今年以来,江门全市政法机关坚持打防管控一体推进,平安江门建设迈出新步伐。上半年,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3.6%。

图片

上半年,江门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3.6%。

  社会治安是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民生问题。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全市破刑事案件同比上升51.44%。接报诈骗及关联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2.6%,涉诈“两卡”线索同比下降21.6%;“两抢”现案破案率100%。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9.05%。

图片

江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9.05%。

  坚持人民群众最痛恨什么,就坚决整治什么。扎实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紧盯重点领域黑恶犯罪,打掉恶势力犯罪组织4个,起诉涉黑涉恶案件4件34人,审结涉黑涉恶案件3件19人,“黑财清底”累计执行到位2.73亿元。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综合治理,查处刑事案件84宗,有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图片

江门市政法系统扎实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治政之要,首在安民。统筹推动平安江门建设。江门市委平安办牵头统筹协调,有力有序推动命案防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等平安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江门全市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人民安宁成色更足更亮。

图片

江门全市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

  
  

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保障

  7月23日,在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的指导下,江门市司法局、商务局在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举办“以法慧企 粤行越稳”涉外法律服务江门专场活动,进一步满足外贸企业和律师代表对涉外法律服务更多的新需求。

图片

江门市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法治护航。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和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加速建设,作为中国侨都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正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今年以来,江门全市政法机关紧紧围绕中心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完善执法司法措施,为高质量发展和“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图片

恩平法院法官运用异步审理系统对一起涉侨纠纷进行调解。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江门在社会治理、安全管理等7个项目立法,在全省率先搭建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1+7+N”联动工作机制,出台全省首部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地方标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范》。深化行政执法国家级标准化试点,4个地方标准完成立项。持续做强“法治政府面对面”“法治大讲堂”“周六一小时公益法律咨询”三大法治品牌,受众达500万人次。市法学会积极推进中立法律服务社(站)融入矛盾纠纷化解,解答群众法律咨询4300余人次。

图片

江门市五邑公证处办理第一宗海外远程视频公证现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健全法治服务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立体司法保护体系试点,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28件,赋能新质生产力。完善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功能,实现与邑侨通涉侨法律服务平台、深国仲江门中心线上平台对接;完成涉外法律服务地图新增71个涉侨调解组织,提供国内外法律服务点导航指引。推动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建设三大争议解决平台,深入服务资本市场、银行金融和华侨华人争议解决,全国首创“华侨调解+国际仲裁+司法确认”多元解纷模式,办理案件967宗,涉及案件标的总额超70亿元。完善涉侨检察工作体系,相关经验获中国侨联、最高检联合调研组肯定;新会区检察院涉侨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加强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培育,完成22宗海外远程视频公证。促推绿美江门生态建设,全面实施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改革,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30件;办理涉农公益诉讼案件47件。

图片

新会区检察院检察官通过检侨联络远程视频,与海外侨胞沟通联系。

  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聚焦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为群众就近提供“家门口”“一证即办”公证法律服务1.98万次;推动23项车驾管业务实现“全城通办”。审结涉就业、教育、医疗等民事案件2.8万件;建成执行事务中心,执结案件1.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1.5亿元。推动政法机关联合制发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人身损害赔偿工作指引,办理特殊群体支持起诉案件93件,发放司法救助金58.9万元。

图片

江门公安开展“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

  
  

  打造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

  “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江门,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台山市公安局北门派出所,“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礼乐街道英南村,“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杜阮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郑秋船……一项项国字号荣誉的背后是江门市全面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在固本强基、科技赋能、多元解纷等方面久久为功。
  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江门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省现场会精神贯彻落实意见,出台《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指引》,明确建立健全综治中心职责清单、“五个一”(每日一梳理、每周一会商、每月一研判、每季一通报、每年一考核)会商研判工作机制,规范“弱信号”处置流程。

图片

民警走村入户开展养老诈骗宣传。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新会区睦洲镇、江海区礼乐街道综治中心获评全省“1+6+N”先进典型;培育蓬江区白沙街道、恩平市良西镇等新一批“枫桥式”综治中心。出台《关于完善政法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全市政法领导干部帮扶基层解决一批实际问题。深化全市6400名人大代表、3600名政法干警进网入格,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发现、预警、化解功能。上半年,全市上报网格事件21.28万件,办结率99.95%。

图片

新会法院邀请村委会、综治网格员等多元化解一起相邻纠纷。

  解决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优化“粤平安”平台支撑,推动基层政法单位以“常驻、轮驻、随驻”方式入驻综治中心,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体系。上半年,全市上报群诉事件 8.96 万件,办结率99.12%;法院诉前成功调解纠纷1.8万件,促推全市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1.9%;检察机关探索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44份;公安机关联合调解群众矛盾纠纷3208件;司法行政机关构建“禾美五邑”调解体系,排查调处纠纷1.14万件。

  新时代新征程,江门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中心重点工作,锚定“持续打造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这一目标,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战略部署在江门落地落实,以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