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网格”织出“天罗地网”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19-11-12
作为江门市新会区的经济重镇之一,古井镇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但随之而来的治安问题也不少。面对“成长的烦恼”,江门市公安局古井派出所精心打造“全科网格”,建立网格员制度,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立足点,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由此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2018年至今,通过“全科网格”体系,古井警方共收集有效信息39750条,办结39165件,办结率98.5%;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重大应急事项1104起,调处率100%。 9月15日19时30分,古井派出所接到信息员举报称,在古井镇官冲罗堂村牌坊旁边一住宅内有一男子拿着一支疑似枪支的物品在玩。民警立即赶往现场,抓获一名涉嫌非法制造枪支弹药的嫌疑人唐某,并在其房间内搜查出疑似火药枪支1支、疑似大发射钉弹94发、疑似细发射钉弹53发、钢珠1袋、疑似电击枪1支、疑似鱼枪1把、疑似鱼箭5支。这是古井镇网格员日常工作的一幕。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2018年,古井镇以构建一张网络、打造一个平台、形成一套流程、健全一套机制和共享一个成果的“五个一”为抓手,将原有的“微古井”“综治E通”“视联网”“雪亮工程”和“金视通”五个平台整合成全科网格联勤指挥室。同时,为了拓展社会信息的来源,古井镇在原有网格内拓展建立一个包含中心网格员、系统网格员、专职网格员和网格信息员的四层四级网格员信息收集分支,将收集信息的主要来源放在社会最基层。全科网格联勤指挥室与四层四级网格员共同构成古井镇社会治理的全科网格系统。古井派出所所长杨健威介绍道,在该系统内,全科网格联勤指挥室就是“大脑”,主要负责将实时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协调、分流、汇总、反馈,让各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实现无缝对接。 全科网格联勤指挥室值班网格当日的指挥长钟星星告诉记者:“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指导中心网格员对当天上报平台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流交办以及接受反馈结果。另外就是对之前平台交办的事项进行跟踪督办以及未完成事项的电话提醒。”全科网格模式通过实时的信息传送、分派处理、情况反馈共同织就一张基层治理的“天罗地网”,实现全镇范围内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信息搜集报送管理体系,达到了“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处置应急事件、第一时间落实反馈跟踪”的管理目标。 “成为我们的信息员要经过审核筛选,成为信息员之后也有一套规范化机制进行管理。”杨健威介绍,由驻村民警挑选信息员后,按一人一档的要求全部建立信息员档案资料,确保信息员政治素质过关。同时,驻村民警围绕辖区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对信息员定期开展针对性培训,增强信息员的活动能力和敏锐度,确保信息运转高效畅通。 “对于系统网格员,我们也制定了《古井镇系统网格员工作考核办法》,对信息报送情况和交办事项处理情况采取百分制记分办法,实行扣分和加分,并按照月度考评记分和年终汇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张建勋表示,考评结果与年终评优及综合发展奖励挂钩。 “一年来,我跟着师父学理论、练实战、学岗位警务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这是师父用心教导的结果。”古井派出所民警缑意说,“警师制”让他受益匪浅,他对师父这个从警路上的引路人格外感谢。 近年来,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紧盯队伍发展新形势,聚焦队伍发展难题,着力新警能力提升。2017年,新会分局提出“警师制”,为每年招录的新警选聘一名警师,警师与新警实行一对一结对指导和双人搭档工作制,形成相对固定的“AB角”型勤务模式。通过警师一对一、一带一的结对指导,帮助新警尽快掌握公安业务、熟悉法律法规、提升实战能力的学习培训机制。 “以往新警参加公安工作后,由于缺乏导师引路,新警工作起来虽然有热情、有干劲,但更多的是埋头拉车,缺少引路人指引而事倍功半,效果不好。现在推行了‘警师制’,新警和警师结成了师徒,一对一指导,新警熟悉公安业务速度更快、能力也更强。”缑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