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十四五”规划
解读文本:《罗坑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11-30

今后五年,是我镇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镇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到2025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完成13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5%。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一批新的支柱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更强,转型升级取得突破,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实现镇村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治理效能更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为实现以上目标,从四方面做好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培优培强,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上实现新跨越

积极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掘我镇土地资源潜力,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实体经济新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在现有重点行业产业的基础上,围绕补强、健全、延伸产业链,积极引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工业项目,高起点壮大产业集群。继续推进皓阳粮油、中砼实业等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投产,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落实特美利塑料五金、郑太智能装备、东柳自动化设备等项目落地,确保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发挥最大效益。

高水平推进园区扩容提质。参照未来城镇发展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规模和未来园区发展用地需求,推动现有园区扩容,争取将7091亩未连片开发的用地规模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积极拓宽工业发展新空间,融入新会大园区规划建设。加快子营山工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子营三路、达盈路硬底化改造工程和高压电线迁改工程,盘活园区土地;新会装备产业园(罗坑园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现代建筑材料、健康食品三大产业链,兼具发展金属制品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产业协调发展的“3+1”产业集群体系;龙珠工业园打造食品产业集群;利用中阳高速、深茂铁路的交通优势,天湖竹山汪工业园东南部增设物流扩展园区。

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推动产学研向深度融合转变,鼓励企业创建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引导新辉(中国)新材料、澳华生物、澳保生物等重点企业创建特色化、专业化创新创业载体。到2025年,全镇国家高新企业累计增加15家。加速产业大升级。引导企业实施“装备换芯”,力促纺织化纤、金属制品、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技改20亿元。做好对外贸企业尤其是对外贸大户的扶持工作,促进转型升级,搭建内销网络平台,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二、聚焦镇村建设提速提质,在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发挥罗坑镇作为新会区向西联动台开恩和粤西地区的重要节点作用,坚持协调发展,科学谋划全镇城镇布局、产业布局、交通布局,强化资源整合,实现全域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镇。

规划产城融合新格局。利用G240国道、新台高速、中阳高速及深茂铁路的交通优势,规划建设东部圩镇中心沿岸滨水景观带;西部以牛湾为中心扩容升级;中部谋划启动万亩园区为主,向西延伸加快子营山配套工业园建设;东南部以天湖为中心,加快龙珠食品工业园、竹山汪工业园区以及物流扩展园区建设;镇域西南部以龙门水库、东坑水库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

加强交通路网建设。配合做好国道G240建设工作,利用区位优势,高标准规划国道G240罗坑段沿线土地,强化交通和产业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加大力度推动省道S385翠三线陈冲至芦冲段路面改造及安防工程,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提升通行能力,畅通我镇东西向交通大动脉,打造罗坑的“平安路”“致富路”。加大投入建设新一批工业园区交通要道,谋划推动子营二路、永盈路和富盈路等项目。完善乡道连接线,实施Y017天湖至龙门水库路面维修工程,乡道Y189东坑至牛湾路段路面改造工程,落实路长制工作,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更新。进一步落实中心墟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居住区、综合服务区、田园风光区、产业区包围镇中心区的模式,让居民的生活空间更加宽敞舒适。完善农业综合服务大楼,打造集农林管理、畜牧防疫、三防指挥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管理服务能力。加快“三旧”改造,推进锦江前、下博(土名)15亩商住地块、新宝成-冠晖工业243亩地块“三旧”改造项目。谋划牛湾墟镇纳入新会装备产业园(罗坑园区)生活配套区,开展道路整修、铺设人行道、改善排水系统等市政设施改造,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带动牛湾片区新发展。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内涝排洪设备建设,新建筷子道泵房、新光泵房,推进罗坑龙门大坑排洪渠(岭源段)清淤工程,永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能力。

持续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废行为,加强河道生态治理工作,开展大气污染、工业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积极落实垃圾分类。深化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源头治理,开展新一批鱼塘尾水生态塘治理工程,力促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开展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实施高质量水源林造林工程,建设绿色家园。

三、聚焦现代农业增产增收,在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依托农村自身资源,坚守“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主体带动”的理念,发展农村现代产业,完善农业产业链结构,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指导和监督各村(社区)落实乡村发展五年规划,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新农村。常态化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深化产业振兴。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打响交山金煌芒果、东坑红心蜜柚、升平莲藕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落实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政策措施鼓励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三资”监管,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乡村旅游。挖掘本地旅游资源,形成一条可游可读的文化旅游路线。推进新宁铁路“百年枢纽红色干线”轨道科普教育基地,结合交山芒果节、农旅特产展销会等品牌活动,发展罗坑南片区生态旅游板块,活化潭冈村抗日名将故事和下沙村林锵云故居等资源,推广红色革命文化旅游项目,全力打造本地特色文化旅游名片,通过发展“农业+旅游”,逐步实现农业多产化,农村景区化,农民多业化,资源产品化、农民富裕化的目标。

建设美丽乡村。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做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发动全社会共建美丽乡村,力争2025年全部行政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深入实施路长制,巩固“四沿”区域环境整治成果,扎实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四、聚焦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在民生福祉和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上实现新跨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改善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多措并举加强社会治理,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成效。

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防控专班队伍建设,落实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场所防控,强化疫情应急演练,广泛宣传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快推进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心卫生院牛湾分院改造工程,做好石咀、六堡卫生站的改建工作,满足群众的医疗需要。保持好“教育强镇”势头,持续保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加强校园建设力度,改善校园学习环境和教育设备,高质量推动教育事业。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升级工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软硬件设施设备,完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和满意度。

夯实民生保障基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改善就业环境,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兜牢民生底线,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供养、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帮扶救助。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深入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平安社会建设,落实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毒品、盗抢、诈骗、走私等各类违法犯罪。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发挥“全科网格”模式优势。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全面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加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全力打造“阳光政府”。支持镇纪委工作,进一步推动全镇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运行制度化、规范化、阳光化,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大力整治“四风”,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坚决取消不必要项目支出。依法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罗坑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图解:《罗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视频动漫解读:《罗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