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十四五”规划
关于印发新会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12-29







新府〔202370




各镇(街、区)政府(办事处、管委会、联合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上级驻新会有关单位:

新会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业经区政府十六届99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教育局反映。



新会区人民政府

20231225





新会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东省教育现代化2035》《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江门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新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教育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第一节 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我区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目标,坚持把教育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投入逐年加大,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教育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十三五”期末,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为100%,全区公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53%;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86.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毛入学率为103.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毛入学率达112.5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3%。完善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服务体系,特殊教育全面普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小学、初中公办学校分别达90.49%86.9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20%,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7%。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0.7%。加快特殊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特殊学校全覆盖。创建社区教育试验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乡镇(街道)社区学校覆盖面达100%。推进集团化办学,成立教育集团13个,发挥优质品牌效应,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整体发展。

教育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共投入教育经费94.54亿元。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面建立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资助学生89475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2088.878万元。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新建东区学校、文华小学,引进广雅中学、正雅学校(原广雅学校)、名冠实验学校(原广外附设外国语学校)等民办学校,增加优质学位超1.3万个;葵城中学、圭峰小学等5所学校实现“民转公”,新增公办学位超1.2万个;共投入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约3352.82万元,维修改造校园校舍项目124个。公办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稳步提升,从201615.83万元提升至202020.96万元。

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招聘公办教师36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105人。教师学历水平持续提高,全区高中教师研究生比例为18.6%;高中专任教师本科率为100%,初中大专率100%、小学大专率99.6%。名师队伍不断壮大,新增正高级教师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9人,南粤优秀教师44人;省名教师1人,省名班主任1人,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人。

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传统文化、体育艺术等特色教育品牌,中考、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2017年,我区被评为“广东省足球推广区”。2018年,成为省首批11个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之一。我区现有国家级特色学校16所,省级特色学校32所。其中,梁启超纪念中学被授予“全国航天特色学校”,成为全国3个“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之一。高考上线总量逐年增加,普通高考上线总量为28519人,其中高分优先投档上线总量3418人,本科以上上线总量为15096人。教研水平稳步提升,全区立项并实施的科研课题项目共418个,其中省级12个、市级72个、区级334个,已经结题的135个,获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16项。

教育信息化水平逐年提升。实施“教育宽带网络提速工程”,全区教育城域网接入互联网带宽1.6G,完成城镇中小学接入宽带不低于500M,其他学校不低于100M,完成IPv6网络升级改造。教育专网实现全面升级提速,中小学校(含教学点)拥有多媒体教室100%,多媒体教室占总教室数100%,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开展智慧校园试点工作,推进我区5所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省级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培育推广项目1个,成功申报广东省学习空间人人通试点区。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互动,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等新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应用。

教育督导能力持续提升。我区先后获评“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区教育局2018-2020年均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授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实施优秀组织单位”。全区11个镇(街)均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每4年一次复评督导验收,保留“强镇”称号。


新会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表

类型

指标

十三五”

规划目标

十三五”

完成情况

学前教育

在园幼儿人数(万人)

2.49

2.53

学前三年入园率(

>98

100


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在校生(万人)

6.8

6.96

小学入学率(%

100

100

初中在校生(万人)

2.9

2.94

初中入学率(%

100

100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98

99.32

高中阶段

教育

普通高中在校生(万人)

1.9

1.95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万人)

0.9

0.91

高中教育毛入学率(%

>98

120

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

>97

98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

110

109

三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

>98

100


第二节 面临形势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中央、省、市密集出台一系列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政策文件,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各学段,决策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目标任务,发展更公平、质量更高的教育。

人民对教育要求更有质量更具特色。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教育、选择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盘活各类教育资源存量,做优教育资源增量,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为广大市民提供更有质量、更具特色、更加多元的公共教育服务,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在学校办学、人才培养、教育评价、制度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激发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民众对教育改革成果的获得感。

技术变革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发生深刻变革,教育必须直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生关系、管理与评价方式等方面系统性、根本性变革,加速推进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技术创新,有效适应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更好地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优势逐渐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工程,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紧密对接融入大湾区发展,提升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未来五年,新会要紧紧围绕江门经济发展主引擎定位,抢抓“双区发展”历史机遇,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面对经济社会新常态,新会教育必将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批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6+3”工作安排和区委一园三中心建设要求,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加快推进依法治教,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不断优化教育结构,以新理念、新定位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人民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新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第一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优质教育需求为着力点,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人民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级各类教育领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优化教育结构体系,破解基础条件约束和体制机制障碍,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将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中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与安全保障,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节 编制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

相关政策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广东省教育现代化2035》《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江门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


第三节 发展目标

2025年,全区教育格局进一步优化,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破解,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升;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入实施“十大工程”(优质学位供给工程、乡村教育振兴工程、教学环境改善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人才引育强师工程、卓越校长领航工程、思政教育创新工程、教育管理提效工程、结对帮扶共进工程与素质教育深化工程),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加快推动新会教育“双驱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驱动)发展,奋力将新会打造成为走在江门教育前列、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新高地。

2025年,我区新(改、扩)建一批优质公办学校,接收一批小区配套幼儿园,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超1.9万个,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超3600个。创建1~2所省级特色示范高中,4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培育6所市级优质示范初中,2所优质普通高中。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5080”攻坚工程成果进一步巩固,乡镇中心幼儿园、常住人口4000人以上村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到95%以上,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100%以上。缩小义务教育校际差距,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以上。

职业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职教城,科学配置职业教育资源,打造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孵化高地。推进产业学院、产教联盟建设,支持职业技术院校、技工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创建一批省级以上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双精准”专业,参加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进入全省前列,职业教育吸引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增强。幼儿园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8%,小学和初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分别达到93%98%,高中阶段学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25%。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5%以上。教师队伍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能力明显提升,基本支撑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

对外交流合作更富成效。认真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对接和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全方位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构建大湾区特色交流合作格局。进一步发挥“中国侨都”优势,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以及华侨华人聚集地区的国际交流互动,提升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新会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情况表

类型

序号

指标

2020

数值

2023

目标

2025

目标

属性

学前教育

1

在园幼儿(万人)

2.53

2.4

2

预期性

2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100

100

100

预期性

3

幼儿园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比例(%)

84.4

96

98

预期性

九年义务教育

4

在校生(万人)

9.9

10.5

11

预期性

5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7.72

97.3

97.5

约束性

6

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比例(%)

100

100

100

预期性

7

小学入学率(%)

100

100

100

预期性

8

小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85

91

93

预期性

9

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94.8

98

98

预期性

高中阶段教育

10

在校生(万人)

2.86

3.1

3.18

预期性

11

高中教育毛入学率(%)

120

98.95

99

预期性

12

高中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

18.6

23

25

预期性

职业教育

13

现代学徒制培养比例(%

3.3

6.6

10.5

预期性

14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

66

72

80

预期性

15

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

0

0

1

预期性

16

省级高水平中职专业群

0

0

2

预期性

人力资源开发

20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2

12.5

12.8

约束性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优质学位供给工程

加快学校布局规划调整。坚持“城市发展、教育先行”理念,综合城市发展战略与整体规划布局、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规模、人口变化趋势、消除大班额等因素,参照城镇基础教育各学段学校千人学位数标准,科学测算区域内各学段学位需求,制定《江门市新会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优化全区学校、幼儿园布局资源。统筹考虑巩固学前教育“5080”成果、公办民办义务教育结构调整、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比例,以及高中阶段普职协调发展、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等增量需求,以城镇住宅小区、城市发展新区、产业聚集区等学位紧缺地区为重点布局学校建设。合理确定新建居住区、旧改项目配套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防止形成“大校额”学校。

创新公办学位供给机制。统筹考虑基础教育需求,优化教育设施用地布局,预留土地空间。实行教育用地保障制度,将新增建设用地、盘活的存量建设用地,用于保障学校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优化学位建设项目选址、征地报批流程,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利用腾退搬迁的空置厂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举办公办幼儿园。支持街道、村集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公办幼儿园。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举办为公办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以提升区域整体教育标准、满足市民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品牌中小学(幼儿园)冠名或委托管理方式,以组建高水平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办学新模式,把新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成为区域内高水平学校(幼儿园)。到2025年,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超1.9万个,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超3600个。

增加优质公办学位供给。通过改扩建现有公办学校的方式,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来应对城市化进程、二孩政策等导致人口急剧增加而产生城区学位不足的问题,有效满足适龄儿童学位需求。加快推进文华小学、梁启超纪念中学的扩建进程,增加城区人口集聚区优质学位供给。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升工程,推进天禄小学、天禄初中资源整合提升改造,优先解决新会大道以南片区学位紧缺问题。适时调整学校生源结构,结合实际压减现有完全中学高中招生规模,加大初中学位供给。根据新增初中学位需求,适度压减梁启超纪念中学实验校区、会城华侨中学等完全中学的高中办学规模,有效解决初中学位需求问题。


1实施学位扩容行动

2025年,新(改)建一批中小学校,接收一批小区配套幼儿园,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超1.9万个,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超3600个。基本实现县域内校际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二、乡村教育振兴工程

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结构。加快乡镇学校扩容提质,在产业园区周边布局优质小学和初中,着力提升园区周边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填补产业园区优质教育资源空白。按程序因地制宜做好生源极少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以双水镇为试点,拟以“1+1+6”1所高中、1所初中、6所小学)的工作思路,将全镇中小学进行资源优化整合,科学精准优化中小学布局。

着力办好乡镇“三所学校”。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公办寄宿制学校等“三所学校”质量提升工程,集中力量向“三所学校”增加资源投入,补齐短板,按标准补足配齐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提高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在保障基本条件前提下,推进以乡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加强乡镇公办寄宿制学校建设,每个乡镇建成一所以上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并适当扩大招生地段辐射范围。积极推进沙堆镇沙西初级中学、大鳌中学、崖门中学宿舍改建工程,建成后将增加350多个宿位。计划投入约3亿元,对双水镇、罗坑镇、大泽镇、崖门镇、睦洲镇、大鳌镇共6个镇(街)9所学校进行改扩建,预计增加公办学位4000多个,增加宿位750多个。

提升乡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推进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乡镇延伸,辐射带动乡村学校发展。通过管理“授权制”、教师“结对制”、教研“三级制”,打造每镇至少一所区级农村示范学校,通过一所示范学校带动一个片区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基础设施,盘活利用部分乡村学校闲置资源,建设城乡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以产业园区配套学校为重点,打造1-2家示范性的区属乡镇名校。

打造优质乡村教师团队。建强校长队伍。开展“师徒结对”,由城区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名校长”担任师父,传授管理经验,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管理水平。挖掘先进典型的农村校长,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传承榜样力量,带动农村学校校长共同成长。壮大骨干队伍。实施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遴选培育一批区级、镇级“农村骨干校(园)长”“农村骨干教师”“农村学科带头人”。建立农村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吸收乡村教师、乡村校(园)长参加,培养教育家型乡村教师、校(园)长。提升教师队伍。采用集中培训、送教培训、师徒结对、名校跟岗、校本研修等方式,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助推农村教师成长。实施末位约谈机制,通过面对面了解沟通“挖病根”、指导督促工作“理思路”、提醒警示“增动力”等方式,将压力转化为提升教学成绩的强大动力。积极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小学有序流动。建立新入职教师与骨干教师轮岗制度,新招聘教师入职第一年在城区学校跟岗见习,由相应城区学校派出骨干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新教师见习期满后再与支教教师轮岗。发挥教研作用。优化“区、镇(街)、校”三级教研员,选拔优秀一线教师加入专兼职教研员队伍。建立健全教师发展中心联系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机制。教研员队伍下沉到乡村学校开展工作,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及时总结学校教学改革成绩、查找存在问题,指导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工作,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综合水平;以问题为导向,实施常态化教学质量专项督导,以结对帮扶、驻点帮扶、巡回督导等方式,促进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打造农村特色品牌学校。通过传统文化类、体育竞技类、智能科创类等推动学校特色教育发展,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继续发挥崖门蔡李佛、大泽足球、大鳌咸水歌、古井楹联等品牌特色教育的作用,以此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促进司前、罗坑、双水、沙堆、古井、三江、睦洲等镇的农村学校从“一校一特色”走向“一镇一品牌”。全面梳理总结提炼新会区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和特色办学经验,搭建学科核心素养展示平台,全区分学科每年举办至少一场学科核心素养展演交流活动;各镇(街)开设专场展示活动,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开展素质教育学科类竞赛,谋划开展“葵乡教育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展示新会师生的风采。

三、教学环境改善工程

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条件。对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标准,分步推进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硬件设施的提升,逐步减少校际差异。对农村学校生均硬件达标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针对硬件设施不达标情况制定“一校一案”,通过资源整合、改扩建,调整生源结构等方式,以补不足,逐步实现均衡。提升学校服务质量。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每个乡镇建成至少一所的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配备完善生活设施,提高学生幸福指数。实施“平躺睡”攻坚工程,提高学生午休舒适度,保障学生休息质量。加强功能室配备。通过资源整合,调整配备等方式,分批建设音乐室、美术室、心理室等功能场室,配足配齐教学用房。升级体育设施设备。对全区的学校运动场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塑胶运动场全覆盖。力争全区中小学配备标准体育室、篮球场、足球场,配备大规模学校室内乒乓球、羽毛球训练馆。更新体育实训器材,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更专业、更安全的环境。更新教学教具设备。加大投入,把学生的桌椅更换成可调节高度的书桌,以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需求。升级换代课室电教平台,及时更新常规教学仪器,及时更新电脑室及添置学生终端,力争每5名学生拥有一台终端设备,不断改善学生学习条件。

建设高品质智慧教育平台。依托“江门市协同教研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教研管理平台,实现全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授课、评课信息化,教研活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全融通。建设全区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形成中小学学生学业成绩大数据库,实现对学生发展水平的跟踪监测和精准分析。依托信息化评价学生,通过大数据的更新,帮助老师发现学生的短板、教学的短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设智慧教育展示平台,综合展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产业园区周边教育配套布局、人口变化趋势、学区划分范围示意图等信息,为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加强特色实验教学空间建设,推进学科功能教室、创新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以及复合型综合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强化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推进图书馆(室)信息化管理和“互联网+图书馆”阅读新形态。

构建“互联网+”教育新形态。创建新型“互联网+”教学理论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依托教育新基建,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开展基于教学能力智能诊断与分析的自适应学习和网络教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网管员和骨干教师业务培训、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创新信息化评价工具,全面记录学生学习实践经历,客观分析学生能力,支撑各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推动学生数字档案在评价中的应用,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学生评价模式。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继续办好信息化应用交流和推广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强化网络、信息与数据安全。加强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度和管理机制建设,提高网络安全技术和保障水平。执行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要求,落实教育网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加强线上教育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网络与信息系统检测和响应能力,形成网络突发事件应对合力,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专栏2: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1.提升教育硬件设施。力争2年内建成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分年分批建设学校音乐室、美术室。进一步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力争2年内完成中小学运动场改造工程,5年内完成学校教室采光照明改造和课桌椅更新,全区所有学校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全面达到规定标准。把打造“舒适午休”、保障学生休息质量作为重点专项来抓,力争2年内为全区学生创设午休“平躺睡”条件。

2.打造智慧教育平台。推进课堂教学信息化,分步分批推动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平台升级,实现智慧黑板配备100%。推动全区智慧教研管理平台、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库、智慧教育展示平台等任务落地落实。加强特色实验教学空间建设,推进图书馆(室)信息化管理和“互联网+图书馆”阅读新形态。

3.构建“互联网+”教育新形态。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网管员和骨干教师业务培训、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四、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全面建强教师发展中心。建立健全教研员准入制度,严把教研员入口关。选优配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着重从优秀一线教师中选拔任用专兼职教研员,培养区域教研拔尖人才和区域教研团队。加强教研员专业能力培养,落实教研员全员培训和3年一周期教研能力提升研修制度,落实教研员听课评课、公开课、示范课或专题讲座制度和定期到学校任教制度,教研员在现岗位工作满5年,原则上至少要到学校任教1年。建立教研员退出机制,对于不履行教研职责、违背教研员职业道德的教研员,应及时调离教研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区)教研基地”的作用,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建设、综合课程改革实验、校本教研体系构建等方面开展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全方位提升我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将新会教育打造成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改先进区”和“广东省基础教育的示范窗口”。推广“互联网+”协同教研应用,对接江门市协同教研服务体系,构建我区“智慧教研”新模式,创新全区教研实践新生态。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施“5588”攻坚提升工程。力争2024年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新办园严格按照《广东省幼儿园办园指南》标准,围绕办园规模、园舍建设、设施设备、卫生保健、教职工、幼儿园教育、园务管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等方面的要求,督促在办园对标对表进行自查,形成清单台账,逐步整改完善,全面提高我区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质量。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试点项目为契机,发挥其辐射作用,把核心园+试点镇中心幼儿园(资源中心)+镇域内其他幼儿园的“1+1+N”立体式网格模式推广到全区,从而逐步提升农村幼儿园保教保育质量。制定《新会区幼儿园日常监管办法》,重点提升乡镇学前教育管理和民办幼儿园管理。落实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以科学组织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为抓手,加强幼儿园业务指导,强化课程建设与质量管理。探索建立民办幼儿园梯队扶持机制,分等级评定年审结果,普惠园按等级拨付补助。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将农村所有公办园纳入城区优质教育集团,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和指导。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提升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加大公办教师招聘力度,逐步提高在编率。加强全区教师培训,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研能力,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建设,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校等举办公办幼儿园,理顺资产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幼儿园办园体制,将其办成公办幼儿园,进一步扩大公办幼儿园总量。乡镇中心幼儿园、常住人口4000人以上村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到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以上。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有效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大校额”和超标准班额问题。推动教育一体化发展,把区内最优质的公民办学校结对共建圭峰会城、潭江、银洲湖西岸、银洲湖东岸等四个“一体化发展区”,其中新会一中与潭江一体发展区结对、广雅中学与银洲湖西岸一体发展区结对,尚雅学校与银洲湖东岸一体发展区结对,葵城中学、正雅学校与圭峰会城一体发展区共建,配优配强教育资源。优化调整公民办义务教育结构,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机制。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开展义务教育质量常态化监测,培育义务教育教学示范校,推动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创新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方式,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运行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全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以上,依托区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招收随班就读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中小学校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全面推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加强残疾人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设,配备特殊教育教研员,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主动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面向全国引进高水平人才研究团队,对我区备考工作“把脉问诊”,提升备考能力。加快推进培优工作,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实施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具有侨乡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建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因校因生制宜推行选课走班。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设专门的生涯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积极发展特色高中,形成布局合理、质量优良、各具特色的普通高中教育格局,积极组织申报普通高中课改示范校、特色示范校,探索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模式。推进特色示范高中创建工作,将新会一中、江门市广雅中学等打造为公民办学校区域名片。支持新会华侨中学等创新育人方式,进一步擦亮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品牌。加强陈经纶中学、梁启超纪念中学等学校特色品牌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成1所省级特色示范高中。逐步将新会二中、新会四中升格提质为区管学校,借助广雅中学的优势,提升新会二中、新会四中教育质量。通过评估诊断,找到新会二中、新会四中的办学弱点,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通过师徒结对,专项培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通过共享资源,统一教学资料、统一教学测评、统一教学研究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广雅中学新的理念在新会二中、新会四中先行先试,将其作为广雅中学“试验田”。力争在四个“一体化片区”各打造一所高水平高中,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上高中的期待。

专栏3: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1.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乡镇中心幼儿园、常住人口4000人以上村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10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以上。幼儿园专任教师持证率达100%,力争2024年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推动教育一体化发展,把区内最优质的公民办学校结对共建圭峰会城、潭江、银洲湖西岸、银洲湖东岸等四个“一体化发展区”,配优配强教育资源。保障随迁子女接受教育权利,关爱留守儿童,全面增强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运行保障能力。

3.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办学条件建设,保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进一步擦亮新会第一中学、新会华侨中学等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品牌,加强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新会陈经纶中学等学校特色品牌建设,力争建成1所以上省级特色示范高中。将新会二中、新会四中升格提质为区管学校,全面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

五、人才引育强师工程

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制定《新会区“强师兴教”专项人才引进方案》,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通过“引人才、引团队、引理念”,出台“强师兴教”专项人才引进方案,精准引进国家级体艺类人才、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名校博士硕士等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大力引进名校长团队、优秀银龄教育顾问,壮大我区基础教育“高才”队伍。特聘北京师大、华南师大、湖南师大等全国师范类重点高等院校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生等“专才”,引进60名以上优秀青年教师。着力加快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重点补充紧缺学科教师。

推进教育名师培育计划。深入推进实施“三名工程”,培育一批省级、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实行“导师制”,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目标,通过“一对一”“名师带徒”的方式,加大新进教师培养力度,带动新教师向名师方向成长。实行“名师制”,在建立21个新会区“三名”(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建设省、市、区级“三名工作室”(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分别不少于51050个,区镇两级教研基地不少于20个。建立新会教育人才库,每年培养150名以上区级教学名师、10名以上市级卓越教师。到2025年,梯次培养各类教学名师1200人以上,全区“三支队伍”(校长队伍、教师队伍、教研员队伍)专业素养明显提升,有力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以3年为一期,推进新会区骨干教师向正高级教师、名师名家等更高层次迈进。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省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名师,支持在收入、住房等方面给予本土培养的骨干教师与引进人才同等的优待政策。实行“进阶制”,探索打破教师行政职务晋升年限限制,制定破格提拔的标准,加快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搭建名师展示和交流平台,增强新会名师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实施全员素质提升计划。全面落实教师全员轮训制度,每名教师每5年接受不少于450学时培训。进一步增强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师培训主阵地作用。与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华南师大等全国师范类重点院校建立周期培养合作关系,开展“双师课堂”模式培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乡村学校校长管理专项培训等各类培训。将本区省级以上名师组建成教师培训讲师团,开展符合我区实际的高效培训。立培训管理平台,推出网络课程超市,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模式,解决“工训矛盾”。在全区开展“比学赶超”教育教学活动,着重提升教师“精气神”,形成“尊师崇教”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制定并完善教师培训效果督导检验机制,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落实教师学历提升奖励政策,推动全区教师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学历比例全面达标。大力实施岗位成长计划,充分发挥“新强师工程”科学培育、引航发展作用,抓细抓实校长教师分级培养、新教师骨干教师分层提升等工作,全力实现新会教育师资综合能力硬提升。到2025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8%,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到93%98%以上,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到25%,到2025年基本解决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完善教师激励保障体系。畅通教师职称申报渠道,提高学校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以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实绩为导向开展岗位竞聘工作,激励教师晋升晋级。发挥绩效分配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完善校长和学校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农村、班主任等一线教师或重点岗位教师的激励力度,以优劳优绩优酬激发教师活力。进一步完善校长教师绩效考核分配机制,进一步向基层、向班主任等重点岗位倾斜,实现教学活力的有效激发,充分体现总量控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分配原则,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开拓进取的热情。提高临聘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两个不低于或高于”政策,落实乡村教师上岗退费政策和乡村教师补贴政策,落实基础教育人才专项补贴。

巩固完善关心关爱机制。大力营造尊师重教、和谐向上的氛围。调动教师积极性,建立科学的教师调动机制,激发教师对职业的敬畏和尊重,尊重、关心老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人性化关爱家庭困难教师。充分发挥工会、心理咨询室等关爱平台,进一步完善校长教师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工作机制,加大对教师和教育从业人员的关注关爱,不断筑牢安全健康的师资管理防线,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诚。

专栏4:实施新时代强师兴教工程

1.提升教师学历和继续教育水平,到2025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8%,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93%98%以上,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25%

2.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积极打造教育领军团队,力争到2025年,我区中小学在职正高级技术资格教师10名以上,在职特级教师10名以上,“三名”(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65名以上。

3.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全面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每名教师每5年接受不少于450学时培训。

六、卓越校长领航工程

选优配强校长队伍。坚持不懈做好中小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的培养、配备和建设工作,加大专家型校长的培养力度,分层分级培养一批“种子校长”,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的发展领导力和办学治校能力。建立高中校长负责制,赋予高中校长在绩效分配、教师招聘方面更多的自主权。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制定竞聘方案,试点公开竞聘校长、外聘名优校长。建立完善教育行政人才储备培养体系,继续实施基础教育系统“青蓝工程”,培养教育管理后备人才。坚持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或管理人员充实入库,作为后备校长人选重点培养,新任校长优先从人才库中择优选拔。

提升校长管理水平。落实校长全员轮训制度,每名校长每5年应接受不少于450学时的培训,重点开展依法治校、专业素养、教育创新等能力培训。落实中小学校长任课听课评课制度,提升校长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实施校长会说工程,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措施,突出办学治校能力培养,提升校长综合水平。树立重师德、重教学、重质量的鲜明导向,建立健全符合校长岗位条件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校长不断提升现代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


七、思政教育创新工程

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开齐开好思政课,学校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在各学段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创新融合思政教育和本土特色,打造具有新会风格、新会味道的“红色+立德树人”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将我区革命文物资源、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等编印成地方思政教材,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宣传。用好地方特色思政教材,依托林锵云故居、五和二社旧址、桃荫别墅等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就近实地研学等方式开展本土红色思政教育,将课堂搬进社区、搬进人文景点、搬进教育基地,打造本土特色思政教育课堂。组建“校内+校外”思政讲师团,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力量。聘请各行各业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党史研究专家、大学教授等担任学校思政课兼职教师,充分发挥思政讲师团自身优势,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深化党史学习进校园工作,增加思政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师的水平,开展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培训,提升中小学思政课质量,丰富我区中小学实践育人形式和内容,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培育“梁启超教育文化品牌”。将培育“梁启超教育文化品牌”作为擦亮新会“启超故里”文化名片一个重要抓手,以梁启超教育思想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爱国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合格国民的教育宗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趣味学习的教育理念、民主和睦的家教家风”等梁启超教育思想内涵,将梁启超教育思想融于新会教育事业发展中,培育“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养成教育品牌、“因材施教”为宗旨的特色教育品牌、“家校联动”为纽带的家风教育品牌、“趣味学习”为目标的劳动教育品牌。

八、教育管理提效工程

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机制改革。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实施以科学履职为导向的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动党委、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突出问题。实施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学校评价,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实施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实施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学生评价,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树立科学成长成才观念。实施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用人评价,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竞相迸发。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教师“减负”责任清单,减少各类社会事务对学校的干扰。优化对学校评价督导机制。

深化教师考核管理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好“三张牌”,倾力打造“德业双馨”教师团队。打好“制度牌”。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推进师德涵养基地建设,推动师德师风研究、监测和评价工作。完善《新会区教育系统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健全教师全员师德专题教育和日常师德教育制度、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班主任上岗师德教育制度。打好“标杆牌”。拓展师德教育载体,创新师德教育方式,遴选师德建设典型案例,选树和表彰先进典型,每年9月组织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学习省市区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和荣获新会优秀教师与班主任特等奖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潜心育人的精神。打好“监督牌”。坚持师德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选聘录用、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定期注册的首要内容,把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发展和管理全过程。加大对师德失范问题查处力度,落实集中通报工作机制,持续抓好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通报。完善师德失范惩处机制,坚决将严重违反师德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对不适宜任教或不合格的教师及时调离教学岗位,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能继续承担相应教学工作。

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等有关法规政策要求。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统筹调剂全区教师编制。完善教师岗位管理,按照“分别设岗,统筹用岗”的办法,优化县域内教师岗位设置。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加快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乡村学校特聘教师计划、银龄讲学计划和定向师范生计划,在各类人才项目、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中向长期在乡村任教的优秀教师倾斜,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流动。

积极深化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结合省、市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区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持续深化督学责任区建设,完善中小学及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驻点督学下沉到学校,特别是下沉到乡镇进行督学,采取校园巡查、推门听课、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在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精准“问诊把脉”,增强督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督促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大督政、督学力度,以督导为人民的宗旨,积极回应人民关切问题,重点关注政府履职、教育政策落实、“双减”工作、教师待遇落实及减负、“大班额”、教育公平等问题,切实彰显教育督导成效。推进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做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及结果应用工作。强化督导结果应用,将督导结果作为党政领导教育绩效考核和学校管理绩效考核、评优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

深化民办教育管理改革。依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稳妥推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健全民办学校退出机制,完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管机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建立办学成本核算制度,完善学校信息公开、财政资金、学费专用账户监管制度。健全民办学校年检、督导评估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力度。

全面落实“双减”任务。落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学业负担,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升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支持学校开展各类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全面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督导,确保学校“双减”政策落实到位。完善我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体系,依法管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对办学行为、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管,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部门统筹协作与信息共享,强化风险预警,严肃查处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一对一”“地下”变异培训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宣传舆论引导,提高培训机构合法合规经营意识,切实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九、结对帮扶共进工程

实施结对帮扶提升计划。打破学校区镇层级管理模式,创新采用“授权制”办学模式,委托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强势崛起的新兴名校对重点园区、城区薄弱学校进行管理,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如将司前中学、司前镇华侨学校升格提质为新会一中附属凤山湖中学、新会凤山湖实验小学。组成东区学校与东甲小学、圭峰小学与大泽吕金铨学校、文华小学与梅江小学等13个帮扶小组,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深化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加大集团内教师交流力度,推动优秀教育骨干教师资源下沉。以镇街中心小学为主体,在11个镇街中有针对性探索开展片区教研联盟试点结对。发挥民办学校办学优势,在我区民办学校中优选试点学校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公办完全中学,推动优质民办学校与薄弱公办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充分发挥新会一中、广雅中学等优质名校的品牌效应,借鉴学习其先进管理模式,推广至全区。到2025年,实现被帮扶镇(街)、农村学校的校长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明显提高,高层次基础教育人才显著增加,城乡教师水平差距大幅缩小,基础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区帮扶台山市乡镇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统筹兼顾城区中小学校,以提高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员的教研科研能力为核心,推动西部基础教育加快发展。每年分别派出不少于30名优秀教师开展双向交流,全面提升西部师资水平。

深化集团合作办学改革。深化区域内集团化办学,将全区公办中小学、公办幼儿园纳入教育集团管理,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集团内各成员校同步、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深化“一集团一方案”。按照“动态调整、结构合理、促进均衡、盘活优化”的原则,采用副校长跟岗学习、教师互动交流、集中培训、名师配对等方式,加大集团内教师交流力度,推动优秀教育骨干教师资源下沉。统一集团内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制度,向跨校任职、兼课的干部和教师倾斜。制定《新会中小学校(幼儿园)集团化办学考核方案》,建立教育集团捆绑考核体系,整体评价集团的办学情况,重点考查优质资源增量与校际差距缩小情况,考核结果与集团校资金划拨挂钩,提高结对帮扶参与学校、教师的积极性。组建跨区域教育集团全学段,为江门推进区域平衡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交流合作。提升教育业务合作水平。支持设立港澳子弟学校(班)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做好在我区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基础教育保障。加强新会与港澳两地教师交流学习。邀请港澳教育专家介绍分享港澳基础教育先进理念,组织区名师和教育工作者赴港澳学习交流,促进新会与港澳教育界的紧密合作。提升教育文化交流水平。深入推进粤港澳姊妹学校(园)交流项目,加强学生对外交流工作。充分利用侨乡文化优势,加强新会与港澳学校文化交流,尤其是加强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通过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艺术夏令营等项目,为两岸三地青少年搭建文化艺术互动交流平台。依托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等载体,努力搭建新会教育与国际地区推介、交流和合作平台。提升人才国际视野水平。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以国际视野推进教育理念、内容、方式的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通过政府间、社会团体间、民间等交流机制,与海外学校、教育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支持有关学校开设双语班和国际课程班。支持优秀校长、教师到国外培训、研修,拓宽国际视野。深化各级各类学校与境外学校交换生制度,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鼓励优秀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大赛,提升国际交往能力,努力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十、素质教育深化工程

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着力培养打造富有教育内涵、彰显办学特色的教育党建工作品牌。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党的建设贯穿于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落实党组织书记、校长上思政课制度。加强党建带团建、队建,培养少年儿童朴素政治情感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引导少先队员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提升德育工作水平。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推动中小学校全面制订工作方案,每年评选一批德育工作品牌、优秀案例及课程。到2025年,实现全区中小学校“一校一方案”,形成“一年一品牌”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发展的工作体系。加强德育工作重点热点难点研究指导,培养一批名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行家里手。充分利用校风校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促进学生智育发展。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征、认知水平、兴趣潜力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引导、跟踪,促进学生智育和德育有效结合。构建综合阅读体系,以阅读为依托,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推进以“智育”发展为特征的阅读教育。

加强体育和健康教育。加强日常体育锻炼。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培养和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以深入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为抓手,完善评价制度,形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工作长效机制。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确保每天30分钟大课间活动。加强教学专业指导。围绕“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构建层级完备的竞赛体系,经常性开展体育竞赛,以竞赛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运动技能训练,增强身体素质。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到2025年,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5%以上。发挥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传统项目的优势,2025年,建成50所以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打造一批国家级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特色品牌。大力推进中华武术进校园,在全区中小学校建立各学段武术项目训练体系,打造一批武术示范学校。推进“双棋”进校园,举办新会区中小学生中国象棋、围棋竞赛。提升专任教师比例。加大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举办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以赛促教,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探索通过吸引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工作、购买服务与专业机构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体育竞技水平。抓好后备人才培养。建立中小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衔接机制,畅通小学、初中、高中对接招生机制,将高中、初中、小学优秀体育人才集中培养,按学段梯级建立中小学高水平运动员预备队。选择个别初中、高中文化基础比较好的学校开设体育特色班保证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聘请专(兼)职教练员对学生进行训练指导,保证学生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推进学生课余训练、赛事体系、等级认定等一体化建设。优化体校办学思路。以体教融合为抓手,探索建立文化科在普通学校就读,体育训练在体校集训“双培养”模式。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固有观念和认知。通过体校选拔、就读学校推荐、行业协会及体育俱乐部推荐等方式,打通体校人才选拔路径。将体校打造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畅通小学、初中、高中升学渠道。将体校发展为面向全区学生体育发展的平台,成为教练员培训、教师与学生运动技能提升的综合培养基地。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充实配足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和卫生室(保健室)人员,改善学校卫生基础条件。积极防控学生近视、肥胖、营养不良、脊柱侧弯等多发病,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宣传教育和防控工作,完善学生心理危机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和艺术建设,改善学校美育办学条件,配足配齐艺术教师,开足开齐美育课程,帮助学生培养艺术爱好,掌握12项艺术技能。推进“广东省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工作,结合新会葵艺、新会陈皮、新会小冈香、新会鱼灯、茅龙笔、蔡李佛拳等本地文化品牌,积极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建立健全学校美育工作开展的评价机制,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书法、合唱、民乐等项目为重点,每年举办系列主题艺术展演活动,带动全区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普及提升,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借助新会体艺传统优势,探索举办新会艺术学校。加快推进中小幼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建成不少于15所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劳动周,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注重对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劳动观念的培养。以新会陈经纶中学、会城城郊小学等学校为试点,以点带面,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劳动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研学实践。开展中小学劳动技能竞赛,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实现中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到2025年,支持创建20所市级以上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及实践基地,每年培育和遴选一批劳动教育优秀案例及课程。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教育,遴选一批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营地),加强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和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开发30个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建设10个具有新会特色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培养3支高素质、专业性的研学旅行师资队伍,确定5条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路线。积极探索开展研学实践、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加强素质教育评价。出台《新会区启超品牌素质教育提升方案》,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开展思政、礼仪礼貌、AI智能、科创、双棋、双球、声乐、舞蹈、劳动、研学等多元活动,形成新会区素质教育十大杯赛品牌,以赛促学,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学校评价的根本标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行积分制管理,按积分设置一、二、三等奖,推动全区素质教育提升。

搭建多元素质教育平台。根植新会本土特色,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加强新会启超文化、红色文化、陈皮文化等宣传教育,利用美术、音乐、体育、劳动等课程,以主题比赛为载体,通过师生才艺大赛、绘画、摄影、演讲、写作等形式的比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利用少年科学院积极组织参加科普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意设计大赛等科普赛事活动,推进科普进校园活动。

加强青少年法治和安全教育。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健全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机制,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加强《宪法》《民法典》等法律学习,增加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提升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加强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教育内容、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加强国防教育,丰富学校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内容,完善学生军训工作,提升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开展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推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形式多样加强学生食品、防溺水、防校园欺凌、消防、心理等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个人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学校和社会语言文字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语言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平台,积极参与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系列活动,加强与港澳台及海外华裔青少年的语言文化交流,借助侨乡优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联结华侨华人交流合作的语言文化平台。

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科学技术教育机制。在校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工作,完善科学教师配备与培养机制、课程设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教学保障体系,建立学校科学教育考核机制。指导中小学校利用科技类博物馆、青少年宫、科普教育基地等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和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支持和引导在校学生参加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

专栏5: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

1.创建思政教育品牌。建成桃荫别墅、梁启超故居等12个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启超家教家风”“《学习读本》进家庭”等思政品牌特色学校。推动全区中小学实现“一校一精品课例”“一班一优质课例”。开齐开好思政课,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

2.加强体育和健康教育。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确保每天30分钟大课间活动,培养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到2025年,全区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5%以上,建成50所以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2023年前完成全市课室灯光照明改造,每年学生近视率下降0.5%

3.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建设,结合新会葵艺、新会陈皮、新会小冈香、新会鱼灯、茅龙笔、蔡李佛拳等本地文化品牌,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建成一批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4.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到2025年,创建20所市级以上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及实践基地,每年培育和遴选一批劳动教育优秀案例及课程。推进中小学研学教育,开发30个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建设10个本土特色研学旅行基地,培养3支高素质、专业性的研学旅行师资队伍,确定5条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路线。

5.成果展示。每年举办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成果展示活动,形成新会区素质教育十大杯赛品牌,总结和推广经验成果,加强工作交流。

第二节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大湾区国际职教城建设

定位职教城规划愿景。大湾区国际职教城以“立足江门、汇聚湾区、面向国际”为定位,以“湾区匠芯、侨都脉搏、蓝绿交织、枢纽链城”为发展愿景。发挥职业教育院校集群优势,打造深江新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在湾区全域与构建产业集群同频共振的优质工匠培育中心。发挥中国侨都人文优势,打造大湾区对接海外华侨华人资源的文化生态核,成为世界级五邑华侨华人智慧技能联动新城,为侨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补给。发挥职教城现有蓝绿生态优势,打造侨都山、海交融的公共空间,成为珠西城市生态新地标。发挥对接大湾区核心城市“一小时通勤”的区位优势,打造立体多元的链条式城区交通体系,成为滨海发展带与湾区产业带交汇的关键性枢纽节点。致力将大湾区国际职教城打造为湾区西翼全要素产业跃升的“匠才心脏”,广东省内国际技术交流融合的“创新之源”,华南地区侨乡底蕴的“产教品牌”。

完善职教城规划布局。大湾区国际职教城规划布局为“一核两心、一环一带多链岛辐射”。“一核两心”即以银湖湾滨海新区为核心,以双水、江睦为副中心,对接湾区,辐射港澳,引入优质高职院校,形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宜居宜业宜游产业示范区建设。“一环”指校际共享环。各校共筑交流平台,共享智慧教学,共融宜居生活。“一带”指产教共享带。依托银湖湾发展带,深化产教融合、产城融合,联通新会区纵向及横向发展。“多链岛辐射”即以校际共享环为链条,以片区共享中心为依托,沿途布局产业与教育等多功能岛,共融共生,连接、辐射整个职教城范围。

突出“一核两心”发展重点。以滨海新区为核心区,建立院校,搭建新一代发展引擎,北上联合崖门,沿银湖湾经济发展带统筹布局,促进该区域与深圳、港澳的联系,承接外溢资源,带动发展。结合珠西枢纽发展规划,江门发展战略规划,扩大规划版图实现教育、产业、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双水为副中心,带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发展。结合多地联动,江门东部战略发展规划、高新区建设,将江睦打造成多方融合的综合副中心。

加快大湾区城市院校多元化合作。配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发展需要,谋划新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支持高职院校依托各自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与大湾区城市院校的多元化合作。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落户江门,大力推动本地院校与国际院校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快推进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项目、广州华商学院江门校区、广东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广东江门飞行职业学院等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好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加强与港澳优质职教资源的对接合作,突出体现湾区特点,引进国内优质、港澳著名、国际先进的高等职业院校落户大湾区国际职教城。构建产教融合的职教试验区,激活“人才链”耦合“产业链”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江门未来的主力军、新引擎。实现“教育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产业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教、人、产、城融合推进,以教育才、以才兴产、以产促城,为湾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实施新会区职业教育提升中长期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围绕新会优势产业,推动新会区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深化“技师工作站”建设,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技工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特色发展引导机制,增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针对性,重点打造一批契合我区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围绕大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打造中职示范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大力支持将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争创成为全国1000所优质中职学校之一,将其建设成具有新会特色、引领改革的高水平中职学校。全力推动新会技师学院打造成为省内一流的高水平技师学院,力争2025年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将新会技师学院建设成珠江三角洲西部高端产业技能人才基地。

统筹中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推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联合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改革工作,以“高职专业学院”“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等形式;健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畅通建“中职-高职”“中职-本科”升学聚道,探索“中职高职本科”人才贯通培养模式。加快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质量。

实施职教教师队伍提升行动。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以赛促教工程,鼓励职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重点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支持职业院校引进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一批“种子”名师。深入推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到2025年底“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80%以上。

三、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

探索建立“政府+园区+企业+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在园区配套建设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和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职业院校结合园区的产业安排相关专业(群)入驻,更好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求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实习岗位,支持试点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科技园区、众创空间,面向中小微企业开放服务。鼓励职业院校推荐学生到工业园区跟岗实习,本地实习率达80%以上,增强学生对新会的归属感,让更多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新会就业、创业。

深入推进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推进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与新会亚迪机电厂有限公司、江门健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江门大长江(豪爵)集团有限公司、新会龙泉度假酒店、广东基达公司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共同联合打造了人才培养闭环,实现了专业与产业链、岗位链精准对接。依托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新会分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建立联合办学点、院所工作站等,引进高层次人才,持续协调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优化专业设置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实施《新会区加强职教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助力我区产业振兴。围绕新会区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改造传统专业、提升主干专业、优化特色专业、开发新兴专业,实现全区专业设置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持续开展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力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宽度,职业院校主干专业设置与本地支柱产业匹配度不断提高。大力推进新会职教集团化办学方式,整合区内优质职业教学资源,为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撑。

探索“引校入企”“引企驻校”“校企一体”模式。借鉴“双元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制定具体指标考核中职院校,重点考核产教融合情况。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提高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和教学改革,助力专业人才培养,“批量”培养能工巧匠。


专栏6: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

1.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和新会技师学院2所公办中职(技)学校,引进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新会校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南校区、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江门校区、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广州华商学院新会校区、广东江门飞行职业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落户新会。推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联合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改革工作,加快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2.以“立足江门、汇聚湾区、面向国际”为定位,谋划打造大湾区国际职教城,形成“一核两心,一环一带多链岛辐射”的空间结构,即以滨海新区为核心区,双水、江睦为副中心,打造校际共享环和产教共享带,推动全市高职院校联动发展。加快推进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项目、广州华商学院江门校区、广东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广东江门飞行职业学院等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好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加强与港澳优质职教资源的对接合作,突出体现湾区特点,引进国内优质、港澳著名、国际先进的高等职业院校落户江门职教城,致力打造“以教育才、以才兴产、以产促城”的教人产城融合职教试验区,为湾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3.打造高水平公办职校。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重点打造一批契合我区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专业群。支持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推动新会技师学院打造成为省内一流的高水平技师学院。

4.优化产教融合模式。职业院校主干专业设置与本地支柱产业匹配度超过80%。建设产业学院2个和产训中心5个,建成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集团(联盟)1个,服务全区技能人才培养的公共实训中心1个以上,建设职业体验场馆2个。

5.优化高素质产业人才培养。到2025年底,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80%以上。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按职工总数的5%安排实习岗位,职业院校毕业生本地实习率达80%以上。




第三节 推进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擦亮“启超家风代代传”教育品牌

开发启超家教家风家庭教育资源。发挥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启超家风代代传”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梁启超家教家风”为家校联动的纽带,借助“广东省首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梁启超故居资源优势,邀请专家编写启超家教家风教育大纲和面向幼儿园、小学和初中3个不同年龄段的《梁启超家教家风故事读本》系列丛书,其中包括《启超家教家风启蒙读本》《启超家教家风儿童读本》《启超家教家风初中生读本》等,进一步巩固、拓展和丰富启超家教家风的教育成果。将启超家教家风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打造“启超家风代代传”终身教育品牌。

组建启超家教家风宣传教育队伍。聘请梁启超家族后人担任“梁启超家教家风”宣传使者,聘任“梁启超研究会”成员、梁启超纪念故居讲解员等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组建“政教主任+班主任+思政教师”等三级学校宣传教育队伍,广泛传播“梁启超家教家风”。

开展传承启超家教家风系列活动。通过家长学校常态化开展“学启超家教、传优良家风”大讲堂品牌活动,使启超家教家风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利用寒暑假送教下乡和进社区,举办家风演讲、家风说书比赛、家风绘画展览、家风基地研学、亲子家风分享会、家风导赏员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型、体验式培训学习,让新会学子传承好家教好家风。

建设梁启超家教教风传承基地。依托学校、幼儿园教育阵地,打造“启超家风”文化教育传承基地,遴选学校(幼儿园)为梁启超家教理念推广示范校(园)。组建梁启超家教家风教育校际联盟、城市联盟等,宣传和推广启超家教家风,让“启超家风”文化教育品牌走出新会,走向全国。

树立新时代启超家教家风家庭观。充分利用启超家教家风丰富资源,运用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具象化载体,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传承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启超家风,践行忠诚相爱、亲情陪伴、终身学习、绿色生态等现代家庭理念,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二、培育“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教育品牌

以“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试验区”为抓手,全力推动“家校社”合作育人工作步入常态化、规范化和精准化管理轨道。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强化家长家庭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强化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注重家庭建设,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育向上向善家庭文化,积极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和睦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教会家长以规矩意识、良好习惯、必备能力、兴趣特长为基础,培养孩子生存、生活、学习、社交能力;以亲子关系为核心,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网上家长学校,积极开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资源,并指导家长提升网络素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网习惯。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积极宣传科学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介绍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回应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具体指导,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和特殊家庭儿童等困境儿童。

引导家长协同学校教育。引导家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主动参与家长委员会有关工作,充分理解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配合学校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教育学生。及时主动向学校沟通子女在家中的思想情绪、身心状况和日常表现,形成良性双向互动。家长引导子女完成每日学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保证每天校外运动一小时;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趣味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增强动手能力。引导子女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保护视力健康,防控子女近视;保障子女营养均衡,督促子女按时就寝,促进子女保持良好身心状况和旺盛学习精力。切实履行法定监护职责,会同学校加强子女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打造家庭教育高效课堂。实施“六以”“三化”“四规范”的办学模式。坚持“六个以”建设家长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依据、以《父母课堂》为学习指导教材、以班级为单位、以家长为学员、以班主任为主讲教师和教学组织者。做到教学内容、培训形式、课时安排、授课模式“四规范”,严格推行以授课为主、活动为辅、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家长培训形式;严格落实教学时限,开足教学课时,形成导学、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家教沙龙“四种常规教学模式”,着眼家长学校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全面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打造家庭教育专业团队。成立家庭教育教研队伍。成立区级和镇级中心小学两个层面的家长学校教研组,抓好区级教研团队、学校行政管理队伍、级组长和学校班主任组成的家长学校教员队伍的建设。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形成以校长(园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副园长)、德育主任、级长、班主任、思政课老师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捆绑联动、送教进学校等形式,特别围绕“案例教学”“家教沙龙”“指导自学”课堂模式加强班主任培训,保证100%班主任先培训再上岗。共同办好家长学校。邀请有关专家、学校校长和相关教师、优秀父母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面向广大家长定期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提高家庭科学育儿能力。

打造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考评体系。学校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指导优势;切实加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与绩效纳入教师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多种形式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家长委员会工作指导,明晰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严格家长通讯群组信息发布管理,严禁以家长委员会名义违规收费。借助家庭教育多元立体学习网络整合教师、医生、社工、志愿者等各行业的资源,发挥新会区家庭教育宣讲团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并行,创新打造协同育人新模式。每周末在区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两节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每月录制一节“家庭教育云课堂”在新媒体平台和各级家长学校播放,让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深入人心。

加大家庭学校联动合力。学校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积极创新日常沟通途径,通过家庭联系册、电话、网络等方式,保持学校与家庭的常态化密切联系,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日常表现;要认真落实家访制度,学校领导要带头开展家访,班主任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至少开展1次家访,鼓励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家访。

引导子女参与社会体验。家长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大课堂对子女教育的重要作用,根据子女年龄情况,主动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等闲暇时间带领或支持子女开展户外活动和参观游览,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文明实践、社会劳动、志愿服务、职业体验以及文化艺术、科普体育、手工技能等实践活动,帮助子女更好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三、打造“家育户晓”终身教育品牌

探索新时代家庭教育服务“内外双循环双服务”新模式,做深做实“家育户晓”家庭教育品牌,营造“推门可见、社区可感、家家参与”的生活化家庭教育氛围,推动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学校把统筹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动加强同社会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依据不同基地资源情况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志愿服务、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研学活动等。积极邀请“五老”、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各类精神文明先进代表、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等到学校开展宣讲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共青团和少先队、关工委、科协、体育、文化和旅游等方面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效丰富学校课堂和课后服务内容,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提升终身教育水平。家庭教育是实现与终身教育目标相匹配的教育模式,更需要适应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目标和要求,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发挥家庭教育在终身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建设学习型城市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推进城市各类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注重终身学习平台多形式全覆盖建设,加强开放大学、社区学院、老年大学、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建设。依托职业院校、开放大学等,增加继续教育项目,创新服务形式,推广网络教育学历教育。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积极开展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广泛开展创业及谋生教育,重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依托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开放大学)的教育资源,构建覆盖区镇村的三级老年教育办学体系。力争2025年前建成1所示范性老年校,全区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超全省平均水平。

提升社区教育水平。依托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积极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覆盖。加强社区教育体系建设,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和学习场所,使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能力,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推动学习型家庭、乡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设。实施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扩容计划。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提质工程,将新会葵艺项目创建成广东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蔡李佛拳项目创建成江门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探索整体推进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新路径,打造“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三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模式。


第四章 发展保障


第一节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落实各级党委发展教育的领导责任和各级政府发展教育的主体责任,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分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党组织参与决策和监督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健全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廉政建设,加强项目监管。压实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确保校园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第二节 加强教育保障

落实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鼓励通过设立教育基金会、企业融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参与学校建设。按“经济、简约、实用”原则新建或改扩建学校,不搞超标准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基础教育公办学校建设(含新建、改扩建)项目积极申报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持。加强教育建设用地保障,统筹一批教育用地专项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建立公办学位供给与商住用地开发、城市更新联动机制,按标准足额预留城镇新建住宅小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对基础教育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加快学校基本建设审批事项。逐步提高基础教育财政保障水平,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加大对基础建设、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改善薄弱乡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实施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生均财政拨款或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进一步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强化绩效管理,按照管理权限,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及时动态调整公办普通高中和普惠性幼儿园学费(保教费)。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以监审、监控、监督为着力点,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控体系。


第三节加强教育综合治理

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完善学校依法决策机制和学校法律顾问制度与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健全师生权益保护机制,切实维护学校、师生合法权益,新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强化管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全面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学校“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水平,配齐配足校医、安保人员和安防设备设施,着力提升保安人员的素质。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与公安、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消防救援等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输入校园,严防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落实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和培训,加强对教育系统网络媒体的管理,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大局。



第四节加强教育督导考核

深入贯彻《教育督导条例》《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督导问责办法》等法规规章,强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以优化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结果运用为改革突破口,将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对镇街政府督导评估内容,建立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科学评价体系,统筹考虑各镇街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和努力程度,改进结果评价,注重增量评价和过程评价,充分激发各地工作积极性。严格教育发展问责制,健全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政绩考核范围,对履职不到位、教学质量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差、教育领域稳定问题频发且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镇街和学校限期整改,对履职成效明显、实绩突出的街镇和学校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