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府办〔2012〕30号
各镇政府,会城街道办,经济开发区、圭峰区、银湖湾管委会,区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广东卷·新会篇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业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执行中遇到问题,请迳向区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反映。
新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广东卷.新会篇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民政部《关于编纂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的通知》(民函〔2011〕185号)和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广东卷〉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民区〔2012〕4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民政部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下称《政区大典》)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准确、文字精练的综合性工具书,具有总库性质、反映基本国情的重要典籍,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惠及子孙、福泽百姓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编纂出版《政区大典》,对推动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填补工具书空白,实用价值大。我国政区数量庞大,乡(镇)级以上政区近45000个,我区有12个,其中区级政区1个,镇街政区11个。组织编纂体例统一、统计资料截止日期一致,集全国所有政区于一体的《政区大典》,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展示乡级以上政区综合情况的巨型百科全书,也是传承中华历史文明的重大举措,将为祖国史志宝库增添一份珍贵的财富。
(二)社会关注度高,社会效益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广东卷.新会篇》涉及我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它的出版将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资料介绍,清晰地展现我区和11个镇(街)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客观现实,让社会各界对新会有一个总体透视和了解,为促进国际间、国内地区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极大促进作用。
(三)适用领域广,学术价值高。《政区大典》可提供详实的地方参考文献,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全面、完整、系统、详尽、可靠的基础资料,在史学、地理学、方志学、政治经济学和行政区划、城镇体系规划、城乡建设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推动我区历史名城建设夯实资料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广东卷·新会篇》编纂工作,经区政府同意,我区成立新会区政区大典编纂委员会,负责全区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成员名单如下:
主任(兼主编):周津明(区政府);
副主任:罗海华(区政府)、梁卓楼(区民政局)、胡锦旋(区档案局)、陈俊勇(区委区府办公室);
成员:李卫红、李惠君(区民政局),赵茂松(区档案局),各镇(街)分管领导。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联系电话:6628323),负责编撰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卫红(兼);副主任:李惠君(兼)、赵茂松(兼)。办公室设协调组和编辑组。协调组设在区民政局,组长:林卫雄(区民政局),负责区篇、镇(街)篇的协调指导工作。编辑组设在区档案局,组长:赵茂松(兼),负责区篇的编撰和镇(街)篇的复核工作。
三、框架体例
(一)区级词条。主要包括8个方面内容:一是政区概况—政区名称来历、简称、地理位置、政府驻地、政区沿革、政区划分、人口面积、民族构成等;二是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三是经济概况—农业、工业、商业外贸、财政金融等;四是社会发展—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五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六是名胜旅游—旅游业概况、风土人情、土特产品、主要风景区、重点名胜古迹;七是市政建设—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给排水、供电、燃气、园林绿化等;八是重大事件与著名人物。区级词条控制在15000字左右。
(二)镇(街)词条。包括6个方面内容:一是政区概况—政区名称来历、简称、地理位置、政府驻地、政区沿革、政区划分、人口面积、民族构成等;二是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三是经济概况—农业、工业、商业外贸、财政金融等;四是社会发展—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五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六是名胜旅游—旅游业概况、风土人情、土特产品、主要风景区、重点名胜古迹。镇增加市政建设—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给排水、供电、燃气、园林绿化等。重大事件与著名人物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镇(街)词条控制在2000字左右。
四、编纂要求
(一)行文风格
基本要求是条理清晰、行文严谨、文字流畅、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客观公正。只描写客观现实、结果、状况,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不进行工作评价,不讲原因、因果关系。文字要简明畅达,言简意赅,不用形容词,不用口语、文言文,不用政治口号性语言。
(二)资料要求
最新统计资料的截止时间统一为2011年12月31日。反映时点的统计数字,如行政区划、人口、面积等,一律以2011年12月31日为准;反映年度发展情况的统计数字,如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统一使用2011年度为最新统计数。所有的统计数,一律以本级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值为准。计量单位使用国家标准。人名、地名、数据务必反复核实,力求准确真实。
(三)格式要求
各镇(街)、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样条和格式文本的要求进行编写和审稿。在此前提下,内容上还应体现新会特色,侨乡文化,既要真实反映新会各级政区的历史沿革,又要侧重反映当地的基本面貌、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
五、实施步骤
(一)2012年4月。成立区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组建协调组和编辑组;印发工作实施方案。
(二)2012年5月。召开全区政区大典编纂暨培训工作会议。
(三)2012年6月5日前。区有关单位按职能分工初编有关词条,并送区档案局;各镇(街)收集有关资料。
(四)2012年7月5日前。区、镇(街)两级分别编纂本级政区词条。
(五)7月底前。区编纂委员会复核后上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这次编纂工作质量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各镇(街)要成立相应的编纂机构,指定一名领导负责,并抽调参与编纂《新会年鉴》工作的同志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参与编撰工作;要切实把好初审关,确保有关史料、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区党史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外经贸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环保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科技局、区农业局、区水务局(三防指挥部)、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统计局、区教育局、区文广新局、区卫生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区外事侨务局、区林业局、区体育局、区旅游局、区海洋渔业局、区城管局、区金融局、区民族宗教局、区邮政局、新会公安分局、新会规划分局、新会国土资源分局、新会港航管理分局、新会公路局、新会气象局、中国电信新会分公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圭峰区管委会、银湖湾管委会等单位也要参照镇(街)的做法,完成有关词条的编撰工作。
(二)妥善安排,落实经费。按照上级要求,这次编纂工作的经费由当地财政承担。由于编纂工作需要人员培训、图片制作、书籍购买等,区财政已在地名普查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各镇(街)也要结合实际,做好经费的安排,确保编纂工作顺利开展。
(三)把握进度,高质完成。根据要求,县级政区词条要在今年7月底前上报。为此,各镇(街)和相关单位要及早部署,争取主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力争又好又快地完成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