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区府办 发布日期:2021-04-30
各镇(街、区)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上级驻新会有关单位:
为有效保护我区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等有关规定,经我区调查研究、组织专家筛选和评定,现向社会公示,决定将白沙讲学亭等七处历史文化遗产公布为新会区不可移动文物。
请各级、各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做好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附件:1.七处新会区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2.七处新会区不可移动文物简介
新会区人民政府
2021年4月30日
附件1
七处新会区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附件2
七处新会区不可移动文物简介
白沙讲学亭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白沙讲学亭位于圭峰山玉台寺东侧,东北靠陡壁,西南向悬崖,坐标为东经113°1′43.19″、北纬22°32′54.67″。
主体建筑为传统凉亭样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12平方米,占地面积20平方米,通高4.5米。建筑共有八根方柱支撑,仿歇山屋顶,绿色琉璃瓦滚边。西南向檐口下方镶白色大理石横匾,上书“白沙讲学亭”,下款为“庚申后学李香介题”。
陈白沙曾在玉台寺东侧山坡用竹和草建造一座“庐山精舍”讲学,这就是著名的“白沙讲学堂”,但已废于明末。1920年,新会教育界名人李淡愚函请旅居越南华侨谭雨苍先生捐资,并在白沙讲学故址建成白沙讲学亭,以纪念陈白沙在圭峰山设坛讲学。
宋忠尚书徐公祠
(古建筑)
宋忠尚书徐公祠,位于会城街道大滘村三堡里,坐标为东经 113°03′56.45″,北纬 22 °31′50.48″。祠堂建于清代,用于祭祀徐仁宗。建筑一路三进,面宽12.2米,进深34.6米,通高7.2米,占地422平方米。2016年,大滘村通过村民捐款全面维修,保存较好。
徐仁宗,字求心,广信府永丰(今江西上饶广丰)人,官至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兼益王府赞读。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保卫益王赵昰出逃海上,并于崖山兵败殉国。
光裕祠及报德祠
(古建筑)
光裕祠及报德祠,位于罗坑镇罗坑村仓庆里,坐标为东经 112°55′23.26″″,北纬 22°27′2.67″。
光裕祠,始建于清初, 道光三十年(1850)重修,一路三进,面宽11.4米,进深38.38米,建筑面积437平方米,通高7米。报德祠,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一路两进,面宽11.2米,进深14.3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通高6米。这两座相联的祠堂均为当地林姓的祖祠,建筑技艺精湛,厅堂轩伟,雕饰精致,用材上乘。2017年曾进行全面维修。
江龙古庙
(古建筑)
江龙古庙,建于清代,位于古井镇古泗村江龙里,坐西南向东北,坐标为东经113°6′33.29″、北纬22°21′6.14″。
该庙一路三进,由头门、香亭、后殿及两廊组成,面宽 10.5米,进深17.3米,占地面积 181.65平方米,通高6.5米。头门为13架梁,香亭顶棚承6檩,后殿梁架为13架梁,以砖墙分三间。头门的门廊绘有壁画,门夹石和檐柱刻有楹联,墀头砖雕精美。古庙结构完整,2018年曾进行全面维修。
戴朝佐墓
(古墓葬)
戴朝佐墓,建于清代,位于圭峰山碧霞楼与石涧水库之间的山脊。墓面为太师椅状,砌花岗岩,通长7.54米,通宽4.85米;墓碑刻“皇清诰授振威将军总兵衔广东龙门协镇都督府弼臣翁戴公墓”;墓堂直径1.66米,内铺沙灰;墓前有神道,立有4根花岗岩望柱。其墓规模较大,历史和艺术价值较高,保存较好。
墓主戴朝佐,新会天台村人,顶戴花翎,曾获敢勇巴图鲁称号,清同治年间任广东省水师提标前营都司补用副将,香山协、顺德协副将,官至从二品。
林国祥墓
(古墓葬)
林国祥墓,建于晚清,宣统二年重修,位于大泽镇牛勒村。墓面保存较好,墓碑上刻“清诰授武显将军显祖国祥翁林公墓”,通深11.5米,通宽8米。
林国祥(约1851-1908),新会大泽镇北洋村人,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其父为著名建筑商林道解。其就读福建船政学堂,先后在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北洋水师任舰长,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英勇杀敌,又南巡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宣示主权。1908年卒于任上,后葬于家乡大泽镇牛勒村。
苏刘义墓
(古墓葬)
苏刘义墓,为宋末殿前都指挥使苏刘义将军及其家属的坟墓,位于双水镇塔岭村。宋末始葬,明代重建,近年维修。
墓面以红砂岩石块砌筑,通长20.87米,宽10.56米,后壁高2. 75米,占地面积约220平方米。墓面纵向分三层:上层居中为刘义公墓,半月形墓堂,圆形全石坟头,墓堂前立石碑刻“宋苏公刘义之墓”,后壁通高2.75米,直角踢靴,半月形拜台,方形月池;中层两侧立有石刻,分别刻文天祥赞苏刘义诗词、苏刘义生平事迹;下层为其子孙景由(榕主公)墓、岳德公及鹤洲公墓分列左右。外围建有60米长的夯土围墙。
苏刘义(1232-1279),字任忠,号复汉,是苏轼第八代孙,景炎年间受封为检校少保、殿前都指挥使、保康安民讨元使兼广东西策大使。在祥兴元年(1278年)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兼统领各地保宋而来的民船义勇。苏刘义拥宋少帝驻跸新会崖山,建崖山行朝。祥兴二年(1279年),在宋元决战中战败而亡,葬于崖海西侧,为崖山忠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