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平安新会专栏 > 宣传工作
【弘扬英模精神】全国优秀法官、新会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蔡应犀: 弘扬创新精神 践行司法为民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日期:2021-08-30

在新会区人民法院,有这样一名法官, 他是人民群众信赖的“放心庭长”,也是同行眼中的“创新型法官”,本着法治信仰之初心,司法为民之情怀,他以其果敢、担当、创新的优秀品质,不断探索基层审判工作的新模式:为了维护好村、社区和谐,他创新“相邻案件三步调解法”;为了破解文书“送达难”问题,他提出 “集约化”送达司法文书方案;为了提升庭审效率,他优化庭审流程,推广“无人记录”庭审方式……

一件件积案、难案在他的手中妥善处理,一个个矛盾、纠纷在他的手中逐一化解,一个个困难、难题在他手中攻克。近三年,他共办结案件750余件,因出色的工作业绩,他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江门市政法模范”等称号。
1.
创新“相邻案件三步调解法”
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因原告当庭申请撤诉,本院予以准许,本案宣布休庭。” 2019年9月26日,在新会法院会城人民法庭,伴随着蔡应犀敲下法槌,一宗因会城明兴路7号某座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案件以原告撤诉的方式结束庭审。整个庭审用时不到十五分钟。要知道,当天开庭前,原被告双方还在就漏水维修费用问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蔡应犀提供了相邻案件判决书给当事人学习,又进行疏导调解,原被告双方达成了和解,并对漏水房屋维修及赔偿达成了一致意见。

对于此类案件,蔡应犀处理得很多,积累了不少经验。他告诉记者,新会区会城辖区人口密集,居民较多,部分房屋房龄较老,因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案件时有发生。
“这看似是小案,但其背后的群众矛盾大。若处理不当,势必会影响邻里关系,甚至引发刑事案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蔡应犀深知邻里纠纷案件的重要性。
对这一房屋漏水纠纷案件,蔡应犀结合该社区实际,创新“相邻案件三步调解法”:一是联系社区介绍有良好口碑的施工维修人员,为当事人处理漏水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二是在裁判文书网上打印类似纠纷胜诉败诉判例,以实际案例向当事人展示法律后果;三是庭前释明举证责任和鉴定费标准,帮助当事人自行估算诉讼成本和诉讼风险。
通过开展“相邻案件三步调解法”,让当事人了解相邻案件庭审结果,预判得知其诉讼成本远大于调解成本,促成双方放下纠纷,转而关注如何快速解决好漏水问题。因此,在开庭后不到十五分钟,以原告撤诉而结束,双方当事人在蔡应犀的调解下握手言和。
据统计,自2017年起实施“相邻案件三步调解法”以来,新会区会城街道近三年的房屋漏水相邻纠纷案件无一判决,全庭承办的18件邻里纠纷案件,均为调撤方式结案。
“‘相邻案件三步调解法’它既帮当事人节省了诉讼成本和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又解决了矛盾纠纷,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新会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叶永成评价。
2.
破解“送达难”
推行司法文书“集约化”送达
“法院对该案已作出判决,现向您送达判决书,请签收。”如今,新会法院诉讼与公证协作中心(下称“协作中心”)5辆蓝白相间的司法送达专车,每天穿梭在新会的大街小巷,将一份份材料安全、精准地送到当事人手中签收。

这样的高效送达,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有时候大老远跑去一个村里送文书,才发现法院的另一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也在同一个村送文书。”蔡应犀说,那个时候各审判团队要分别负责承办案件的法律文书送达,当事人住址偏远、时间不合拍等多种因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蔡应犀向记者介绍说,以往每一个审结的案件至少需要分别完成应诉资料和判决书两次送达任务,按照2019年全年审结的10734件民事案件计算,至少要送达文书21468件次。
为破解文书“送达难”问题,本着对法律负责,为当事人负责的态度,蔡应犀认真统计了全院民商事案件送达工作量、费用开支及送达方式等相关数据,仔细对比其他地区法院先进的案例,结合新会区的实际特点和需求,他研究制定了详细的集约送达方案,并经院领导审核通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5月,在蔡应犀的积极推动下,新会区人民法院、五邑公证处联合揭牌协作中心,引入公证参与司法送达辅助事务,其中9名专职送达人员组成集约送达小组进驻新会区人民法院,同时争取了区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让网格员加入送达队伍,肩负起应诉资料、裁判文书等所有民事案件诉讼文书的全流程送达工作,进一步为审判团队减负。这标志着新会法院朝着多元破解“送达难”、为审判工作提速提质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民事案件诉讼文书集中统一送达,有利于法官回归审理者本位,提高了审判质效,也最大化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新会区人民法院副庭长袁婷姗评价道。
据统计,2020年,新会区法院20个简案团队共收案9221件,结案9193件,结案率达99.7%,智能化送达适用率100%,所有简案指标数据均居全市法院首位。
3.
优化庭审流程
民事简案全面推行“无人记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蔡应犀坚守在审判岗位,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预案的情况下,积极协调各方推行“无人记录”庭审方式。“无人记录”即没有书记员担任庭审记录,而是通过同步录音录像将整个庭审过程记录下来,存入数字法庭系统的存储器,法官在庭后将其刻录成光盘附卷。
2020年3月4日,新会区人民法院采用庭审录音录像代替书记员记录的“无人记录”方式,公开开庭审理原告邓某诉被告冯某健康权纠纷一案。为了全面推广,蔡应犀通过“钉钉”办公软件,组织全体简案团队观摩了此次“无人记录”庭审过程,庭后为观摩人员答疑解惑,促进“无人记录”庭审在全院铺开。
“在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我们推行‘无人记录’庭审,不仅推进民事简易程序改革,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庭审效率。”新会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振宇介绍。
在蔡应犀的带动下,新会区法院从2020年3月起,全部民事简案团队全面推行庭审“无人记录”,有效简化了诉讼程序和庭审流程,提高了审判效率。
据统计,推行 “无人记录”的庭审方式后,新会法院简案平均审理周期由原来的平均审理周期为50天缩短为37天,2020年新会区人民法院简案无人记录适用率52.7%,在江门7个市(区)法院排名第一。
法官不是官,法官不能高高在上,但法律精神要高高在上。
正是秉持这样的职业理念,蔡应犀以公心审理每一起案件,用诚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以自己一言一行,践行司法为民,创造审判加速度,确保正义不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