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十四五”规划
三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11-15

      “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窗口”的关键时期,是新会区抢抓“双区驱动”机遇、谋划“一带两核三组团”规划格局的关键时期,也是三江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三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未来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规划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镇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安排,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良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十四五”时期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分别年均增长16.63%、11.43%、16.02%、13.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于2017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全镇工业企业增至360多家,比2016年增长50%,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0家。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引入项目105个,总投资额超70.2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26个,推进维达纸业四期扩建、三木化工环氧树脂等9个市、区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创新动能加快转换,技改投资累计23亿元,高新科技企业增至23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25件。工业立镇基础夯实,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230亩,连续4年获得工业立镇特色竞赛三等奖。

  城镇建设焕发新貌。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交通建设投入超27亿元,江门大道一期、新中公路建成通车,中开高速三江段预计2021年底通车,良九公路、深沙路等7条共3.51公里“四好农村路”提质升级;村级工业园区路面升级加快建设。城镇提质成效显著,投入1.08亿元,推进中心圩镇“两河四岸”与公园改造、污水管网、危桥重建、绿化亮化、路面“白+黑”同步提升;圩镇旧市场与江苑小区整体改造升级;逸朗华府、金鸡山商住小区、新中心市场等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一级A标准镇级生活污水处理站及垃圾压缩转运站,完成17个村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1700万元,建成区内首个镇级环状供水系统,完成18.5公里供水管网改造,解决深吕、九子沙等5条村3万多人用水难、用水贵、水压低问题。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焕然一新,创新实施“清洁三江”工程,实现圩镇及各主干道“一把扫”;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推进“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村庄保洁和垃圾处理率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21个自然村获得市级“卫生村”称号,临步村获得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称号,三江镇荣获2020年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的“乡村振兴·优秀示范单位”称号。三资管理不断规范,创新推出全市首个镇级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竞投系统,比招标底价提高31.64%,为村组增收836万元,进一步提高村级可支配财力。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全面完成,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0%以上;全面落实河长制,整治河道139公里;完成“黄标车”、“散乱污”和涉固废企业整治;吸引9只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白鹤在沙仔岛过冬,生态文明持续推进。2018年、2019年我镇分别获得区生态环境特色竞赛二等奖、三等奖。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累计支出6.92亿元,年均增长6%。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06人,实现再就业人数1294人,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增加义务教育学位600个,累计541名学生入线区5所优质高中,连续5年获得“中考优秀镇”称号。健康三江稳步推进,完成镇卫生院电子处方系统和5间标准化村级卫生站建设改造,邀约江门市中心医院开展结对义诊。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三江镇文化商会大楼建成运营,镇文化站成功申报广东省特级文化站;绘制2公里“龙乡文化长廊”,成功举办玉米节、郡王祠庆典等大型节庆活动;镇篮球队夺得2019年新会区迎春杯篮球赛冠军。平安三江扎实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功化解社会矛盾纠纷142宗,刑事、治安总警情逐年下降,安全生产、工矿商贸、消防和道路交通等领域均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既有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国际而言: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度调整、中美大国博弈出现新形势、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稳定性显著上升。世界处于百年变局,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国内而言,现代化建设迈入新征程,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经济政策着重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振兴实体经济为重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对打造创新型、生态型、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速,省“一核一带一区”、市“三区并进”、区“一带两核三组团”区域发展新格局有序推进。随着枢纽江门站开通运营,江门大道、中开高速加快建设,土地空间规划调整,三江镇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同样面临着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镇要科学研判发展形势,持续发扬奋斗精神,遵循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力争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结合实际分析我镇发展优势如下:

  区域优势。我镇位于新会区中部偏东,东与睦洲镇接壤,南与古井镇接壤,西隔银洲湖与双水镇相望,北连会城街道、与江门市区毗邻,位于珠三角经济圈,毗邻新会港。随着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江门大道、中开高速交通建设以及“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历史机遇,我镇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交通枢纽。我镇距离6条交通轨道汇集点新会南新区的江门南站仅5公里。银洲湖航道是珠江水系中除虎门外唯一可通航万吨级海轮的水道。从我镇可分别通过新中公路和新开公路连接国道G105和G325,是广佛江快速干线(江门大道)的咽喉之地。未来从三江镇可直接通过中开高速连接沈海高速,全程高速实现无缝对接。

  资源充足。我镇内拥有22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站各1座,输变电站的容量充足。拥有新会自来水公司在我镇辖区内设有日造供水总能力35万吨,可满足全镇生产生活用水及发展需要。山水林田河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开发空间和潜力较大。

  (三)存在问题

  经济发展堆头不大。我镇二、三产业经济体量小、可利用土地资源储备少,优质项目储备及发展后劲不足;受土地规模和指标不足等问题制约,项目落户进度不够快,土地利用率不够高,低效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工业载体平台空间不足。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均衡、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辐射能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步伐缓慢,消费带动不足。创新驱动发展优势不明显,产业转型升级较慢,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未能建立起来,产业创新活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管理能力较弱,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村级经济发展思路不多、动力不足,存在“上热下冷”情况,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不足,产业振兴部分重难点环节还未取得有效突破。

  城镇基建程度不高。全面融入“双区驱动”战略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区位资源优势未充分激活,与周边发达地区协同水平有待提高,对外联系的通道衔接不够顺畅。路网优势发挥不明显,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航运、物流、仓储能力发展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相对滞后,未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任务重、压力大,民生实事欠账较多,如污水处理、圩镇道路、交通建设等基础短板有待完善。

  精细管理水平不高。与周边发达镇街相比,圩镇作为区域中心的地位不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尚未充分释放。城镇升级提质和人居环境仍有待改善,城镇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群众生活娱乐设施配套不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点、痛点仍然存在,存在整治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城镇交通、农贸市场经营秩序有待改善,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等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社会治理专业不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污染防治、教育医疗、公共文化供给等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社会治理社会化和专业化有待提升,社会化扶持政策较少,措施方法单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比较薄弱。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相对薄弱,社会监督力量尚未充分激活,农村“三资”管理和村务监督还不够规范,信访形势仍然严峻等,社会共治共享格局仍有待进一步构建。

  作风建设落实不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有反弹,因循守旧、敷衍塞责、畏首畏尾、各自为政等顽疾依然存在;部分干部担当实干、创新作为动力不足,存在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粗作为、浅作为等现象,“等靠要”思想滋生,缺乏主动破解难题的勇气和办法。

  二、总体要求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5”工作举措和区委“1+1+8”工作思路,坚持工业立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新会区当好江门经济发展主引擎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三江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最大限度地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推进教育强镇、文化强镇、法治三江、平安三江和健康三江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项领域,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传统产业重新焕发新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治理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工业立镇不动摇,坚持产业优先发展战略,做优增量、做强存量;坚持对外开放不止步,积极融入珠三角周边先进城市产业链合作,强化与大湾区产业发展高地的互动,构建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拓展圩镇中心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推动跨越式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全镇“一盘棋”,更好统筹协调各方面积极性,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重点把握好“稳”和“进”的平衡,在不断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城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关系,促进城镇互补、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新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是三江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综合研判未来发展环境和机遇,结合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初步设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五大方面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质量更优。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与周边先进镇街差距进一步缩小。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平均10%左右,到2025年镇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50亿元。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显著加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农业产业迈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层次更深。“放管服”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促进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内联外通”交通体系完善建设,加快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推动城市品质内外兼修,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镇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合理,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建设,区位空间优势更加突显,城乡融合发展体系格局逐步完善。

  人民生活质量更好。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健康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协调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更高水平,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环境更美。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持续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探索建立“国土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模式绿色高效,生活方式低碳节约,生态制度完善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政府治理效能更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行政效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基层社会治理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平安三江、法治三江建设纵深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三、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

  “十四五”时期,针对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瞄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不断在建设现代化新征程上取得新进展,主要重点工作任务和措施如下:

  (一)坚持创新发展,打造经济建设新高地

  打造竞争力园区平台。加快推进银洲湾科创产业园建设,打造“小地块、大产业、高税收”的高质量园区平台,推动产城融合示范发展,打造一站式产业运营服务,为产业、企业、人才成长、孵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抢抓轨道交通产业园三江扩展园空间规划,加强与高新区资源协同发展,积极谋划工业载体扩容提质,抢抓国土空间大调整机遇,谋划新增发展空间规划和弹性扩展区,促进土地利用高效化,推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高科技产业集聚发展。谋划做实维达、长河产业专业园区项目,加快村级工业园“整体连片”改造,推动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提高片区产业承载力和工业集聚发展水平。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贯彻落实创新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加大发明专利、技术科研创新等投入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链协同招商,培育发展产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利用中车广东公司、维达纸业等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产业集聚发展。鼓励盘活闲置土地、存量用地,加快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收储,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加快推进维达五期、博元码头、华源二期等项目顺利落户建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健全人才“引育用留”机制,提高人才本地供给率,吸引本土人才回流发展。设置园区平台特色人才驿站,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互促互进,提高技工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为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提供智力支撑。

  优化营商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优化各项办事和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推动“休息日预约”、“中午不打烊”等便民服务新举措。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数字政府”建设,用好新会区“三个十条”政策,提高镇“一门式”和村“一站式”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网上办理”、“掌上办理”、“一证通办”,全力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加快打造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扩大内需消费挖潜。大力发展健康管理、康复疗养、药膳食疗等现代健康服务业,合理规划发展商住、酒店、餐饮、娱乐服务、生态乡村旅游等特色第三产业,逐步打造镇域消费中心,释放镇村消费市场活力,提升辐射带动影响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满足群众吃穿住行等消费提档升级需求,力促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积极培育发展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旅游、养老等领域的新消费增长点。

  (二)推动协调发展,开拓城乡融合新思路

  打造新型品质城镇。强化圩镇中心辐射带动能力,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常态化落实文明城市创建,健全环卫、绿化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江门大道、中开高速桥下空间开发利用,开展智慧停车收费管理。围绕新型城镇化带动,加快完善水利、能源、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加快三江集中供热项目建设,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推进潭江、西江重点支流和江新联围堤段加固等水利设施整治,加快推进九子沙九顷、沙岗黄瓜洲、官田窦口裂等排涝站新建、沙仔岛西堤加固等工程建设,进一步保障防洪、供水、生态安全。以工业产业园区为依托,构建节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高效的物流服务基地,完善镇村配送站点建设,促进农村智慧物流发展。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立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着力打造柑茶特色小镇,培育发展临潮米酒、沙仔岛“侨都锦田”有机水稻特色品牌创建,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水平,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探索助农服务合作模式,培育壮大乡村新经济新业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严格管理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强化农村“三资”数字化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沙仔岛三期生态修复、村庄升级、码头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引入“平台化运作,产业链运营”开发模式,积极打造以“休闲农业”为特色,“生态湿地”为保护、“城市好去处”为目的地,“知青文化”为内涵的粤港澳大湾区沙仔河口生态旅游岛,同步谋划新马单、虎坑休闲农旅发展,切实打造三江乡村旅游品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落实,继续深入实施“清洁三江”工程,深化葵乡“美丽廊道”农用设施房管理、“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农村“四小园”建设等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常态落实专人巡查、部门联动考评、村级交叉检查、第三方暗访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源头管理,补齐短板,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持续打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确保全部村庄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严格对照广东省卫生镇创建标准,建立分解9方面48类130项的任务、责任清单,倒排工期、对账销号、逐一过关,推进广东省卫生镇创建工作。持续提升产业、就业、教育、住房等领域扶贫效能,促进常态化脱贫长效机制完善健全。

  (三)贯彻绿色发展,营造生态环境新面貌

   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改进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建设生态美丽三江。持续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抓好大气污染防控联动工作,落实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以上。深化河长制湖长制,完善河道长效保洁机制,持续推进“碧道”建设和河海岸线“五清”整治,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加快构建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全面完善农村污水管网建设,落实雨污分流,强化辖区排污企业监管,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实施固废全过程闭环式管理,落实废弃柑果肉无害化处理,强化柑果肉处置整治。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和回收,促进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完善镇村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确保垃圾分类落实见效。培育发展一批能耗低、排放少、质效高的绿色产业集群和一批大型专业化节能环保企业,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价值观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推动群众树立环保新理念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大力倡导节约型机关建设,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做到绿色出行。

  (四)促进开放发展,推动区域合作新突破

  构建交通互联格局。要将全力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园向三江扩展作为未来发展的“头号工程”,深度对接枢纽新城、国家高新区产业资源,织密“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加快主干道路与“毛细血管”互通成网,推动镇村与主城区以及沿线工业园区之间实现快速高效通达。推进新马单大桥动工建设,打通环镇路至佛仔岭路通道建设成三江内环路,加快中开高速与江门大道互通立交和九子沙出入口接驳路段、洋美至三江大道连接路、江门大道(三江段)补充辅道建设以及环镇路升级改造,提升道路通行和承载能力。加快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深化与湾区城市“硬联通”和“软对接”,围绕城镇管理、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构建开放发展格局。立足省“一核一带一区”、市“三区并进”、区“一带两核三组团”区域发展新格局,我镇将主动对接融入珠西枢纽新城发展,构建“一环一纵两横”的城乡结合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宜业宜游宜养宜居的新三江:“一环”即打通佛仔岭的环镇路、八堡路、三江大道,“一纵”即江门大道,“两横”即中开高速和三江大道,重新科学合理布局我镇工业组团、旅游组团、农业生态区、丘陵生态保护区、湖湾湿地组团。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大力推动主干道园区升级改造,统筹规划江门大道、三江大道工业集聚发展,主动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人流、物流、项目落地更加畅通。全域开展乡村旅游,加快沙仔岛全域旅游开发,新马单、虎坑生态农业康养基地建设,江门大道以西与沙仔岛隔江相望片区打造宜居新圩镇,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本镇侨商资源优势以及商会协会信息、人脉优势,开展联谊交往、乡贤座谈、投资考察等合作交流新形式,拓展对外贸易发展空间,打造对外开放新窗口。

  (五)完善共享发展,建立社会治理新格局

  完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镇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抓好“八五”普法实施,创新法律宣传“六进”工作,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治理,持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提高依法治镇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构建智能化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加强和创新镇域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完善村级权力监督制度,强化农村党务、村务、财务监督,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治理。全面推广农村积分管理制度,提高农民对乡村治理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体系。加强农村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反馈,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筑牢安全发展保障体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平安三江”创建,全面铺开“全科网格”及“智慧新警务”建设,健全完善村级治保会规范化建设,达到“四有两落实”标准,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加强重点信访矛盾化解攻坚,全面做好各领域社会稳定工作。纵深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严打整治突出违法犯罪,切实加强金融、科技、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森林防火智能预警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危险化工、食药品等领域专项整治,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六)保障民生发展,落实惠民利民新举措

  加快就业增收富民。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十四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2500人以上,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帮扶,加大企业用工服务和稳岗补贴力度,提高异地务工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工程,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搭建镇村劳动力供需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积极引导劳动者合理有序经营促进增收。

  加快教育提升提质。落实“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坚持“五育并举”,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完善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推进幼儿园教育学历和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推进“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建设,抓好校园常规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洋美幼儿园、三江幼儿园升级改造工程和三江中学游泳馆建设工程;完善中小学校园设施设备,完成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的升级改造,营造良好教学和生活环境。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及社会托管机构、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大力推进成人教育。

  加快健康三江建设。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切入点,全面补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持续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加强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与优质医疗资源形成结对服务,做实医联体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提升镇级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推进养老院升级改造,谋划建设新三江敬老院,提高养老、敬老保障水平;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兴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完善“一村一居家养老服务站”专项工作。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健康素养知识和新时代全民体育健身宣传教育,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供给。

  加快文化强镇建设。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加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思仁公园升级改造,统筹建设文化大院、农村书屋、活动中心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办好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构建多形式、广覆盖的文化活动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深入挖掘龙乡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龙文化、美三江”社会责任感,做好“三江龙乡游龙”、“舞熊羆”、临潮米酒酿制技艺等市、区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推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建立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文化旅游惠民工程,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发掘先进典型、道德模范,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一)统一思想共识,加强党的领导

  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规划落实过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完善整治“四风”的制度机制,严防和纠正在推进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严管厚爱与激励约束并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实施“头雁工程”夯实党建基础,促进各领域“党建+群建+社建”有机融合,全面完成“十四五”期间各项任务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二)完善规划体系,促进协调衔接

  以新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指导,完善应用到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坚决维护纲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保障规划纲要在相关领域延伸和细化,确保各领域专项规划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等与纲要的指导方向相吻合,保障有序实施。发挥我镇规划纲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科学布局城镇空间、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项重大项目,重大投资,重大政策要严格按照规划的战略意图安排推进;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合理安排各项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

  (三)强化任务落实,完善考评机制

  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调机制,围绕产业、区域、土地、环境等重点领域,加强资源、资金、项目、人才等要素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制定规划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责任,逐年逐项落实目标任务。坚持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政府机关工作效能,着力解决阻碍纲要实施或降低纲要实施标准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推进纲要的顺利实施。广泛开展“十四五规划的宣传,营造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共同参与的氛围,提高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力度。


  咨询方式:三江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咨询电话:0750-6211339


解读文本:《三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图解:《三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视频动漫解读:《三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